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大部分切除术是普外手术中治疗胃十二指肠病变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引起残胃癌等疾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胃切除术 并发症 残胃癌 手术指征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我院所收治的 88例门诊患者设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 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试验组则接受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所得数据可知,试验组患者在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数据比较上均少于对照组,且上述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患者经济压力,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与潜力。

  • 标签: 临床药师 用药管理 合理用药 医疗费用 医疗资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患问题不断突出,医院对病患的护理问题不断被人们所热议。新时期,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方面,骨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骨科患者众多,在骨伤患者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运用至关重要。本文对人文关怀在骨伤患者护理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做出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人文关怀在骨伤患者护理工作中运用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骨伤患者的人文关怀有所帮助。

  • 标签: 人文关怀 骨伤 患者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目前眼科手术在国内快速发展,对于眼科手术的整个过程来讲术中的清洁、无菌是重中之重。所以眼科器械的术后清洗就成为了整个眼科手术的关键。而简单且有效的清洗方法更是中国眼科界一直以来所不懈追求的。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眼科器械清洗方法,有些清洗方法操作简单实用,而有些繁琐耗费人力物力。这些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法、快速多酶清洗法、超声清洗法联合多酶清洗法、减压沸腾式清洗法、预清洗。下面我们来客观的对这些清洗方法做出讨论。

  • 标签: 手工清洗法 快速多酶清洗法 超声清洗法联合多酶清洗法 减压沸腾式清洗法 预清洗 眼科器械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探究该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 方法: 在本院收治的所有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使用统计学方法选择其中的 52 例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患者,将其均分成两个小组,普通组患者采用医院临床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方式 。最后对所有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 与普通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对血液净化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净化组通过优化治疗,患者服用阿托品的药量明显降低,且患者在恢复意识、 ChE 恢复、自主呼吸以及住院时长方面花费的时间要明显比普通组更少,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治疗之后的并发症问题中,也是血液净化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 P<0.05 。 结论 : 利用血液净化方式对出现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给予高效治疗,显著提升了治疗成功率,提升了预后水平,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对该方法进行拓展应用 。

  • 标签: 血液净化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于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共选取70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患者的BI指数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护理后的BI指数和对照组相比更大,差异显著。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护理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于改善其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脑梗死合并脑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科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方法:对2018年~2019年施行胸科手术126例为观察组,2013-2015年手术1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配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平安出院。住院时间22~31d,平均26.5d,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2.5d。并发症发生率为3.9%,比对照组减少6.1个百分点。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等待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照胸科手术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配合,可以缩短胸科手术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等待时间,减少感染的机会,患者住院时间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胸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胸科手术 护理 配合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骨科手术中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49(98%),对照组满意度为36(7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骨科手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术前访视新模式的流程及影响效果。方法 将入住某院的 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实验组按照新模式实施术前访视,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人性化术前访视新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术前访视 新模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小儿腹泻护理期间应用饮食调整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选择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于普通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饮食调整,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腹泻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低,组间数值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饮食调整 小儿腹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价值评价。方法 86例肝脓肿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的65.12%(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急诊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间本院接治的132例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实验风险和目的后分析个人资料,按照摇号分组,摇到单数的患者为实验组,摇到双数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6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加上急诊优质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急性腹痛状态控制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急性腹痛状态控制时间和实验组相比更长,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腹痛患者应用急诊优质护理,有助于使患者急性腹痛状态控制时间缩短,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腹痛 急诊优质护理 急诊内科 护理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罹患不育的男性患者,安排做精液常规检验,分析其结果对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758例不育的男性患者(观察组)和700例生育能力正常的健康男性(对照组)。均安排做精液常规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参与实验的两组男性,在精液常规检验结果里边,观察组各项目的异常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患有不育症的男性,其精液常规检验结果中大多异常,可作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 精液常规检验 诊断
  • 简介:全国民航机场救护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管理局、省(区、市)局、部分航站、航空公司、机场、医院、飞行学院的卫生行政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总局飞行标准安监司的代表共100余人。

