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与高通量低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高通量低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醋酸与高通量低透析治疗。比较两组KDQOL-SFTM1.3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患者血磷监测水平、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KDQOL-SFTM1.3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血磷监测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监测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酸与高通量低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的效果确切,可一定程度改善生存质量和血磷监测水平。

  • 标签: 醋酸钙 高通量低钙透析治疗 尿毒症患者 高磷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当前,病毒性肺炎的常用药物主要为病毒抑制药,如盐酸阿比多尔,利巴韦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奥司他韦、阿糖腺苷以及金刚烷胺等。但以上药物均为抗生素药物,服用抗生素后会对人体免疫机制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开发一类可有效治疗病毒性肺炎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药物是当前呼吸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竹盐在消炎、抗病毒、抗菌等领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探讨竹盐抑制肺炎病毒的复制机理。

  • 标签: 钙竹盐 肺炎病毒 复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相关药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门诊处方中的制剂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临床制剂使用特点。结果:临床使用制剂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慢性病患者,且患者以老年人、孕妇和幼儿为主,临床制剂用药合格率为93.21%,其中,维生素D使用不合格的情况最多,其次是葡萄糖酸口服溶液。结论:对制剂的药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医护人员更加深入理解制剂治疗机制、使用特点等,制剂得到更加高效和合理的应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 标签: 钙制剂 临床应用 相关药学特点
  • 简介:摘 要:目的 为了能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为调整给药剂量与方案提供依据,建立一种快速的HPLC利奈唑胺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方法:以氯霉素为内标,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上清液进样。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液(27.5:72.5,v:v) 流速:1.0 mL·min-1,柱温: 40 ℃, 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0μL。结果:利奈唑胺在浓度范围1.25~40mg·L-1内线性良好(r=0.9998,n=6)。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和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分别为104.9%和103.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5.64%与5.62%。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方法,可用于临床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

  • 标签: 利奈唑胺 血药浓度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离子色谱仪在测定水中氯化物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测量不确的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应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水中氯化物检出限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标准系列的回归方程 y=0.2674x-0.05, r=0.99998。水样品的测定均值 C=3.04mg/L,主要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拟合曲线、测量样品重复性、标准液等。结论:拟合曲线产生不确定度( 1.680%)对于总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应尽量控制标准曲线与检测的相关性。测量样品重复性( 0.468%)、标准液不确定度( 0.404%)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通过增加检测次数、选择合理的标准物质能减小对不确定度的影响。

  • 标签: 离子色谱仪 水中氯离子 检出限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羟苯磺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糖、血压控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分散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两组数据的对比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蜡块脱法在常规病理技术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病理科做病理诊断的100个蜡块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蜡块均表现为脱不全,含有钙化灶或沙砾体。随机分组,对照组50个蜡块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50个蜡块进行蜡块脱法处理。对比病理制片效果。结果 观察组蜡块组织结构完整比例及染色满意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理技术制片 蜡块脱钙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维持性血透病人接受不同血透方式时磷代谢的变化差异。方法:从2019年1月开始接诊的维持性血透病人中挑取68例均分为两组,A组单纯血透,B组加用血液灌流。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中的磷含量以及磷乘积数值非常接近,P>0.05;当接受4个月的治疗后,B组各指标均比A组低,P<0.05。结论:接受血透联合血液灌流的病人,其磷代谢异常的纠正成效优于单纯血透者。

  • 标签: 肾病 血透 钙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血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0例医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低血症分为观察组(有低血症,共计22例)与对照组(无低血症,共计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低血症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发现低血症是造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率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为5.021,P<0.05)。结论:低血症的发生会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风险升高,因此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低钙血症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后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研究。方法 : 临床试验通过对患者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检测,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诊治的临床癫痫患者 80 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效果。 结果:在临床试验 荧光偏振免疫法 的条件下,试验结果显示出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标准的患者作共有 49 例,检测率为 61.25% ,低于临床血药浓度的癫痫患者有 24 例,检测率为 30% ,而高于临床血药浓度有效标准的癫痫患者 7 例,检测率为 8.75% ,患者间的实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采取血药浓度监测下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进行试验的建立方法具备相当良好的灵敏度,该实验呈现出强个体化差异性,因此在临床上建议在给予癫痫患者实施治疗干预时需要针对个体化给药。

  • 标签: 血药浓度 监测 丙戊酸钠 癫痫 个体化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 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 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对于诱发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纠正;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患儿中瘦小,发育迟缓,体质差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 P > 0.05 ),但经过治疗后该组患儿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 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血清锌、水平存在着异常,对其测量,这对评估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诊治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该补充锌剂和剂,不需要补充铜制剂。

  • 标签: 营养不良儿童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当中应用注射用血栓通和阿托伐他汀共同治疗的疗效。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邀请98名老年脑梗塞患者参与本次两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均等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分别为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和阿托伐他汀与注射用血栓通的联合治疗。最终通过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得到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情况仅为6.12%,治疗后的甘油三酯,磷脂和糖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均达到了p小于0.5的标准。结论:将注射用血栓通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阿托伐他汀钙 老年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不同靶浓度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与麻醉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的肺癌老年患者99例,将以丙泊酚靶低浓度麻醉的33例设为A组、中浓度33例作为B组,高浓度33例作为C组,对比3组的麻醉结果。结果:C组、B组的麻醉维持时间与A组相明显更高,P<0.05;B组的自主呼吸、睁眼时间与A、C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C、B组术后MMSE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而B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A、C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高靶浓度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均优于低浓度,而中浓度对于肺癌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不同靶浓度 麻醉 老年肺癌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以及亚叶酸治疗晚期胃癌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开展研究,从中随机性选择出病例数 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应用效果(所有患者均给予 5-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亚叶酸)。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 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除了应用有效的药物以外,加以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保证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5-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晚期胃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和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合应用于产妇硬膜外麻醉对其分娩时镇痛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分娩的 120例产妇实行研究,随机分为 3组,每组 40例,试验 1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2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3组用 0.1%罗哌卡因加 0.6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对三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疼痛缓解用时、疼痛评分分数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病人自控镇痛给药频率、病人自控镇痛总用量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率比较后,未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采取 0.1%罗哌卡因加 0.4μg/mL或 0.6μg/mL舒芬太尼比 0.1%罗哌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优。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3种不同钠离子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9月-2021年11月为研究背景时间,以我院收治的5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给予患者常温标准透析(模式A)、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B)和低温及钠浓度调节联合不同超滤率透析(模式C),比较不同模式下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血压水平。结果 模式A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模式B、C,且模式B高于模式C(P

  • 标签: []血液透析 不同钠离子浓度透析模式 急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每组20例,对比两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各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0.5%浓度罗哌卡因应用在接受上肢手术治疗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的患者中,麻醉起效时间短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在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 80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40例。实验 1组的患者给予单纯曲美他嗪治疗方式,实验 2组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经过治疗后,实验 2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实验 1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实验 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心绞痛伴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葡萄糖酸方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所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其中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葡萄糖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葡萄糖酸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葡萄糖酸钙 小儿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效果实施分析。方法 研究中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之中实施了冠心病治疗的4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将46例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药物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实施治疗,对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比之后没有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LDL-C、TC以及TG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HDL-C水平则比对照组更高,组别当中数据实施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组别当中数据实施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方式具备较好的效果,可对患者血脂情况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