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规范管理)、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随之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管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外科收治需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抗菌药物,另选取2017年外科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为观察组,于围术期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管理,可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外科收治需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抗菌药物,另选取2017年外科收治的需实施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为观察组,于围术期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高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并加强监测管理,可提高用药合理率,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围术期 抗菌药物 手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1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实验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规范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内营养规范管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选取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患者入科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每组选取38例研究对象。常规管理组患者在入科期间行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规范管理组则在常规管理组的基础上予以规范肠内营养管理措施。本研究将通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后各项营养代谢指标差异,分析肠内营养规范管理措施在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比较,规范管理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利用肠内营养规范管理措施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 危重症患者 营养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规范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3月诊治的癌痛患者共计46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3)和对比组(n=23),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疼痛规范护理流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规范用药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65.2%、规范用药率为86.95%,对比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30.43%、规范用药率为34.78%,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应用疼痛规范护理流程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并规范用药,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利于身体的恢复,减轻患病痛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 癌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医师满意度调查体系建设对培训质量改进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加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结果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各方面条件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和对培训效果评分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住院医师满意度调查体系建设对临床培训质量具有明显的改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 标签: 住院医师 满意度 培训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规范护理流程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3月诊治的癌痛患者共计46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3)和对比组(n=23),对比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疼痛规范护理流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规范用药率。结果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65.2%、规范用药率为86.95%,对比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30.43%、规范用药率为34.78%,两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患者应用疼痛规范护理流程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并规范用药,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利于身体的恢复,减轻患病痛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疼痛规范化护理流程 癌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对双胎异常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选取双胎妊娠孕妇225例。病例均采用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方式,分析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本次超声检查中,有3例患者出现漏诊情况,漏诊率为1.33%,检定率为4.89%,诊断准确度为78.57%。结论规范双胎妊娠早孕期超声检查,根据规范性操作流程以及书写报告、储存图片,可提高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异常妊娠 早孕筛查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对双胎异常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选取双胎妊娠孕妇225例。病例均采用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方式,分析规范早孕期超声筛查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本次超声检查中,有3例患者出现漏诊情况,漏诊率为1.33%,检定率为4.89%,诊断准确度为78.57%。结论规范双胎妊娠早孕期超声检查,根据规范性操作流程以及书写报告、储存图片,可提高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异常妊娠 早孕筛查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培训体系对低年资护理人员执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7年1月-2019年1月40例低年资护理人员,均进行规范培训,周期为1个月,比较培训前后执业能力。结果执业能力七维度评分(规避纠纷、感染防护、健康教育、应急处理、护理观察、操作技术、理论知识)显著比培训前高(P<0.05)。结论规范培训可显著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与执业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规范化培训体系 低年资护理人员 执业能力
  • 简介:摘要结肠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肿瘤的金标准。规范的单人结肠镜检查能提高结肠肿瘤的检出率,对于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单人结肠镜开展时间较短,普及率不高,各内镜培训中心对基层医院前来进修的内镜医师培训模式各有不同,如何规范和提高培训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培训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单人结肠镜操作进修医师的培训现状做初步分析,并介绍本培训中心的经验,为普及单人结肠镜检查,提高早期结肠肿瘤筛查率尽些绵薄之力。

  • 标签: 结肠镜 内镜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于临床住院医师而言,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规范的培训,本研究中将利用可视喉镜开展教学,分析这种教学的效果。方法从本院接受规范培训的临床住院医师中挑选出70名,这些医师属于非麻醉专业,将选出的住院医师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住院医师接受可视喉镜教学,该组被称为实验组,另一组医师接受直接喉镜教学,该组被称为基础组,两组住院医师人数相同,学习的时间为8周,然后对两组住院医师的独立插管考核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高于基础组的插管成功率(P<0.05),并且实验组出现插管并发症的几率也较低(P<0.05)。从综合考核平均得分来看,基础组的得分为(91.30±2.87)分,而实验组的得分为(95.32±1.97)分,两组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8周的学习之后,对住院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接受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教学的住院医师更加满意,并且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整体评价效果优于使用直接喉镜教学方法的住院医师,两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于临床住院医师的气管内插管规范培训而言,应用可视喉镜的教学效果更高,可以让住院医生的培训变得更加规范,提高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

  • 标签: 可视喉镜 麻醉 临床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大穿刺(骨穿、胸穿、腰穿、腹穿)培训在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进行临床轮转的20名大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指导穿刺培训,研究组(n=10)通过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团队能力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强化四大穿刺培训。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技能考核成绩及规培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考核评分项目中术前准备、病人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操作、术后处理及无菌观念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规培学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大穿刺强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改变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从而提高穿刺教学质量。

  • 标签: 穿刺 团队建设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护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带教培训模式;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80.43±2.34,实践操作77.78±3.33,带教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92.89±3.21,实践操作88.99±3.21,带教满意度为96%(48/5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培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操作能力,并提升带教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格教学 护生规范化培训 出科成绩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医院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方法对手术室医务人员及保洁工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问题采用表格进行收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善并实施新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通过科室全员培训,开展科室二级质控检查,资料反馈质控小组再进行改进。分析应用PDCA循环前后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医疗废物处置的正确率的变化,评价实施效果。结果规范管理后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由70.6%上升至100%。医疗废物处置的正确率由65.3%上升至95.6%。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可提升手术室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医疗废物处置的正确率,实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 医疗废物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血液病学是全科医学规范培训的难点和重点,我科结合全科医学和血液病学各自的特点,总结了近几年的带教体会,希望提高全科医生培训的质量,为基层医院提供高素质的全科人才。

  • 标签: 全科医学 规范化 血液病学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开放式病房规范培训护士形成心理压力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匿名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规范培训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根源进行了解,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规范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精神科专业性高,工作安全隐患多,护患沟通技能要求高等多方面。结论针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规范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便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稿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 规范化培训护士 心理压力 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实习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规范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急救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操作演练联合案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质量,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

  • 标签: 规范化操作演练 案例教学法 急诊科 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开始我院门诊药房实施6S管理,现将2018年12月—2019年2月实施6S管理法后设为研究组,将2018年9月—2018年11月6S管理法实施前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药品调剂差错率以及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药品调剂差错率、单方调剂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实施6s管理法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并可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S管理法 门诊药房 调剂差错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