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血管再通率为40.48%,血管再闭塞率为26.1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血管再通率为45.24%,血管再闭塞率为9.52%。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血管再闭塞率要低于参照,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间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有效性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的检验的有效,进行探讨。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对其进行血糖,及时对存在的潜在性病症作出预防,及时做好对策,因为GDM患者的病情程度不一样,所以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只有知道了血糖检测的结果,才可以有科学的依据对患者的一些可能发生的妊娠疾病作出预防,这对于孕妇,还有胎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血糖检验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有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只眼,对50例患者均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50例患者使用角膜塑形镜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结果50例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12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由佩戴前的0.43±0.34提升到平均裸眼视力1.03±0.56,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在佩戴角膜塑形镜的12个月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轻度眼角膜上皮损伤,其中10例患者是随访发现6例患者为主动向医生反馈,16例出现眼角膜上皮损伤的患者均接受了医院检查,并对眼角膜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根据眼角膜损伤程度再次进行佩戴方法培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后,患者均获得痊愈,继续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讨论运用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塑形镜近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以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均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将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血量明显更少,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仅为6.58%,明显性低于对照组的30.26%(P<0.05)。结论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治疗,效果明显,安全高,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有效与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5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方案 心律失常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者12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肢体功能改善对比情况以及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实验组患者的肢体改善评分为73.4±6.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7.48(分),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上,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40.03±11.62(分)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64.31±12.61(分),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普遍的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的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共纳入病例数为76例。按照11比例,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依从率分别为97.4%(37/38)、84.2%(32/38),差异显著(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消化溃疡利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消化溃疡患者2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三联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四联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半年以及1年Hp根除率分别为92.86%、85.71%、78.57%,对照组78.57%、71.43%、64.29%;观察组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复发率分别为7.14%、21.43%,对照组21.43%、42.86%。结论四联疗法用于难治消化溃疡治疗中效果更显著,能够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消化溃疡 四联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经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42例,护理方法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43例,在医院的常规护理方法上加入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全面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在对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上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90.7%>73.81%);并且观察组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同样高于对照组(86.05%>66.67%)。结论全面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急性心力衰竭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氨甲环酸用于脊柱矫形手术的有效。方法2013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于我院行脊柱矫形手术患者中选取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给予静脉输注氨甲环酸(以下简称“研究组”),另外55例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以下简称“对照组”),比较其临床有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失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测定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矫形手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有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氨甲环酸 脊柱矫形手术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予以欣母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实施欣母沛治疗,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2.09%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3.02%(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及不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出血患者予以欣母沛治疗,其疗效显著,能使患者的病症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加快患者病症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欣母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剖宫产术中使用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前置胎盘,探究有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孕妇共80名,在手术中均诊断为中央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观察组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压缩缝合止血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内压缩缝合止血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观察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的情况,并对患者的输血率、产褥病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使用内压缩缝合法处置中央前置胎盘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出血量和出血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切除子宫的风险可能。

  • 标签: 剖宫产术 内压缩缝合法 中央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难治消化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6)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n=46)采用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Hp根除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3.9%(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消化溃疡临床疗效优良,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四联疗法 难治性消化溃疡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皮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经皮LCP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28.69±8.69)d、关节愈合优良率(96.00%)、并发症发生率(2.00%)、术中出血量(152.36±15.74)ml、手术时间(76.94±5.23)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LCP固定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经皮LCP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疾病患者应用生化免疫检查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肾脏疾病患者,共10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学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生化免疫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2%,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6.5%,研究组的诊断有效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应用生化免疫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免疫检查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化脓腹膜炎患者中展开手术方案的价值。方法筛选与随机对照110例应急性化脓腹膜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55例展开保守疗法,B组55例均展开手术方案,在对两组疗效客观评估的基础上,于救治前/后对机体白细胞值以及内毒素值等展开比对。结果A组55例有效率70.91%(39/55),B组55例为96.36%(53/55),(P<0.05),且两组病例白细胞值以及内毒素值改善质量展开比较,(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化脓腹膜炎的患者,救治工作中,通过展开手术方案,有助于改善转归。

  • 标签: 有效率 白细胞值 手术方案 内毒素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应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的有效与安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同对照组患儿的76.92%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相比(7.69%VS7.69%),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吸入 盐酸氨溴索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对颌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颌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钢丝内固定、微创钛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3.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颌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钛板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康复。

  • 标签: 颌面骨折 微创 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有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10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成功率;截肢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踝肱指数。结果介入治疗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成功率为80.77%。介入治疗组成功率为96.15%。干预前两组踝肱指数相近,P>0.05,其中,对照组踝肱指数为0.34±0.25,介入治疗组为0.35±0.24。干预后介入治疗组踝肱指数0.81±0.23高于对照组0.56±0.21,P<0.05。介入治疗组截肢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54%,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有效高,可有效促进下肢动脉血管开通,提高踝肱指数,降低截肢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合并症、住院时间、应用抑酸剂情况、心功能、侵入操作以及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在8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者占43.8%,上呼吸道感染占21.3%,泌尿系统感染者占13.8%,胃肠道感染者占12.5%,皮肤软组织感染者占8.8%。在80例患者中存在合并症的占47.5%,心功能为Ⅲ~Ⅳ的占73.8%,I~Ⅱ的占16.3%,受到过侵入操作的占45%,使用过抑酸剂的占50%,使用抗生素的占52.5%,住院时间平均为23.8天。8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3%。结论若想有效的控制治疗心血管内科感染,就需要了解且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具体适应证状态,重点保护监控已经被感染的患者,且对其进行用药指导。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感染患者 治疗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