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为了能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为调整给药剂量与方案提供依据,建立一种快速的HPLC利奈唑胺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方法:以氯霉素为内标,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上清液进样。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液(27.5:72.5,v:v) 流速:1.0 mL·min-1,柱温: 40 ℃, 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0μL。结果:利奈唑胺在浓度范围1.25~40mg·L-1内线性良好(r=0.9998,n=6)。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和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分别为104.9%和103.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5.64%与5.62%。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方法,可用于临床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

  • 标签: 利奈唑胺 血药浓度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离子色谱仪在测定水中氯化物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测量不确的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应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水中氯化物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标准系列的回归方程 y=0.2674x-0.05, r=0.99998。水样品的测定均值 C=3.04mg/L,主要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拟合曲线、测量样品重复性、标准液等。结论:拟合曲线产生不确定度( 1.680%)对于总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应尽量控制标准曲线与检测的相关性。测量样品重复性( 0.468%)、标准液不确定度( 0.404%)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通过增加检测次数、选择合理的标准物质能减小对不确定度的影响。

  • 标签: 离子色谱仪 水中氯离子 检出限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基于对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及矫正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兵在“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的主要类型,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其异常心理的矫正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相关人员需增强训管的科学性、保证兼职心理医师专业水平达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这四点策略,希望能够为基层带兵人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心理矫正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研究。方法 : 临床试验通过对患者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检测,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诊治的临床癫痫患者 80 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效果。 结果:在临床试验 荧光偏振免疫法 的条件下,试验结果显示出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标准的患者作共有 49 例,检测率为 61.25% ,低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癫痫患者有 24 例,检测率为 30% ,而高于临床血药浓度有效标准的癫痫患者 7 例,检测率为 8.75% ,患者间的实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采取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进行试验的建立方法具备相当良好的灵敏度,该实验呈现出强个体化差异性,因此在临床上建议在给予癫痫患者实施治疗干预时需要针对个体化给药。

  • 标签: 血药浓度 监测 丙戊酸钠 癫痫 个体化用药
  • 简介:摘要:维生素 C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治疗坏血病、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维生素 C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 标签: 维生素 C 抗氧化 应用 医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龙眼也被叫做是桂圆,龙眼叶指的主要是龙眼树当中的一些嫩芽和叶子,龙眼叶具有发表清热、利湿解毒等一系列功效,可以对感冒发热等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可以抑制葡萄糖普酶活性。从龙眼叶当中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物质,比如说黄酮,属于一种具有较好效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对龙眼叶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龙眼叶 抗氧化 活性部位 血清药物 化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不同靶浓度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与麻醉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的肺癌老年患者99例,将以丙泊酚靶低浓度麻醉的33例设为A组、中浓度33例作为B组,高浓度33例作为C组,对比3组的麻醉结果。结果:C组、B组的麻醉维持时间与A组相明显更高,P<0.05;B组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与A、C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C、B组术后MMSE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而B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A、C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高靶浓度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均优于低浓度,而中浓度对于肺癌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不同靶浓度 麻醉 老年肺癌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健康人红细胞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的影响。方法用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孵育正常人红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组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以^3H标记的L-arg(^3HL-arg)来测定红细胞的L-arg转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红细胞L-arg转运无明显影响(P〉0.05)。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抑制红细胞L-arg转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5、50、100mg/L3个浓度总摄入的最大转运速率(Vmax)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27%、30%(P均〈0.05),亲和力明显减小(米氏常数值增大,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5、50、100mg/L3个浓度y+载体介导的L~arg转运的最大转运速率值明显降低,分别降低43%、48%、45%(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亲和力明显减小(米氏常数值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通过y+L载体介导的L-arg转运(最大转运速率值及米氏常数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抑制红细胞L-arg的跨膜转运,推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L-arg/一氧化氮途径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脂蛋白类 LDL 动脉粥样硬化 红细胞 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和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合应用于产妇硬膜外麻醉对其分娩时镇痛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分娩的 120例产妇实行研究,随机分为 3组,每组 40例,试验 1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2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3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6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对三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疼痛缓解用时、疼痛评分分数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病人自控镇痛给药频率、病人自控镇痛总用量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率比较后,未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采取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或 0.6μg/mL舒芬太尼比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优。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3种不同钠离子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9月-2021年11月为研究背景时间,以我院收治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给予患者常温标准透析(模式A)、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B)和低温及钠浓度调节联合不同超滤率透析(模式C),比较不同模式下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血压水平。结果 模式A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模式B、C,且模式B高于模式C(P

  • 标签: []血液透析 不同钠离子浓度透析模式 急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每组20例,对比两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各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0.5%浓度罗哌卡因应用在接受上肢手术治疗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的患者中,麻醉起效时间短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2006年2月10日晨被人发现与同屋1人在屋内昏迷不醒,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屋内煤炉已熄灭,即送我院急诊科抢救。查体:血压130/80mmHg,脉搏110次/min,呼吸30次/min,深昏迷,压眶无反应,双眼左上斜视,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牙关紧闭,心率110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干性罗音,腹平软,四肢肌张力增加,双巴氏征(+)。患者既往体健,嗜烟酒。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股动脉栓塞 双肺呼吸音粗糙 大小便失禁 临床资料 昏迷不醒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虾青素油对小鼠抗氧化的功能。 方法 选取 25g~30g 小鼠,按 MDA 水平分组,随机分为 1 个模型对照组和 3 个受试物剂量组, 受试物 3 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受试样品10mg/kg BW,20mg/kg BW,60mg/kg BW,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玉米油,同时继续腹腔给予100mg/kg  D-半乳糖,连续给予 30 天。 测定小鼠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氧化产物,蛋白质羰基含量,抗氧化物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MDA 含量显著降低(P<0.01);蛋白质羰基含量显著减低(P<0.01或P<0.01)。 GSH 含量无明显差异;GSH-Px 活力显著性提高(P<0.05 或 P<0.01)。结论 虾青素油对 D-半乳糖损伤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

  • 标签: 虾青素油 抗氧化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4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4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率低,P<0.05;生活质量:较对照组,观察组评分高,P<0.05。结论: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护理中,舒适护理能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舒适护理 三氧化二砷 白血病
  • 简介:观察重复+Cz作用下大鼠肺,心,肝,肾等脏器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心,肾线粒体MDA含量,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n=10):+1Gz组,+10Gz组。离心机暴露条件:+G增长速率0.5G/秒,峰值持续时间30秒,间隔1分钟,5次/日,3日/周,共3周。末次离心机暴露后次日,将大鼠断头处死,于冰浴上速取肺,心,肝,肾制备匀浆及心,肾线粒体。检测MDA,GSH的含量及SOD活性。表明与+1Gz组比,重复+10Gz暴露后,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匀浆及肾线粒体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心,肾线粒体GSH含量无明显变化。重复+10Gz暴露3周后,导致了心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对肝匀浆,肾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正加速度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急诊收治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SAS、SDS、VAS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全国民航机场救护研讨会于1993年10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管理局、省(区、市)局、部分航站、航空公司、机场、医院、飞行学院的卫生行政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总局飞行标准安监司的代表共100余人。

  • 标签: 救护 护工 召开 医院 适应 卫生行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 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14例: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实验组( 14例: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7.14% ,明显低于对照组 35.70% ( P<0.05)。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护理干预可影响临床治疗安全性,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干预效果。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