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孕期的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取收集及回顾性方法,在产后42天访视时根据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将孕期在我院孕妇学校学习的100名初产妇做为实验组,孕期未在我院孕妇学校学习的100名初产妇做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分娩方式及产后喂养方式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5%和24%,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0%和83%。结论有效的孕期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母婴健康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 标签: 孕期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 简介:摘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院数据集成平台,整合医疗业务和医院管理的数据,即建立全院级的数据中心。改变原有信息系统存在的数据不标准、格式不统一,且数据零星、分散的局限性,利用数据平台对院内的诊疗信息进行全集成,实现数据的综合展现与利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全数据集成的工作平台,为医院的临床部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能力。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集成 数据中心 决策分析 数据利用
  • 简介:摘要基因芯片技术迅速发展,因其高通量、高效性、节省资源等特点已被广泛运用,本文将对实验操作中可能的注意点做一个重点的阐述,以提高未来工作中效率。

  • 标签: 基因芯片 石蜡 包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外伤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30例胰腺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共有2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3.3%,共有14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讨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胰腺外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胰腺外伤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学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对22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先以宫腔组织管获取子宫内膜组织,随后在宫腔镜下进行全面诊刮,两种方法获取的内膜组织分别送检,同一位病理医师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估并做出组织学诊断。结果22例患者完成观察,两种取材方法都得到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了组织学诊断。宫腔组织管的取材满意度为95.5%(21/22;1例只取到了少量的子宫内膜碎片,组织结构不清),其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0.9%(20/22),两种取材方法在病理诊断一致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取样器可获取满意的内膜标本用于组织学诊断,诊断准确率与诊刮基本一致,有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规筛查工具。

  • 标签: 宫腔组织管 宫腔镜 子宫内膜病理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本文在我院开展各种中医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如何更好的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走进中医从而更好地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 标签: 中医 健康教育 治未病
  • 简介:摘要在为卵巢肿瘤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腹腔镜治疗,但是开展手术过程中,其分离创面很容易导致出现出血现象,本文就主要对卵巢创面止血方式予以探讨,这对于实际的卵巢肿瘤手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卵巢 创面止血 止血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采用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名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0人。研究组采用阴道试产分娩,对比组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分析两组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比组(P<0.05)。同时阴道分娩成功率略低于剖宫产方式(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采用阴道试产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组织芯片也称组织微阵列,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许多不同个体组织标本以规则阵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载玻片上,进行同一指标的原位组织学研究。组织芯片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信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一次性实验即可获大量结果等特点。该技术自1998年问世以来,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组织芯片 制作过程 体会
  • 简介:摘要病理技术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病理制片的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而在整个病理制片过程中,固定又是及其重要的环节。本文探讨了病理制片中不同因素对固定的影响以及固定对制片的影响

  • 标签: 固定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组织中因含较多脂肪,在冰冻制片过程中极易脱片,本文重点就乳腺组织冰冻制片的经验进行浅析总结。方法以乳腺组织的取材包埋、切片、固定及染色等过程为要点,对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并重点总结应对措施。结果及结论按本文之经验方法制作的乳腺快速冰冻切片,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脱片概率,并能保持乳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胞核胞浆等染色清晰、对比度良好,同时切片平整、无组织重叠等,能较好的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要求。

  • 标签: 冰冻切片 乳腺组织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5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6岁,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75岁,采用游离皮瓣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87.6%,进行皮瓣修复的患者的软组织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0cm×11cm;对照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90.1%,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4cm×27cm。所有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皮瓣存活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患者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但如果涉及前足,宜选择游离皮瓣.

  • 标签: 皮瓣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消化道活组织检查标本的临床临床意义。方法将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吗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4μm,HE染色。在作出HE切片的病理诊断后,我们把显微镜下认为可疑恶变的病例以及内镜下可疑恶变但HE病理诊断不支持的病例加以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进一步诊断。结果324例标本通过普通的HE制片进行常规的病理诊断,其中内镜诊断为良性病变的169例(第一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47例,恶性病变20例(其中有2例肠道息肉或腺瘤样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疑恶性病变4例;内镜诊断为恶性病变的155例(第二组)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18例(包括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可疑恶性病变12例。结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内镜咬检组织,特别是消化道的炎性、溃疡组织,配合以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进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使患者得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免疫组织
  • 简介:摘要伴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生物医学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在提升数据处理效果的基础上,确保能明确数据内部关系,有效为医学数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本文分析了生物医学数据挖掘的步骤和基本方式,并对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 标签: 数据挖掘 生物医学数据 步骤 方式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增值税的存在,药店药品的库存核算方式和医院不尽相同,这给很多成立药店的医院财务部门加大了核算难度。本文从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角度,例举了从采购入库、月末盘点、药品调价、到月末结转成本整一过程的库存核算,以使得门店计价含税和财务核算不含税矛盾的解决,做到帐实相符。

  • 标签: 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RCS)与同期86例首次剖宫产产妇(PCS)进行比较,将34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VBAC)与同期34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VBNC)进行比较。结果120例产妇中70例进行阴道试产,其中3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54.29%;RCS组中手术产率为77.91%。VBAC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与VB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S组预付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显著高于VBAC组(P<0.05);RCS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以及严重粘连的比例显著高于PCS组产妇(P<0.05)。结论阴道分娩能够明显减少再次开腹手术并发症,且明显缓解疼痛。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试产 再次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的调查,了解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45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疾病史、营养状况、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记录。利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影响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45例孕妇中,剖宫产78例,自然分娩67例;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在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孕前1年服用矿物质或维生素补充剂、身体指数、吸烟史、负面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妇的产前监护和管理,针对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其心理安慰、支持和鼓励,指导孕妇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方式,以提高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身体健康。

  • 标签: 产科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