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肺癌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探寻更加有效护理措施,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12月在我科接受全切除术的 9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8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更换敷料、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实验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强化基础护理、输液与体位干预、气道护理、引流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2.9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97.9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85.42%,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全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途径,在患者术后为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同时还可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故可将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护理措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肺癌 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构建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康复临床护理的流程及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组方式按照随机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联合康复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术后各项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尿管拔出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肺癌 胸腔镜肺叶切除 康复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腔镜下切除术患者(40例)行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加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下床时间、拔管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 肺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补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阻 )气虚证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中心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 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 )气虚证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 38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各 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基于此采取补固本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 T4、 T3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T4、 T3等指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患者 T4、 T3等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均为 0.00%( P> 0.05)。结论 补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阻 )气虚证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甲状腺功能,严格控制慢阻疾病,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补肺固本汤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虚证 甲状腺功能低下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对康复护理及康复护理概念实行浅谈,然后对慢性阻塞性疾病康复护理干预进展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健康教育、通气护理、气道廓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几个方面,为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护理指导,旨在提高康复护理的整体效果,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康复对慢阻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诊收治的58例慢阻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2组,分别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的实施的诊疗措施为传统的药物治疗,为治疗组患者提供的诊疗方按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模式的诊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以及功能改善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肺康复 慢阻肺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法在胸腔镜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方法:收集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所有患者实施单孔法胸腔镜大疱切除术。分析胸腔镜大疱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胸腔镜大疱切除术的失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单孔法胸腔镜大疱切除术组胸腔镜大疱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胸腔镜大疱切除术的失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等方面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较高,P

  • 标签: 单孔法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自发性气胸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影像学分别研究纯磨玻璃结节与腺癌的影像表现,对照其病理分型,评价通过影像学对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判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并且存在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病理证实非侵袭性腺癌 32 例(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AAH ) 15 例,原位癌( AIS ) 17 例);侵袭性腺癌 56 例(包括微浸润腺癌( MIA ) 25 例,浸润腺腺癌( IADC ) 31 例)。进行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从纯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及边界,对各个纯磨玻璃结节进行分析,重点判断纯磨玻璃结节是否具有腺癌的典型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判断其侵袭性与腺癌影像表现的相关性。 结果: 纯磨玻璃结节的侵袭性在病灶大小、边界、强化程度、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上,侵袭性组>非侵袭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具有良好的判定作用。病灶的大小、 边界、强化程度、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是判断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纯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侵袭性 CT 影像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阻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度慢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应用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FEV1pred、FEV1/FVC及FEV1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度慢阻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中症状,改善患者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康复 无创通气 重度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阻稳定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功能的实际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2组护理前 FEV1%、 FEV1/FVC、 6MWT比较中 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 FEV1%、 FEV1/FVC、 6MWT均高于对照组,且 P< 0.05。 结论:对于慢阻稳定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

  • 标签: 慢阻肺 稳定期 肺康复护理模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筛查功能对慢阻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从而帮助病人提升生活质量。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2名(年龄大于60周岁)的患者,随机抽取进行分组,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每组各抽取46名患者,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之前进行早期筛查功能,对照组患者则为临床护理基础干预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两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实验组病人的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肺功能检查 老年 慢阻肺 呼吸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90例,以计算机乱序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护理时长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常规组的住院次数为每年(4.3±2.4)次,住院天数为每年(9.2±3.1)次,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为每年(2.1± 0.6)次,住院天数为每年(4.9±1.5)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FEV1、FEC等功能方面实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较大。结论: 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肺功能恢复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90例,以计算机乱序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护理时长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常规组的住院次数为每年(4.3±2.4)次,住院天数为每年(9.2±3.1)次,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为每年(2.1± 0.6)次,住院天数为每年(4.9±1.5)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FEV1、FEC等功能方面实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较大。结论: 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肺功能恢复 护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