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对结果的可靠与准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8例血常规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结果通过对158例患者进行认真分析,仪器设备落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部位和采血量差异、血样运输和保存、运动后进行采血和服用药物后进行采血都会对检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产生重要影响。结论通过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水平、购置先进的血常规检测设备和患者在检查血常规前要时刻注意常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血常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为医师进行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可靠性 准确性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完成HIV检测后表现出的可靠。方法选择我中心2017年6月—2017年12月免疫检验所提供的20份HIV抗体质控血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份作为实验对照组;之后于临床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ELIS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ELISA实验与金免疫层析实验。最终对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双抗原夹心EILSA对于室间质评血清、2NCU/ml、4NCU/ml血清的检测阳性率及对健康体检者标本的阳性率(100.0%、100.0%、100.0%、0)高于间接EILSA(75.0%、70.0%、65.00%;2.50%)和金免疫层析实验(70.0%、75.0%、7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IV的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金免疫层析实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4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这4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HIV检测,分别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和确证HIV的确证金标准免疫印迹法做比较,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50%。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HIV假阳性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应用,其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准确较高,具有较强的可靠,意义重大,可推广。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抗HIV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有关犯罪研究的回顾与评价,提出了对犯罪进行评估的新构想,方法釆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国内对犯罪抨估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人格特征(包含社会评价维度的人格特征)出发,提出从自我控制、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责任心四个堆度对犯罪进行评估,结论需要加强对犯罪抨估的本土化研究。

  • 标签: 犯罪性 人格 评估 构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贮存式自身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5例自愿进行贮存式自身输血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采血前和术前的血浆标本IL-2、IFN-γ、IL-4、IL-10、IL-6、IL-8、TNF-α水平。结果IL-2明显降低(P<0.05);IFN-γ、IL-4、IL-6、IL-8、TNF-α于采血前和术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而IL-10则变化不大。结论围手术期肿瘤患者进行贮存式自身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 标签: 肿瘤 贮存式自身输血 免疫功能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在各种医院的用药中,中药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高度重视中药的管理问题,才能真正保证中药使用时的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药饮片会出现质变现象,需要注重贮存养护方法的正确选用,才能避免其临床应用效果受到影响。本文就中药饮片质变的现象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中药饮片的具体贮存养护方法,以有效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变 现象 贮存养护方法
  • 简介:摘要中药材质的好坏不仅受采购加工的过程影响,也与中药材的贮存保管是否科学合理相关。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为较为特殊的中药制剂。本文从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中药的储存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库检查三个方面,提出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对策,以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贮存保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癌疼痛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与住院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癌疼痛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门诊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住院部收治的癌疼痛患者60例为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之前,首先进行疼痛评估,然后依据患者疼痛指数评估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将120例癌疼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进行比对。结果120例癌疼痛患者在半年治疗期内的随访随查中,120例癌疼痛患者的心理变化,药物使用依从、缓解疼痛及止疼药物的服用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癌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治疗护理前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情况,对患者有针对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极大影响。

  • 标签: 癌性疼痛患者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成人常年过敏鼻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139例常年过敏鼻炎的成人患者设为鼻炎组。另选100例健康人群设为健康组。使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健康量表(SF-36)对纳入的对象进行全方位调查。统计两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鼻炎组生理和精神各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健康组,对比显著(P<0.05)。鼻炎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健康组,对比显著(P<0.05)。结论常年过敏鼻炎的成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显著降低。

  • 标签: 成人 常年性 过敏性鼻炎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关节炎X线平片特征,评估X线在本病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X线诊断的50例痛风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环趾关节是痛风关节炎的好发与多发部位,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发生率为82.0%(41/50),X线表现以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疏松,关节面不规整,骨皮质轻微破损为主。结论痛风关节炎的X线表征多样,在临床诊断中和他类骨关节疾病不易区分,诊断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病患的X线表征,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X线 X线表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在肛肠科应用的优越。方法在科室人员配置不改变的前提下,将传统周期排班模式与实施APN连续排班模式后进行比较,比较从护士自身满意度方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整个护理部对肛肠科室的护理满意度、实施APN排班的肛肠科与非APN连续排班科室护理效果比较几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以评价APN排班模式在肛肠科应用的效果。结果实行新的排班模式,护士、医生、患者等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较大提高,很好的改善了护理质量。结论APN连续排班是一种高效、科学、可行的排班模式,值得在医院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 标签: A P N 连续性排班 肛肠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过我院确诊并治疗60例难治产后出血患者(2013年1月—2014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宫腔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在治疗前出血量方面两组产妇无显著差异(P>0.05);2.在治疗后出血量、输血量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紧急子宫切除术 难治性产后出血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肠病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肠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肠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肠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肠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评估的针对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危险评估后实施针对护理。对比护理前后GBS评分变化以及两组半年内再出血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6.25%(2/32)与对照组18.75%(6/32)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而观察组病死率3.13%(1/32)与对照组6.25%(2/32)相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观察组护理后GBS评分与该组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评估后实施针对护理措施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少再出血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性评估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伤口出血,降低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觉,加速伤口愈合。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感染伤口患者100例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法作为根据将其进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具有医学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感染伤口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感染创伤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和出血量,加速伤口的愈合速度,取得的较好的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伤口 伤口评估 湿性换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4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为有容量反应患者和无容量反应患者,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每搏量均增长明显,P<0.05;其中容量反应患者△每搏量除基线外,均显著高于无容量反应患者,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明显的效果,评估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恶性肿瘤患者突破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取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恶性肿瘤患者86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在突破疼痛评估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镇痛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镇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与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疼痛情况观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计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97.67%(42/43)、83.72%(36/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在突破疼痛评估的基础上给予针对镇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且可助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恶性肿瘤 突破性疼痛评估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阴道炎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真菌阴道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简单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比较两组真菌阴道炎控制率;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患者对真菌阴道炎的了解程度;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真菌阴道炎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患者对真菌阴道炎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阴道卫生程度、焦虑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真菌阴道炎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控制症状和改善阴道卫生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心理。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心理护理 健康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