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Nplate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每周给药三次,连续给药四周,恢复期四周,观察给药期间大鼠状况。分别于停药期、恢复期各剖杀一半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免疫学等指标检测,称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中、高剂量动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有显著异常,停药后各指标恢复或有恢复趋势。结论Nplate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但毒性变化具有可逆性,临床使用时需注意毒性靶器官的毒副作用并控制剂量。

  • 标签: Nplate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附子、川乌、草乌是是常用的乌头类中药,这类中药大多有毒性。本文旨在从古文献记载、化学及药理研究、临床毒性反应报道等方面阐述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为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乌头类中药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肾毒性的影响。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肾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肾疾病。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苯甲酰摄入量与肝脏毒性作用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灌胃,连续8周。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肝组织中SOD活力下降。大剂量组大鼠的血清中TBIL,ALT,AST,ALP,肝组织中MDA量增高。病理学检查可见各实验组肝脏炎性表现。结论长期摄入过氧化苯甲酰对大鼠肝脏存在毒性作用。随剂量增加,毒性增加。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大鼠 肝毒性 剂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毒性中药千金子减毒炮制方法。方法分别将千金子经生制、炒制、酒制、冷霜、热霜、蒸霜等6种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测定主要毒性成分脂肪油在各炮制品中的含量。结果生制脂肪油含量最高,蒸霜脂肪油含量最低,与其他制法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霜制脂肪油含量均明显低于非霜制法,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霜制法中,冷霜脂肪油含量最高,与热霜、蒸霜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制霜法是中药毒性千金子有效减毒炮制方法,蒸霜减毒效果最好,冷霜、热霜可取得药性与毒性的平衡。

  • 标签: 中药 千金子 减毒炮制
  • 简介:摘要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有些中药对于肾功能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有些则会引发肾功能障碍,且人体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质不同,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全面了解不同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文将对中药肾毒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预防肾毒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黄芪 马铃兜 肾毒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微波照射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把我院儿科2010年至2012年住院的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158例,采用中心随机分配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结果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观察组总有效率及72小时大便人类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微波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微波照射 药物治疗 小儿病毒性腹泻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毒性和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合理利用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要毒性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包括毒性中药中的毒性成分、中药认识不科学以及中药制用不恰当等,应建立健全中药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技术平台,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中药制用规范。结论对于中药的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应予以足够重视,加强临床中药的合理利用,提高中药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毒性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治疗重点为对症治疗,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患儿腹泻情况,及时发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现象,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2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定病情后,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探究该治疗方案下的患儿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在血象及病毒学检查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行脑脊液检查的患儿结果均显示异常,主要变现为脑脊液颜色透明,糖及氯化物正常,压力高同时伴有蛋白及细胞数轻度增高。脑电图检查显示10例患儿出现轻度异常,占50.00%;8例患儿出现中度异常,占40.00%;2例患儿正常,占10.00%;该组患儿的脑电波异常总人数为18人,占90.00%。该组患儿的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儿经及时的治疗后,并对其进行随访后发现,治愈出院后19例患儿均无后遗症表现,占95.00%,其中1例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占5.00%,患儿康复人数较运动障碍并发症患儿数多,多9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紫杉醇(PTX)是从短叶紫杉树皮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提取物,属于抗肿瘤植物药。广泛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及头颈部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毒副反应较大,其中神经毒性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常见的表现为轻度麻木及感觉异常,严重神经症状的发生率约为4%。又可发生以闪光暗点为特征的视神经障碍1。本文就有关收住于我科含紫杉醇化疗患者神经毒性方面的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紫杉醇 化疗 神经毒性 护理 中药外洗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对观察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的患儿施行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利巴韦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利巴韦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世界医学难题,其病因病机和症状比较复杂,变化多端,病因难查,治疗难愈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攻克这一难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精心探索苦心研究,笔者以独特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拟出治乙肝疗效较高的方药《乙肝灵胶囊》。

  • 标签: 病毒性 肝炎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砷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的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毒性。方法培养的HEK-293分别暴露于三氧化二砷(As2O3,iAsⅢ,0~50μmol/L)、砷酸氢二纳(Na2HAsO4•7H2O,iAsⅤ,25~500μmol/L)、二甲基砷酸钠(C2H6ASO2Na﹒3H2O,DMA,25~500μmol/L)24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结果不同剂量范围内的iAsⅢ、iAsⅤ除了50,100,300μmol/LC2H6ASO2Na﹒3H2O均能够显著降低HEK-293的细胞生存率(P<0.05);对细胞的毒性从从大到小依次为iAsⅢ>iAsⅤ>DMA。结论通过氧化应激损伤,三种形态砷化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人胚肾细胞系HEK-293细胞有毒性作用。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砷酸氢二钠 砷中毒 人胚肾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脑脊液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脑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常规西药 犀角地黄汤 中西结合 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