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肱骨髁上欧洲人多发,我国较少见,自1991年来全国约30余例报道,尤其基层医院对该病认识更少,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我在医院进修期间遇到一例因肘关节外伤附带发现的肱骨髁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突 喙状突 骨软骨瘤 软骨帽 干骺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治疗主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3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经治疗治愈17例,好转1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是一个慢性、渐进性加重的疾病,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并延缓其发展进程。

  • 标签: 腰椎后关节突紊乱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留部分钩的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方法。方法将84例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留部分钩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经典鼻内镜鼻窦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5.7%,对照组为78.6%,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26.2%)。结论保留部分钩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与经典的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临床效果相当,但是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鼻窦手术 保留部分钩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牙槽植骨术治疗的唇腭裂患者当中,接受口腔正畸矫治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当中收治的18例唇腭裂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牙槽植骨术治疗,根据患者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系统的口腔正畸矫治,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唇腭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口腔正畸矫治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唇腭裂 口腔 矫治 正畸 植骨术 牙槽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唇腭裂牙槽裂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正确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32例唇腭裂牙槽裂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正畸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裂隙侧尖牙与相邻切牙之间的夹角改变平均值为36.88°,和第一前磨牙间夹角改变平均值为8.12°;治疗前28例患者尖牙牙根吸收为0级,4例为1级;完成尖牙正轴治疗后,尖牙牙根吸收程度8例为0级,16例为1级,8例为2级。结论通过正畸治疗程序治疗唇腭裂牙槽裂患者能够保证尖牙在一次手术中有效且安全的进入裂隙区,能够使植入骨的高度、丰满度得到保证,实现正常龈缘重建。

  • 标签: 唇腭裂 牙槽突裂 正畸治疗 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胫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术,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缝线内固定术。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HSS评分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功能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胫骨髁间骨折的效果均理想,但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下 空心螺钉 缝线内固定 胫骨髁间棘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20例患者经西门子64排螺旋CT平扫后行VR、MPR及MIP等三维软件图像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的长度,内倾斜及前倾角度。结果20例患者40侧茎均清晰显示,8例为双侧茎过长,12例为单侧茎过长;茎方位角异常(内倾角及前倾角)23侧,正常者24侧。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茎结构、走行,并且准确测量其长度、角度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是诊断茎综合征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指引方向。

  • 标签: 茎突综合征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内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超声联合宫腔镜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内型壁间子宫肌瘤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犯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发热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肌层均完全愈合,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子宫肌层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 标签: 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 宫腔镜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颌前矫正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下颌前畸形患者研究对象,而且金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对下颌前畸形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下颌前突 矫正手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联疗法(督灸联合培元通络贴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96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科自制培元通络贴膏进行穴位贴敷,每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贴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督灸疗法,每周3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通过督灸联合培元通络贴膏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联合培元通络贴膏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和体征。通过日常起居、饮食、康复指导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督灸 培元通络贴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桡骨茎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取针刀与中药熏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患者病症治疗,记录临床治疗信息,并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比对。方法针对本次研究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94例桡骨茎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资料,将以上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病症干预,实验组采取针刀配合中药熏洗的方式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为期14天、28天、56天,以及84天的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6个月时间内的随访情况信息。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干预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均呈现出良好的效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信息比对能够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8%(30/47),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4%(42/47),说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后的病症复发几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桡骨茎狭窄性腱鞘炎采取的传统治疗方式在临床中能够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是采取针刀配合中药熏洗的方式能够科学、有效的提升治疗的有效几率,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病症复发的可能性,对于患者关节出现的疼痛现象具有良好的恢复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的方式进行患者桡骨茎狭窄性腱鞘炎病症的治疗,在临床的操作上更加渐变,而且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面积降低了,还保证了患者的心理安抚需求,本次研究说明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针刀疗法 配合 中药熏洗 治疗 桡骨茎 突狭窄性 腱鞘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耳炎乳根治术围术期中运用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被确诊为中耳炎且行中耳炎乳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组,每组50人,前者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最终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的98.0%高于对照组的80.0%,且P<0.05;在围术期舒适度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得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结论在中耳炎乳根治术中科学运用围术期舒适护理措施,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围术期 舒适护理 护理干预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术前因素。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改良乳根治术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有,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药物过敏史,吸烟史,中耳炎类型,鼻咽部炎症情况以及致病菌等8个可能会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因素。结果80例中耳炎患者中,手术前有烟史,骨疡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真菌的中耳炎患者术后不干耳的发生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手术前无烟史,表皮样瘤型中耳炎以及致病菌是常见细菌的中耳炎患者。(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的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可能性比较大。吸烟,骨疡型中耳炎,真菌感染是影响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术前因素。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改良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术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经剑下肋弓下切口行胸腺肿瘤切除术时,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的止血策略,探讨生物夹及镜下缝合在该术式中血管出血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8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胸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出现无名静脉损伤出血20例,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分别有左无名静脉损伤8例,左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移行交汇部损伤12例。血管均为部分血管壁损伤未完全离断,据术中情况采取生物夹夹闭和缝线缝合方法止血。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岁~72岁。体重48kg~75kg。结果术中无扩大切口,无中转纵劈胸骨,术后无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止血时间10~60min,平均22min,手术时间50~175min,平均105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剑下及肋弓下切口行纵膈肿瘤切除术中,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生物夹及镜下缝合止血效果确切,安全,可行,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对腰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腰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有3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著,有9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2.9%;经治疗,有32例患者表示治疗非常满意,有8例患者表示满意,有2例患者表示一般,其满意度为100%。结论采用骶管封闭疗法合元胡止痛滴丸对腰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疼痛现象,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骶管封闭治疗法 元胡止痛滴丸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