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型听神经瘤患者24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将肿瘤在纤维镜下切除。结果本次选取的患者24例,22例肿瘤全切,全切率占91.7%;2例次全切,次全切率占8.3%。术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18例≥Ⅱ级;6例Ⅲ级。术后脑脊液漏4例,行加压包扎,引流后治愈。行平均6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手术成效,临床需掌握手术技术,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效果。

  • 标签: 大型听神经瘤 显微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采用改良式侧卧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44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侧卧位)、试验组(改良式侧卧位)各22例,观察比较术后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1例,发生率为4.5%;对照组出现压疮2例、疼痛2例、肌力减退1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发生率为2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对患者采用改良式侧卧位能够减少体位并发症,推荐应用。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侧卧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方法对300例符合重症护理条件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方法得当、记录明确详尽,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外科病人数量明显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特有的生理特质及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对其给予一套完善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是我们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所以本文在分析了老年人体质及其术前特殊的心理及生理情况下,给出了一套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科病人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均寿命的延长,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越来越大,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地进行手术、尽快康复出院,是衡量我国医疗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准之一。老年患者各脏器的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逐渐减退,对疾病的反应和敏感性下降,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手术的危险性高。所以针对老年外科患者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老年外科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情况下,给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科 手术患者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文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应用。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均10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安全文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7.00%和26.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作满意度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97.00%和85.00%,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患者给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该类疾病患者优先采纳的临床管理模式。

  • 标签: 监护病房 神经外科 安全文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细节化护理管理和集中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管理各项内容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95.0%)均高于对照组(80.0%),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发生率(0%、2.5%)均低于对照组(5.0%、1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细节化护理管理应用到神经外科,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整体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细节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对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与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案后,能够显著的改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当中推广。

  • 标签: 全麻 腹腔镜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完成的80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21例术后切口感染者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有手术环境、手术操作技巧及患者的免疫力状况较差等等。结论术前做好预防工作,术中加强环境、卫生改善,并坚持无菌操作,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并做好切口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015年01月01日起至2015年05月30日我院手术室行脊柱外科手术并在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补充术中失血的病人20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进行以下护理配合并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回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于术后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只要护理配合恰当,就能达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迅速补充失血,避免自体血液浪费,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的目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11.1~2015.7对病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观察,总结出我科常见的护理隐患,分析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对策。结论及时发现护理隐患,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监护室 护理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病人静脉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的多种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观察56例留置静脉中长导管的病人留置效果,其中9例意外拔管,主要原因为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自行拔管、导管滑脱,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并采取对应的整改措施,前后进行观察。结果针对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后,静脉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率由16.1%下降至4.8%。结论护理人员严格培训,规范操作,对意识障碍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及导管的妥善固定,将有效降低中长导管意外拔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中长导管 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出血、脱管、感染、气道粘膜损伤、痰液阻塞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与切开置管时间,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气气管切开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研究有效方法加以预防。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普外科手术患者259例。针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部位感染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结果针对所有普外科手术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表现出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12例,疾病感染率为4.63%。其中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00例,腹股沟疝手术90例,大隐静脉曲张9例,甲状腺次全切除10例,胃穿孔修补术20例,其他的手术30例。其中实施胃穿孔修补术感染患者7例,感染率为35.00%;实施阑尾炎手术感染患者5例,感染率为5.00%;其他手术未表现出感染现象。在手术部位感染率方面,各种手术方式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普外科手术的过程中,较易表现出手术部位感染的现象,对此对于易感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并且研究有效方法加以解决,将患者的自身抵抗力有效增强,有效做好手术室管理工作,成功降低出现手术室感染的概率,最终显著提高普外科手术效果,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做出充分的保障。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易感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院内感染易感部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及易感部位,及患者出院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5.4%,感染例次率为8.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4%和29.0%,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1.4%(85/93),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55.9%(52/9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层级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2例对照组和32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对两组的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65±2.67h,观察组为3.26±1.5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02.35±73.52ml,观察组为203.52±85.24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9.38%,观察组无感染,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行层级护理管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普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肠外科手术期护理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实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2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6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率与胃肠功能恢复综合恢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类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类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 标签: 暴露疗法 手术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部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