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2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12份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 标签: 痰培养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液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40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液标本进行涂片镜检与培养,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经涂片镜检与培养后发现,121份不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34.71%;122份可接受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0.33%;97份理想合格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达82.47%。结论涂片能够降低培养结果误差,提升培养阳性率,与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痰涂片 痰培养 结果评价
  • 简介:摘要研究数据表明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且对结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结核杆菌培养质量控制,提高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杆菌 培养 关键点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呼吸困难。由于该病在反复发作时的治疗中常采用抗生素等使患者体内的病原菌菌谱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容易使耐药性情况逐渐严重。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药敏测定,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本文主要通过对院内的61例患者取样进行培养,分析样结果同时进行药敏性试验,观察各类细菌的耐药性强弱,从而为患者合理、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提供了临床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08~2010三年内,培养分离鉴定出的排名靠前的细菌种类,了解培养对临床下呼吸道疾病诊治的支持度。方法统计分析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三年内本院培养例数,找寻出排名最靠前的前的菌株种类。结果白色念珠菌以检出87例占构成比12.39%位列第一,沃氏葡萄球菌检出71例,占10.11%列第二位,表皮葡萄球菌以67例,占构成比9.54%位列第三。结论位列前10位的检出菌,以常见菌群、机会致病菌,院内常见交叉感染菌株为主,明确的下呼吸道致病菌检出率较低。

  • 标签: 痰培养 排名 优势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液涂片镜检法与液罗氏培养检验法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80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早、中、晚三次液进行检验,分别采用液涂片法和液罗氏培养法进行操作。将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0例患者通过涂片细菌检验,阳性537例(29.83%),阴性1263例(70.17%);通过培养检验,阳性980例(54.44%),阴性820例(45.56%)。培养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液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液涂片在结核病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痰液涂片 痰液罗氏培养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送检的标本检筛,分别对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标本进前处理,对比两种标本阳性菌的分离率,同时探究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合格标本的阳性菌分离率约为50.9%,不合格的分离率为3%。经前处理的标本可以提高阳性菌株的检出率,且预处理时间对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影响。结论标本前处理有助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预处理 细菌学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出院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培养所取标本合格程度,培养阳性率,以及所培养出的细菌与临床吻合度。结果对送检的458份标本进行分级结果A级标本128份,细菌培养阳性53份,阳性率41.41%,临床吻合率75.47%,B级标本140份,细菌培养阳性40份,阳性率28.57%,临床吻合率80.00%,C级标本123份,细菌培养阳性33份,阳性率26.83%,临床吻合率60.61%,D级标本67份,细菌培养阳性9例,阳性率13.43%,临床吻合率66.67%,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最高,D组最低,四组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临床吻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有限,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痰培养 儿童 支气管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排与辅助机械排的排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住的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翻身、雾化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叩击排法进行排,观察组治疗同对照组,采用振动排机进行排,观察两组患者的排量,对比两组患者排前后SaO2、PaO2、呼吸频率变化,对比护士的疲劳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量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O2、PaO2、呼吸频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SaO2、PaO2、呼吸频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对照组护士的疲乏度明显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辅助机械排具有振动频率高,力度均匀等优点,排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叩击排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SaO2、PaO2,与呼吸频率,而且不需要人工持续操作,降低了护士的疲乏度,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传统排痰 辅助机械排痰 危重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标本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评价二种方法的差异性,了解阳新县疾控中心细菌学实验室分枝杆菌涂片镜检与培养方法的质量控制情况,及影响阳性检出率因素。方法标本直接涂片经抗酸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法;分离培养法。结果分离培养阳性率32.1%,直接涂片法阳性率11.5%,二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有差异(P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离培养法阳性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法,二种方法能够相互印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 痰标本 涂片镜检 培养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液细菌培养及细菌耐药情况及临床的治疗参考、耐药性及预后情况,为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提供临床指导用药、治疗和提供临床依据,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提高诊疗效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因肺部感染收治住院的345例长期卧床老年住院患者的培养及耐药结果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以G-杆菌感染占57.4%G+球菌感染占23.99%,真菌感染占18.61%,其中G-杆菌125例,药敏感以美罗培南为主。G+球菌73例,药敏感为万古霉素为主。真菌感染32例,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感为佛康唑为主。经培养及药敏结果诊断,选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提供了合理、正确的用药指导。结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培养中致病菌的监测,对提高临床的诊疗提供依据,杜绝滥用抗生素,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滥用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AECOPD住院病人培养细菌阳性结果及对抗生素耐药率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AECOPD住院病人培养结果,分析病原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共收集培养阳性标本366例,男性患者259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93岁,平均年龄70.62±10.20岁,女性107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67.70±10.90岁。366例培养中革兰阳性菌株24例,占6.60%,革兰阴性菌株342例,占93.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在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形式最为严峻,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我院AECOPD患者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为其主要致病菌群,总体耐药性高,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药敏避免选择耐药率较高的抗菌素。

