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脂肪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急腹症患者6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A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纳入B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速率法对三组受试者血清淀粉脂肪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清淀粉脂肪阳性率。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脂肪入院时即刻、12h、24h、2d、4d、7d、10d的变化。结果A组血清淀粉脂肪阳性率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A组血清淀粉在24h时水平最高(P<0.05),在4d后下降明显,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脂肪在2d时水平最高(P<0.05),4d后下降明显,在10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脂肪均有升高,两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多次检测可作为病情发展和疗效评估的,以作对后继治疗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淀粉(P-AMY)、脂肪(LPS)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并与血清淀粉(AMY)进行比较。方法对41例AP患者和49例非急性胰腺炎(NAP)患者血AMY、P-AMY和LPS进行检测,AMY用比色法(EPS-G7法),Lps用比色法,P-Amy用比色法(EPS-G7法)。结果用AMY、P-AMY和LPS诊断AP,其AP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NAP组(P<0.01)。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83.7%;P-AMY诊断AP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3.9%;LPS诊断AP的敏感性97.6%,特异性为97.9%,P-AMY、LPS诊断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AMY(P<0.05)。结论P-AMY和LPS对AP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AMY,因此,可以用P-AMY和LPS测定代替AMY测定来诊断AP,提高AP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胰淀粉酶 脂肪酶 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淀粉(AMY)与脂肪(LPS)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血清AMY及LPS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及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MY和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联合LPS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Y和LPS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正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AMY) 脂肪酶(LPS) 联合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联合检测淀粉脂肪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39例将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39例同期健康体检为对照组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AMY及LPA的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在2~4h时AMY、LPA联合检测,阳性率增至16.07%(9/56)。16~24h时LPA阳性率明显高于AMY;2~4d后,AMY阳性率明显降低,而LPA的阳性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LPA对AP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AMY。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2月,从我院挑选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50例非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组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比较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A组高于B组和对照组,且B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实施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可通过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水平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锦香中酚性成分抑制脂肪酸合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脂肪酸合的抑制作用。结果金锦香酚性成分中鞣花酸类和含有酯基基团的化合物对脂肪酸合有抑制活性,抑制IC50值范围在3.7-87μg/ml。结论金锦香中黄酮苷类与鞣花酸类成分具有脂肪酸合抑制活性。

  • 标签: 金锦香 酚性成分 脂肪酸合酶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我院在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进行检验,观察各组患者的检验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各组患者进行检验后,实验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检验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转氨酶水平检验进行检验的效果较好,不仅降低了误诊情况的发生,而且对脂肪肝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转氨酶水平检验 脂肪肝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1例脂肪肝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1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TC、TG、LDL-C、ALT、AST、GGT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脂、血糖、肝功学相关指标异常升高,是判定脂肪肝的主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肠溶胶囊对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2015年—2016年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探究中,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及B组,A组接受多烯磷脂酸胆碱+胰肠溶胶囊治疗;而B组仅用多烯磷脂酸胆碱治疗,将A组、B组临床治疗效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疗效分析A组90.0%,B组76.0%,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8.0%,B组6.0%,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症状,胰肠溶胶囊疗效佳,可推荐应用。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 胰酶肠溶胶囊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脂肪含量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组12例,血尿1例,腰痛3例,腰痛伴血尿2例,体检发现6例。超声检查,12例均为实性占位,等回声7例,略低回声5例;CT检查11例,均未发现极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6例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形状不规则;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果7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肿瘤剜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均排除肾脏恶性肿瘤,常规病理均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一些较少见疾病影像学特点了解不足是导致误诊的原因。对诊断确有困难,或怀疑有良性可能者,可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最大程度减少肾脏的丢失。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肾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的高频超声表现,比较两种病变的图像特征,好发部位,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皮下脂肪垫的认识水平,明确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的10例皮下脂肪瘤病例及5例脂肪垫病例,对照的对它们的彩超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论皮下脂肪瘤与脂肪垫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对其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脂肪垫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1年2月外科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基础治疗和针对性处置后51例患者均顺利愈合,其中47例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愈合时间为8~18天,随访3~6个月无切口裂开或感染发生。结论肥胖、营养不良、使用电刀、暴露时间、缝合技巧等是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术前预防、早期诊断、适时对症处理可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缩短脂肪液化切口的愈合时间。

  • 标签: 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层自然对合对肥胖患者妇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肥胖的妇科手术患者35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185例)及对照组(172例),两组腹壁脂肪层分别采取自然对合处理及间断缝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切口脂肪层自然对合可有效预防肥胖患者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 标签: 妇科疾病 腹部切口 自然对合 脂肪液化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DF--521)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70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8例)和脉络宁一肠斯匹林一潘生丁对照组(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内及5天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4%和9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和59.4%,P<0.01。DF—521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DF—521对频发的TIA疗效是显著的,且起效快。

  • 标签: 凝血酶样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时,如炎症、纤维化、脂肪浸润、供血代写异常等,均可引起猝死。本文援引一例死亡案例,对房室结脂肪浸润引起猝死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心脏传导系统 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11年12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6例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症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治疗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外科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脂肪液化切口均顺利愈合。结论肥胖、营养不良,使用电刀,暴露时间,缝合技巧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及早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缩短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

  • 标签: 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