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鉴于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复杂,导致不良反应较多,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本文从抗精神病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应用原则、不良反应等几方面阐述了抗精神病药的合理使用方法,以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抗精神病药的用药趋势及用药现况。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以DDD数(DDDs)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1年抗精神病药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精神病药用药金额及用药人次逐年增多,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呈下降趋势;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呈上升趋势。结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将逐渐取代传统经典抗精神病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抗精神病药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符合要求的140例精神患者并属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服药时间、药物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各个危险因素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实验组中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α频率异常多于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能够对脑电图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脑电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精神病药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我院上报的221例精神药物所致ADR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21例患者中,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136例,61.54%);抗精神分裂症药用药例数为196例,占比最高(88.69%),氟哌啶醇、利培酮等引起的ADR较常见;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神经系统最多(71例,32.18%),主要临床表现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抗精神病药品种多,用药情况复杂,大多数精神药物会产生ADR且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多,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及ADR的监测,合理使用精神药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因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可出现无子宫内膜增厚,溢乳,血清泌乳素增高等临床表现,治疗前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以相应的处理,以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是可逆性临床表现,停药或换药后可恢复月经,若因临床需要需继续用药可根据患者的要求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闭经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筛选出一种对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药源性便秘进行标本兼治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对住院的87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病人随机分A、B、C、D组(前3组为用药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口服麻仁丸、温盐水、蕃泻叶与对照组逐个进行对比观察,进行检验。实验结果提示前3组对药源性便秘均有治疗作用。但对治疗效果、病人易接受程度及副作用大小比较,麻仁丸优于其他治疗患者的便秘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亦是迫使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停止继续服药或治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中的日益广泛应用,DILI的发病数量表明增加,甚至临床中已经出现了严重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有关报道。本文旨在分析抗精神病药与肝损害的研究进展,现作如下简要综述。

  • 标签: 肝损害 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应用的普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不单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双相障碍治疗中,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于双相障碍躁狂相和抑郁相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见,安全耐受。本文主要介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2015年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作为研究组,而2009-2010年手术室一体化管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抽取手术10000例,对比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患者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与患者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可明显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与患者投诉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标准化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患者数字编号和随机数字抽取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催乳素显著低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显著高于对照组,雌二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0.59%,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1.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闭经疗效显著,促使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抗精神病药物 闭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的胆囊疾病进行超声诊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病程≥2年共计1256位患者行胆囊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56位患者胆囊B超检查异常者217例,占受检总人数的17.27%,明显高于正常人胆囊异常发病率。胆囊异常患者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程胆囊异常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患者胆囊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病程、年龄、性格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精神分裂 抗精神病药物 胆囊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将40例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服用抗精神病药,观察组服用抗精神病药,进行为期10周的治疗。以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观察治疗效果,分别测定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之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其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水平都降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抗精神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具有显著地影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甲状腺激素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66例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一35)和观察组(N一31)。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抗精神药物和非经典抗精神药物对心肌损害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精神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经典抗精神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非经典抗精神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抗精神药物对心肌损害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入组时有12例发生率窦速,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其他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例室上性早搏,占1.38%;2例室性早搏,占1.38%;12例ST-T改变,占8.28%;30例窦速,占20.69%,15例窦缓,占10.34%;3例传导阻滞,占2.07%;1例Q-T间期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对心血管系统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典抗精神药物 非经典抗精神药物 心肌损害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RCG)、齐拉西酮、奥氮平(OCG)治疗双相躁狂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丙戊酸钠与RCG、齐拉西酮、OCG联合治疗,疗程为8周,以躁狂量表(BRMS)进行疗效评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BRM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组别之间BRMS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RCG组常见不良反应为肌张力障碍、震颤、高催乳素血症;齐拉西酮为胃肠道、锥体外系不良反应;OCG为肝功异常、体重增加。结论丙戊酸钠与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双相躁狂疗效果明显,且疗效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丙戊酸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双相躁狂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度洛西汀)作为观察组,抗生素(头孢呋辛酯、阿奇霉素)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抑制实验检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喹硫平、氟西汀、度洛西汀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抑菌作用不明显。结论喹硫平、氟西汀、度洛西汀有抑菌作用,在其抗精神及抗抑郁的治疗机制上,很可能存在着双重治疗机制。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抗生素 微生物抑制实验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是否会对心电图OTc产生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长期服用单一的抗精神病药,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008年和2014年患者的心电图OTc值。结果58例患者在2008年和2014年的心电图OTc值差异不明显,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患者的心电图OTc值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长期服用 心电图OT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