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近几年来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问题等方面因素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处理和解决,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最后探讨出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 标签: 大学生心理健康 自我心理教育 解决问题 探讨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无处不在,手指一点,各类相关的信息尽收眼底,越来越多的人们依赖于网络,包括生活、娱乐、医疗等,随之滋生出各种时髦的生活方式,“网络自诊”也不例外。尽管“网络自诊”方便快捷、甚至觉得很优惠,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主要过对近年来接诊病人中以大学生为主的一种“网络自诊”现象的调查,存在各种不同的病例类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原因、健康隐患,为寻求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医疗安全的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自诊 健康隐患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21世纪,随着大学生等高等教育的普遍现象,毕业后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其存在问题,及探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 标签: 女大学生就业 对策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延边大学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延边大学10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文科生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偏执和其他各因子得分及心理问题异常率均高于理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理科生相比较差。

  • 标签: 大学生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健康来自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成长道路铺就了一条阳光灿烂的大道。所以大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有哪些保健意识,我们又应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观 保健意识 保健常识
  • 简介:摘要老年大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目标是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和不断渴求知识的需求而制订的。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对新形势下发展我国老年大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尽快发展和更加完善老年大学事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于完善老年保健事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人文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老龄化 老年大学 老年人兴趣 老年人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医学院大学生健康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SCL-90量表,采用自制简易调查问卷随机对某高校777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是否出现经常性遗忘、情绪控制、心情自调等进行了调查和比较,被调查学生各种症状阳性出现率在33.3%~51.0%,医科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医学独特的专业特点,医学生比其他学科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应有针对性地对其培养健康意识,加强心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标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调查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干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对406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新生在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情绪幸福感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积极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城乡、独生子女和家庭氛围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新生整体积极心理健康水平中等,积极心理健康与人口学变量及家庭氛围和家庭月收入有关,应有的放矢地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积极心理健康 大学生 调查
  • 简介:流行文化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主要途径[1]。目前,众多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流行文化进行研究,综合已有观点,认为流行文化是指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定生活方式,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以批量生产为特征,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集中满足社会群体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 标签: 文化视域 学生心理问题 现代工业 批量生产 消极应对方式 文化生活
  • 简介:总结分析本校危机案例,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结合心理测评数据、访谈记录、危机处理情况记录对本校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发生的23例心理危机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危机个案中,男12例,女11例;其中经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确诊精神分裂症9例,情感障碍5例,余为情绪困扰4例,恋爱挫折4例,人际矛盾1例;发生自杀企图或行为12例,伤人、走失5例,言行异常6例;危机发生月份以10月(39%)、3月(30%)占较大比例。4例大学入学前即确诊精神疾病的危机案例未参加心理测评,余19例危机案例入学时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数据总分阳性率达68%,强迫、焦虑因子分阳性率高达79%及74%,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分阳性率均〉50%。SCL-90测评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上有一定指向作用,但筛查危机需进一步进行心理访谈;结合心理危机高发时间进行危机排查、充分重视精神疾病及危机后干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作用是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

  • 标签: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案例分析 大学生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概念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同时,为高校提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焦虑 研究综述
  • 简介: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测量321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状况积极;2大学生自我概念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倒Ⅴ型发展趋势;3非免费师范生自我概念比免费师范生积极;4女生自我概念比男生积极;5城镇大学生自我概念比农村大学生积极;6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概念 师范院校
  • 简介: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总体手机依赖水平整体较高,其中戒断反应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理论均值。并且,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在专业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在性别、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和生活费多少这几项人口社会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和其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相比略有不同。

  • 标签: 民族 院校 大学 物质相关性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现状。结果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工具不统一、不全面。结论应该在现有的自评量表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等来扩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 标签: 幸福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抑郁、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哈市某高校在读大学生8000名,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焦虑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8000名在校大学生中抑郁发生率为27.3%,焦虑发生率为11.5%;农村户口抑郁、焦虑发生率为43.3%,高于城镇户口31.0%(P<0.05);大三大四学生发生率为53.0%;高于大一大二28.0%与硕博士15.0%(P<0.05);单亲家庭发生率为65.9%,高于完整家庭37.3%(P<0.05);父母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发生率为44.7%,高于高中文化水平20.4%与大专及以上14.6%(P<0.05)。结论单亲家庭、农村户口、毕业学生及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是大学生抑郁、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抑郁 焦虑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独生子女和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高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虚拟网络社交的广泛使用使得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环境愈来愈复杂,所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针对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往的研究思路大多集中在症状的原因分析及症状的消除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生活在压力或挫折环境下的大学生,其心理发展水平不仅没有倒退或停滞,反而社会功能完好甚至出现"创伤后成长"的现象。

  • 标签: 心理弹性 虚拟网络 心理健康 归因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发展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曲靖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和现场问卷调查,收回1487份有效问卷。结果认为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很重要的占77.40%,约一半同学存在口腔不良习惯,学生普遍认为牙齿美观会影响面容,但认为洗牙有害的学生占到60%以上。结论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不容乐观,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和扩大受益面。

  • 标签: 口腔健康知识 大学生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感现状,探讨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的得分,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影响因素的逐渐增多,网路科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的复杂性,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畸形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和分析,主要叙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具体情况及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作用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提出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进行措施,在一定方面上,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 标签: 体育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大一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感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不同性别、是否为班干部、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倾向在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及生源地在生命意义感量表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 标签: 生命意义感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