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手外伤及手部损伤应用腹部带蒂皮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给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及时止痛,上肢包扎固定并制动,严密观察皮的血运情况,指导伤肢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皮成活率高,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移植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对近期本院18例皮移植术的患者的全方位护理,18例患者均移植成活。结论皮移植术后做好优质的护理,对于皮移植的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灵敏高效的观察指标对皮移植术十分重要。针对护理人员循环观察经验有限的科室,我们设计了“再植肢(指)和组织移植术后循环观察表”,指标全面,内容丰富,实现了循环观察的灵敏性、瞬时性和汇总性。通过对我科106例皮移植手术后的实际运用,能及时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对挽救皮,减少皮局部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皮瓣 血管危象 表格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皮移植术后并发伤口感染致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该例皮移植术后伤口感染致颅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置管、植皮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生化检查及饮食等方面了解患者颅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全程护理要点,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伤口感染 颅内感染 腰大池引流 皮瓣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手外伤带蒂皮移植术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需进行手外伤带蒂皮移植术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后手部恢复效果。结果参照组护理后优良率为67.5%,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2.5%,P<0.05,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手外伤带蒂皮移植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手部功能尽早恢复,且效果确切。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指坏死复杂皮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指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皮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皮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已进行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缝合处的分泌物情况以及口腔的清洁度、舒适度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各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57.78)(P<0.05);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更轻,缝合处的分泌物更少,口腔的清洁度及舒适度更好。结论对于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的患者,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伤口恢复的时间,预防术后的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口腔有更好的舒适度。

  • 标签: 口腔颌面 组织瓣修复术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手外伤皮移植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外伤皮瓣移植术 舒适护理服务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移植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对应用前臂皮复合腓骨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患者21例,术前完成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评估,向病人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及预防方法;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血运情况,强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结果20例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后行溶栓治疗有效。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移植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皮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12月15日至2017年1月21日)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即观察组(穿支皮修复术)、对照组(胸腹带蒂皮修复术);并对其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穿支皮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手部功能恢复正常,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术 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皮治疗皮肤癌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6至2015.10手术治疗皮肤癌17例,所有患者均一期采用邻近组织带蒂皮修复皮肤癌扩大切除后的缺损创面。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随访平均时间为28.2(7~63)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生存期,随访2年以上患者有13例,复发率为15.4%(2/13)。结论皮肤癌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面积及广深度较大,带蒂皮技术成熟,修复创面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肤肿瘤 皮肤溃疡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带血管蒂肌皮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效果,总结经验,为后续护理服务方案的编制提供参照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带血管蒂肌皮修复口腔癌手术治疗的4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以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结论对带血管蒂肌皮修复口腔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将引发并发症的因素有效防治,进而推动患者出现进程,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 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8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及相关准备;术后注意适当活动及休息,严密观察创口血运情况,防止局部出血,预防感染,重视出院指导。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痊愈出院。

  • 标签: 筋膜皮瓣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取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患者进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移植手术,并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配合,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修复术后均有效治愈,未出现截肢病例,患者手术创面愈合较好,且未发生感染。患者患侧足背修复后的外形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侧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满意度方面,患者对疗效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手术配合,能够巩固手术的效果,促进患侧足背的美观恢复和功能性康复,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足背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 游离皮瓣 修复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2月对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移植治疗2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1例男性50岁患者未遵医嘱,术后早期下地负重行走,空心螺钉切割股骨颈,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参照Harris评分标准,本组总优良率为95.2%。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联合阔筋膜张肌或缝匠肌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有效提高了骨折的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内同定 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去骨减压术后皮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皮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胬肉切除后羊膜移植是否能替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方法我们对13例(13眼)原发性胬肉和1眼复发性胬肉施行胬肉切除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另外1眼原发性胬肉和5例(5眼)复发性胬肉施行胬肉切除及羊膜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组14眼成功,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羊膜移植组2眼复发、1眼羊膜溶解。结论羊膜移植可用于胬肉切除术,但在减低复发率方面,羊膜移植不如角膜缘干细胞。

  • 标签: 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羊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二尖机械置换术后出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3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5例,年龄23~65岁(46.95±11.31岁),手术方法均为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置换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的有效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分为PPM组及非PP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1年出现PPM现象共61例,发生率为20.20%,其中使用25mm双叶32例(52.46%)、27mm双叶25例(40.98%)。PPM组在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表面积、EOAI、平均跨压差及肺动脉压力与非PP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01),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二尖置换术后出现PPM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尽量使用较大型号的双叶机械以降低PPM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瓣膜-患者不匹配 二尖瓣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患者在移植层流舱内的睡眠障碍及其对策。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价了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31例造血干细胞患者在100级层流移植舱内的睡眠质量。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PSQI总分为10.65±4.07,77.4%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其中41.9%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9.7%的患者存在重度睡眠质量问题

  • 标签: 睡眠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终末期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肾移植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中需进行的各项护理工作,包括术前的心理疏导、输液的护理、排异反应的监测与护理、感染预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需要更专业的心理和治疗护理,所以需要培养更专业的护理人员。

  • 标签: 肾移植 护士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