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组织而致。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一般治疗原则是当脓肿尚未形成之前,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一旦脓肿形成,则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院接收一例“疑似慢性血肿的脓肿”经治疗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脑脓肿 隐匿性感染 慢性脑内血肿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日本京都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报告说,用光照射灵长类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回路,可实现对目标神经回路的高精度操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镜在高血压血肿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160例,随机分配到神经镜下血肿清除术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组,两组各8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神经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显微镜组,而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显微镜组;神经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脑水肿体积、肺部感染率及入住ICU天数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两组颅感染率及三个月后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血肿的外科治疗中具有快速、失血少、创伤轻、并发症少、花费少等优点,较小骨窗开颅显微镜血肿清除术更具优势,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损伤性血肿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T定位微创手术对27例静脉损伤性血肿进行治疗及术后评估。结果24例良好,3例中度残疾,无重残、死亡患者。结论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损伤性血肿适用于血肿量在10~30ml混合型或单纯型,单纯型静脉损伤性血肿血肿量>30ml的患者。

  • 标签: 静脉损伤性脑内血肿 CT定位微创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淋巴瘤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淋巴瘤MRI表现,总结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14个病灶,病灶靠近中线区或表面,其中多发病灶侵及额顶叶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例出现坏死及出血,7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2例出现经度水肿,2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呈显著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2例,1例为斑片状强化。结论原发性淋巴瘤多位于大脑深部,明显强化,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且发病率低,因此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淋巴瘤 脑内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额颞叶挫裂伤并颅血肿并发疝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额颞叶挫裂伤并颅血肿并发疝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37例基础护理对照组,40例综合护理实验组,比较2组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GOS评分为(4.45±1.19)分,比对照组的(2.98±0.07)高。并发症发生率为5.0%,比对照组的21.6%低,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额颞叶挫裂伤并颅血肿并发疝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学习。

  • 标签: 额颞叶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脑疝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狭窄与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患者40人,行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其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同时行磁敏感成像序列扫描,观察是否有CMBs。结果颅动脉正常组、狭窄组发生CMBs人数分别为6人(15%)、20人(50%);颅动脉正常组、狭窄组未发生CMBs的人数分别为9人(22.5%)、5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动脉狭窄组合并CMBs检出率较颅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脑微出血 磁敏感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定向置软管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和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做好术前与术后护理,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进行顺利,42例血肿清除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有1例再次出血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置软管血肿清除术后的好转和康复,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 标签: 脑出血 定向软管 脑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颅灌注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脑部疾病治疗的27例病患,对本次参加实验的所有病患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其颅压进行有创监测,即将微型的传感器植入病患颅进行监测,分别使病患进行平卧,后将床头抬高,分别为10°、20°、30°、40°等进行监测。结果在床头处于0到40°之间时病患的颅压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病患的平均动脉压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当床头高度在0到30°时,病患的灌注压有上升趋势,但床头高度超过40°时,成下降趋势。结论体位是影响危重症病患颅压、灌注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将病患的床头抬高30°左右对于病患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体位,不仅可以有效的使颅压降低,同时还可以使得血压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正常数值,避免供血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有效的降低病患在手术后由此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等情况。

  • 标签: 危重症 颅内压 脑灌注压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颅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颅血肿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并发症临床特点,总结处理微创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方法。结果本组完全治愈率87.5%,并发症发生率12.5%。并发症为血肿腔少量出血,硬膜外血肿,发生脑脊液漏。结论微创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并发症与出血量大小、发病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患者全面情况给予对症处理。

  • 标签: 微创 颅内血肿 穿刺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血肿合并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外伤性颅血肿合并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减压联合池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颅压ICP指标、GCS评分以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压ICP和GC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血肿合并疝具有明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外伤性颅脑损伤 脑疝 大骨瓣减压术 脑池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血塞通联合西医治疗脑外伤血肿的临床效果,总结注射血塞通联合西医治疗脑外伤血肿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脑外伤合并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临床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静脉注射血塞通注射液,每日一次,经过1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和颅血肿吸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外伤合并血肿中,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佳,预后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塞通 西医联合治疗 脑外伤 神经功能 脑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电极电监测辅助下难治性枕叶癫痫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在颅电极电监测辅助下治疗难治性枕叶癫痫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颅电极电监测辅助在难治性枕叶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仅有1例患者视觉层受到轻微损伤,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随访1.5年,按照Engel评分,I级3例,II级1例。结论在颅电极电监测辅助下治疗难治性枕叶癫痫可准确定位致痫区,降低癫痫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颅内电极脑电监测 辅助 难治性枕叶癫痫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钩藤碱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对纹状体多巴胺(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首先从中药钩藤中分离提取出钩藤碱。其次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OHDA制备部分损伤PD大鼠模型,采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钩藤碱组来进行分析。用生化法对大鼠脑中DA、及血清中SOD、MDA活性进行测定,分析钩藤碱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30天后,钩藤碱组DA水平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SOD水平方面,钩藤碱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而钩藤碱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组(P<0.05)。结论钩藤碱对帕金森大鼠SOD、DA、MDA表达的具有调节作用,提示其作为帕金森症的治疗或者预防药物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标签: 钩藤碱 帕金森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取栓结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8.6±16.3岁、男性43例,女性53例。分析(1)患者基本资料、DSA诊断结果。(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3)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时间窗为2~5小时,平均2.9±1.5小时,术前NIHSS评分12~14分,平均13.4±1.9分。临床表现为56例肢体乏力、42例感觉障碍、37例失语、39例口角歪斜、13例偏盲、11例复视等。(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96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90例,血管再通失败6例,血管再通率93.75%。结论支架取栓结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应激(chronicmildstress,CMS)抑郁模型大鼠局部区RES1(RattshomologofzebrafishES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合行为学改变,探讨RES1基因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抑郁的发病机理。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模型组,利用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提取大脑海马组织中的RNA,以GAPDH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大脑海马RES1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与临床抑郁症的精神抑制症状相似。模型组RES1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RES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22岁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第一日,患者明显感觉头脑清醒,语言流利,定向力及认知障碍明显好转。术后一周复查长程视频电,癫痫波消失。术后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1月后停用抗癫痫药,随诊1年癫痫未再发生。结论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小病灶切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立体定向 辅助 脑内微小病灶切除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持续颅压监测对26例额叶挫裂伤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探讨持续颅压监测对额叶挫裂伤患者治疗的作用及体会。方法均对26例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治疗过程均进行持续颅压监测,最后利用GOS完成评估预后。结果9例患者安全度过脑水肿期,经过临床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剩余17例患者则接受挫裂伤灶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此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结果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患者4例。结论颅压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争取保守治疗机会;当患者病情加重时,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为病人争取最佳手术时机,获取生命机会。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