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放射肠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急慢性肠炎患者的疗效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在放射肠炎60例患者中,急性放射肠炎44例,慢性放射肠炎1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腹泻和腹痛等症状,给予患者黄连素、思密达、金双歧加以口服,并实施其他辅助治疗,慢性放射肠炎患者需要3周至2个月的疗程,急性放射肠炎患者需要7天至1个月的疗程。经过治疗,39例急性放射肠炎患者得以治愈,3例有效,2例无效,而慢性放射肠炎患者中仅有5例有效。结论慢性放射肠炎有着严重的肠粘膜损伤,疗效不佳,疗程较长;急性放射肠炎疗效较好、疗程较短。

  • 标签: 放射性肠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但相应潜在的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如放射脑损伤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检测和治疗放射脑损伤。

  • 标签: 颅脑肿瘤 放射性脑损伤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放射食管炎的发病机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以及总结,并观察其治疗以及实验研究的进展。放射食管炎是肿瘤患者在放射线辐射治疗下,所致的一种食管黏膜损伤,属于剂量限制毒性之一。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在放疗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以及伴有烧灼感等。对于急性反射食管炎,需要住院治疗,提供鼻饲营养支持以及支持治疗。对于放疗结束后继续发展的食管晚期损伤,则容易出现狭窄、溃疡甚至穿孔的病症发展,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中,主要分析放射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探究其治疗进展。

  • 标签: 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线辐射治疗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NPC的主要方式。但放射治疗易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放射脑病(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当前NPC放射治疗后RE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总结,旨在为NPC放射治疗后放射脑病的预防和早期确诊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脑病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放射肠炎是腹腔、盆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及结、直肠。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较为棘手,目前尚无药物预防及治疗的标准策略。西医主要以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手术及对症治疗为主要手段。中医学认为,肿瘤病人正气不足,加之毒邪入侵,正虚邪盛,致脏腑、气血、津液受损是放射肠炎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证。治疗以扶正祛邪,急则治标为基本原则。临床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

  • 标签: 通因通用法 放射性肠炎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总结1例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引起放射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由于治疗过程长而复杂,灌肠前、中、后需制定治疗、护理计划,认为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个体化的灌肠计划、饮食护理是保证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中药灌肠 放射性肠炎 直肠滴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Ⅳ度放射皮炎的效果。方法创面清创后采用紫草液喷雾剂与贝复剂交替外喷,每日3次。结果12例乳腺癌术后并发Ⅳ度放射皮炎经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结论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促进生肌、排脓、抗感染、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对治疗Ⅳ度放射皮炎效果明显,同时加强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紫草液喷雾剂加贝复剂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粒子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粒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例CT引导定位穿刺植入粒子均成功。术后CT扫描显示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在计划植入范围内。手术并发症肺部穿刺少量出血1例,不同程度气胸4例。术后3个月CT扫描显示部分病例肿块缩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CT引导定位穿刺技术因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细胞学诊断、介入治疗和放射粒子植入术中广泛采用。

  • 标签: CT引导 肿瘤 粒子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体会。方法24例接受放疗的患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4例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作为实验组,10例同期常规用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和中位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使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急性放射湿性皮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且方便、经济实惠。

  • 标签: 50%葡萄糖 维生素B12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放射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放射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脑病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合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总有效率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放射脑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依达拉奉 放射性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骨坏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经我科门诊治疗56例70耳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Ⅰ~Ⅱ型颞骨骨坏死患者在耳内镜下的局部治疗。结果10例(8耳)外耳道骨坏死患者经治疗后外耳道上皮重新爬生,上皮化,经观察2年以上未见新骨壁裸露。38例(54耳)外耳道坏死骨壁范围得到控制。12例10耳须手术切除坏死骨及软组织,组织瓣修复缺损区域,切断感染途经,外耳道封闭术。结论耳内镜下定期外耳道局部清理治疗,对外耳道颞骨骨坏死的病情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耳内镜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颞骨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颌骨放射骨髓炎发生的病因和治疗,总结出放射颌骨骨髓炎有效的治疗原则。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993—2013年间收治的15例放射颌骨骨髓炎病例,评估各个治疗方案的效果,总结经验。结果所有住院病人,不论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得到治愈。结论颌骨骨髓炎的发生不但与局部放射有关,还与术前截骨设计有关,因此,为了今后减少放射颌骨骨髓炎的发生,确保术后颌骨血供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肿瘤手术区的恢复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放射性骨髓炎 颌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法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使用3M无痛保护膜外喷洒局部皮肤,对照组使用冰片滑石粉外涂局部皮肤。结果观察组皮肤放射损伤发生的程度低于对照组,损伤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皮肤损伤时,3M无痛保护膜治疗效果优于冰片滑石粉。

  • 标签: 无痛保护膜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3例放射肠炎并发不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减轻疼痛和腹胀的护理,以及提供安全和心理支持方面。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的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放射性肠炎 不全性肠梗阻 腹胀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