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是一门新兴基础性学科,实验教学在分子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对分子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 标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改进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实验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是重要前提,完善实验准备工作的计划性是实验教学取得成果的基本要素,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是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手段,与任课教师共同完成预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开放管理是实验顺利开展的保障。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检验 实验准备 预实验 实验室管理
  • 简介:摘要因胎儿组织细胞较成人更易受超声生物效应作用,超声的生物对胎儿各系统的安全性的作用一直备受超声科学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大量应用于临床的超声成像技术,使关注超声生物效应是否影响胎儿安全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本文从超声作生物效应、动物实验及人体研究现状的角度,就目前应用于产科的诊断超声技术对胎儿的安全性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超声 生物学效应 胎儿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I组、CCI+毁损组。用CB-HRP追踪标记远位触液神经元,以经典的CCI为疼痛模型,同时利用红藻氨酸毁损远位触液神经元,用PWT和PWL测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表现。结果CCI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天,与CCI组相比,CCI+毁损组的行为评分PWL和PWT值明显降低(P<0.05);CCI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毁损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可增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达,提示这些神经元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及调控。

  • 标签: 远位触液神经元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侵犯的细胞形态特征。方法对20例骨髓涂片拟诊并最后确诊的N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儿中,年龄<5岁者占78.0%,以中重度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血涂片中可见瘤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明显活跃占78.6%,其中NB细胞占20%~76%,可见到以原始未分化阶段为主的NB,71.2%的病例骨髓涂片中可见到成团NB细胞呈花瓣型排列。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在骨髓涂片中找到NB细胞并呈花团排列的NB细胞团,对NB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影像生物化学检查可确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涂片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完全内镜下手术(EN),其余行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40例患者均出现了好转,其中9例慢性硬膜患者血肿消失,硬膜下腔恢复正常;14例阻塞性脑积水患者造瘘均获得成功,仅2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5例脑瘫患者无误切情况;桥小脑角区巨大表皮样囊肿4例患者的肿瘤被完全切除;三叉神经痛8例患者无出现对小脑组织的过度牵拉的现象。结论神经内镜技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并能够促进手术治疗的彻底性,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疗效。

  • 标签: 神经内镜 神经 外科手术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12月45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选择同期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及护理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致、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是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事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安全事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中78例作为研究组,另7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2%,对照组为89.3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5.33%,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肋间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实验室在医学及生物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实验基地,因此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否合理完善对于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研究具有较为重要作用。本文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措施不断完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使得病原生物实验室在应用中更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病原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
  • 简介:摘要生物芯片等高通量检测正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领域,该技术可以同时测量上万个基因或蛋白的表达水平。基因或蛋白复杂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根本原因,生物芯片检测结果应该采用生物网络的原理进行分析。本文围绕生物芯片数据的网络分析策略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生物网络基本特征、生物网络构建方法和生物网络应用三个部分,最后对生物芯片的网络原理分析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生物网络 肿瘤 生物芯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性梅毒的护理和预防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本院36例住院神经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护理分析,予以用药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消毒隔离。结果经治疗和护理,患者精神症状得到了控制。经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未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结论神经性梅毒的表现多种多样,应注意和其他疾病区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神经性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对照组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以中度以下为主,占%,对照组中度疼痛、中度以下疼痛及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叉神经 阿霉素 无水酒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7月~2012年7月之间收治的22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减少身心压力。

  • 标签: 面神经炎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2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按摩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神经根型 按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的措施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地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两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护理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