  • 标签: 慢阻肺 细菌培养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液中细菌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住院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1200份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致病菌株进行对应的药敏实验研究。结果在1200分液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228株,阳性率为19.00%(228/1200),其中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格高菲肠杆菌,其次是流感嗜血菌、副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格高菲肠杆菌均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度较高,而对呋喃妥因耐药性较高。结论我院小儿呼吸道感染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和格高菲肠杆菌,且不同细菌对抗生素药耐药性不同,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用药。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痰液培养 细菌分布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J-300A型振动排机联合拍背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排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从2008年5月-2012年10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排困难患者152例,采用入院先后次序依次将入选病例分为拍背排组44例(Ⅰ组)、振动排机组50例(Ⅱ组)、振动排机联合拍背排组58例(Ⅲ组),Ⅰ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同时行拍背排,Ⅱ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PTJ-300A型振动排机排,Ⅲ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应用PTJ-300A型振动排机联合拍背排,比较三组患者的排效果。结果Ⅲ组在呼吸道症状的改善、一周排量、血氧饱和度方面疗效显著,与Ⅰ组、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COPD排困难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PTJ-300A型振动排机联合拍背排有较好疗效,可以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拍背排痰 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XpertMTB/RIF检测技术对诊断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检测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XpertMTB/RIF检测和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对比,XpertMTB/RIF检测和传统药敏试验对利福平耐药分析,对比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XpertMTB/RIF检测阳性率60.9%,培养法阳性率49.9%,对NTM检测特异度100%,XpertMTB/RIF对利福平耐药检测敏感度97.4%,特异性为96.5%。结论XpertMTB/RIF检测技术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有很好作用,对NTM的诊断和NTM与MTB共患者的诊断有参考价,XpertMTB/RIF检测技术与固体培养方法结合更有利于临床的诊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标本念珠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治念珠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169株念珠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9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药敏结果显示标本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最低,而对制霉菌素耐药率最高。结论了解呼吸道念珠菌菌株分布,加强耐药检测,对有效防治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念珠菌 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病患培养与药敏试验的结果,探究其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治疗呼吸系统病症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收治呼吸系统疾病267例患者为探究对象,采用梅里埃试纸进行培养,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药物敏感度,采用ATBExpression分析鉴定谈培养与药敏试验结论。结果呼吸系统疾病267例患者共检出细菌菌株301株,革兰阴性杆菌208株,比例69.10%,革兰阳性菌78株,比例为25.91%,念珠菌15株,比例为4.98%,6种主要的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应加强对细菌培炎与药敏试验的重视,以掌握患者细菌分布状况及细菌的耐药性,进而对症使用抗生素为患者施治。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痰培养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振动排机联合传统叩排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排的影响。方法将机械通气患者90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传统扣背排组。B组为振动排组。C组为振动排联合传统扣背排组。治疗后观察三组每日排量、动脉血气参数、使用呼吸机时间、培养、肺部胸片参数。结果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6.6%。A、B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0.0%,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机联合传统扣背排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效排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护理人员疲劳,增加患者舒适。

  • 标签: 机械通气 COPD 振动排痰 传统扣背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排器(Smartvest)排法与人工叩击排法在肺部感染患者排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人工组和仪器组,分别使用人工叩击排与Smartvest排。比较两组的排量及排后SpO2。结果仪器组排量42.54±4.72ml较人工排39.65±6.32ml明显增加;半小时SpO2平均94.38±2.38较人工组92.89±2.87%。显著增加,七天后规律相同,两者差别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Smartvest排功能明显优于人工排法。

  • 标签: 新型排痰器(Smartvest) 人工排痰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封闭式吸与开放式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封闭式吸,对照组采取开放式吸,观察患者吸前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