  • 标签: 救护 护工 召开 医院 适应 卫生行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实施对比。方法 本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中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88例患者治疗资料实施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之间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情况和护理后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之后不具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依从性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期间,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行提高,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法    在我国,使人民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种常见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呼吸科疾病的病发率增高 [1]。所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呼吸科患者具有的特点一般包括病情反复且多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年龄大等,一些会危害患者的意外伤害很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全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与责任都十分重大。分析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能够预防护理风险出现。使医患纠纷减少。     1 呼吸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氧中毒    肺炎可能会引起肺不张、肺水肿与实变,进而造成肺内动脉分流性缺氧与血流或通气比例失调,由于分流静脉血的氧合不会因氧流而增加,例如氧流量低于 20%时,为纠正缺氧可吸入超过 50%的高浓度氧;但是如果大于 50%,就可能疗效不佳,这种高浓度氧被长期吸入时就会导致氧中毒。如果患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吸氧时需要给予其氧流量大于 35%的高浓度氧,但需要控制吸入的氧浓度不大于 50%,避免氧中毒 [2]。     1.2 压疮    呼吸科的患者经常保持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等强迫体位,身体会下滑,当髋骨移动时,其相邻组织也会移动,因床单与皮肤之间存在摩擦力,会无法移动皮肤与皮下组织,出现的剪力会拉开组织,损伤深层皮肤组织,造成压疮。 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皮肤经常有潮湿的表现,出现压疮。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长期卧床,营养情况不佳,个别肿瘤患者甚至全身水肿,皮肤弹性下降,有低蛋白症状,受压时很可能导致压疮。     1.3 跌倒或坠床    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因为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老年人,其跌倒致死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因其年龄增长而减退,其感觉反应能力、认知能力、体力与心肺功能等都会下降,很可能发生跌倒事件。另外患者在 COPD急性加重期会经常出现气促明显、心累、低氯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会因活动而加重。因此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坚持卧床休息,习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但一些患者可能不习惯如此,或因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且不愿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经常自己下床解便,从而跌倒。若患者已经超过 2周在卧床休息,其体质下降,眩晕很可能在起床后出现,从而跌倒。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明显咯痰和咳嗽。同时为了协助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止血,镇定剂就是常用药物,增加患者跌倒的频率。最后,风险因素还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因为老年人在呼吸科的患者中占大多数,为避免跌倒或坠床,年龄超过 65岁的患者必须使用危险因子评估表做评估,且新入院的患者应完成压疮评估、入院首页评估,并签订吸氧告知书与离院责任书,并且有许多输液、发放药物类的工作,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详细告知患者评估单内容,只是让其填写,造成患者与家属的不重视。     2 处理呼吸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方法     2.1 氧中毒风险处理    对于氧疗原则应严格掌握,尤其当患者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且缺氧,在氧疗时需要持续低流量( 2L/分)、低浓度( 25-29%)的给氧。护理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告知入院患者氧疗注意事项,且签字确认,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以准确的流量与浓度供氧。     2.2 压疮风险处理    评估新收患者可能压疮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危重患者,采用 Braden量表评估病情危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压疮。床单需保持干燥、蒸汽、清洁,若衣裤汗湿需及时更换,皮肤要勤擦洗,保持干燥、清洁;使患者 1-2h翻一次身,若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翻身,需用纱布或棉质秋衣自制软枕每隔 1h垫在足跟、腰或肩部,使局部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减少患者承受的压力;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不免发生压疮。若已有压疮,需勤交接班,积极有效护理,促进愈合 [3]。     3 结语    作为护理行业的一种,护理行业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都很高,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与复杂性,以及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医院的呼吸科中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很容易出现在该科室,对呼吸科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及有效管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而连续的,尤其在现代医疗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也逐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所以必须建设风险文化。护理人员应有效评估风险,并以其结果为依据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畅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24( 9): 711-714.     [2] 金丽霞,汤淑芳,施丽华,等畅骨科患者眩晕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J].畅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5( 3): 157.     [3] 牛文忠,李江,翟庆燕,等畅军队实行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标准化 15成绩回顾 [J].畅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3): 157-1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寻求社区口腔健康更加深入的教育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笔者所在社区为实验社区,在社区内选取 50名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培训,并让其参加相关讲座,阅读相关材料,让 50名志愿者掌握口腔健康专业知识。随后,让志愿者深入社区人群,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并在宣教前与宣教后分别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口腔疾病发生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居民的口腔健康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 79.00%和 95.00%,干预后及格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干预前后居民的口腔疾病患病率为 23.00%和 5.00%,干预后患病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后,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并能够对居民进行较好的口腔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了本社区居民对于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并改善了居民的护牙行为,降低口腔疾病患病率。因此该教育模式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健康 教育 拓展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