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氟化物对氟牙症釉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50颗中度氟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割成三等分,既各50例每组的一组、二组与三组,一组的氟牙放置于蒸馏水中,二组的氟牙放置于低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里,三组氟牙放置于高浓度的氟化钠溶液里。比较一组、二组、三组氟牙的表面硬度值、观察釉质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在浸泡前,一组、二组、三组氟牙的表面硬度值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泡后,氟牙硬度值为二组>一组>三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浸泡前后氟牙的硬度比较中,一组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提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降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表面出现反应物沉积,一组与三组表面未出现反应物沉积。结论高浓度氟化物会导致氟牙硬度值下降,釉质不会再矿化,低浓度氟化物可以让氟牙硬度上升,釉质继续矿化,所以氟牙症的病患应当使用低氟牙膏。

  • 标签: 浓度 氟化物 氟牙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对血液酒精浓度(BAC)的影响。方法:测定三种真空分离胶试管的空白BAC值。观测不同保存状态(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室温敞开1h、2h)下的BAC变化情况。结果:三种分离胶试管空白BAC值(mg/ml)分别为:0.03±0.02,0.27±0.11,0.05±0.02。室温密封3天,一周,4℃密封一周及室温敞开1h的BAC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室温敞开2h的BAC值则明显下降。结论:BAC测定标本保存应密封,尽量避免使用带分离胶的真空管,全血标本密封4℃或室温保存一周不影响BAC的检测。

  • 标签: 血液酒精浓度 保存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液质量不同的男性精浆和与血清生殖激素的浓度与精子浓度和活动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精液检查的男性,依据精液质量的参数分为正常组64例、弱精组42例、少精组58例、无梗阻组2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泌乳素(PRL)和孕酮(P)、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精浆PRL、T、P和E2水平。结果正常组及弱精组的血清FSH和E2较少精组和非梗阻组低(P<0.05),正常组LH和P的浓度较其余三组低(P<0.05),四组间血清PRL和T对比无差异(P>0.05);非梗阻组PRL较其余三组出现降低(P<0.05),四组P、T和E2对比无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正常组血清FSH和精子浓度及PR呈负相关(P均<0.05)、LH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0.05);弱精组血清FSH、E2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LH与精子浓度呈现负相关(P均<0.05),少精组血清FSH和T与PR分别呈现正相关及负相关(P均<0.05);正常组精浆PRL与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少精组精浆PRL与精子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浆PRL和血清FSH的水平与精子浓度及活力相关,对男性不育的病因诊断可能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生殖激素 精浆 男性不育 精子浓度 活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低血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低血症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维生素AD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多维生素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口服溶液加多维生素滴剂治疗小儿低血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钙血症 葡萄糖酸钙 多维生素滴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羟苯磺酸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和机理。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门诊就诊的淤积性皮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皿治林、维生素C及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观察治疗8周疗效和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1,P<0.05),治疗组出现3例(6.67%)短暂胃肠不适感,但均能很快缓解。结论羟苯磺酸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

  • 标签: 淤积性皮炎 羟苯磺酸钙 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磷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且并发高磷血症的尿毒症患者80例,在原有的治疗MHD患者磷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进行低磷饮食,观察周期为2月,观察低磷饮食前后的磷代谢指标如血(Ca)、血磷(P)、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通过对MHD患者进行低磷饮食,其血磷水平、磷乘积水平均较教育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Ca、iPTH、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HD患者进行低磷饮食,可改善其磷水平,调节磷代谢紊乱,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教育 钙磷乘积 钙磷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血清HBVDNA浓度对哺乳的影响。方法选择乙肝携带产妇14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产妇血清HBVDNA与乳汁HBVDNA的进行检测,并将产妇血清HBVDNA浓度分级,分析产妇血清不同HBVDNA浓度级对乳汁HBVDNA阳性率。结果当产妇血清HBVDNA<500copies/ml时,74例产妇的乳汁中检出HBVDNA阳性为零,当产妇血清HBVDNA浓度500~1e6copies/ml时,30例产妇乳汁中检出HBVDNA阳性为3例,阳性率为10%(3/30),当产妇血清HBVDNA浓度为≥1e6copies/ml时,41例产妇乳汁中检出HBVDNA阳性为36例,阳性率为87.8%(36/41)。结论当产妇血清HBVDNA浓度达到或超过1e6copies/ml时,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大幅度增加;而当产妇血清HBVDNA浓度小于1e6copies/ml时,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低。

  • 标签: HBV DNA 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2.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及预防脑缺血事件发生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复发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5.00%,比对照组高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比对照组低12.50%,两组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肢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14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您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C三组,依次应用0.75%、0.375%、0.2%的盐酸罗哌卡进行下肢神经阻滞,对比三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在起效时间方面,10min时段B组比其他两组多,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C两组无差异;三组患者镇痛评分在12h后有差异,B组要好于A、C两组,而AC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时,0.375%浓度较为理想。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浓度(AMH)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根据不孕症患者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浓度将90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30例,其中第1组AMH<1.5ng/ml,第2组AMH1.5-4.5ng/ml,第3组AMH>4.5ng/ml,对比3组不孕症患者妊娠率和AMH浓度间关系;分析抗甲状腺抗体、胰岛素和AMH浓度关系。结果3组不同浓度AMH和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3组不同浓度AMH和流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第3组流产率最高,表明AMH浓度越高流产率越高;第1组甲状腺抗体阳性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第1组血清胰岛素浓度最高,明显高于第2组和第3组,3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AMH浓度和妊娠率不相关,与自然流产相关,而且甲状腺抗体、血清胰岛素浓度等升高都会影响AMH浓度,从而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

  • 标签: 不孕症 抗苗勒氏管激素浓度 妊娠结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化三醇、剂对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6例7个月~3岁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骨化三醇胶囊和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VitD3及口服剂传统方法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患儿在服用或肌注药物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骨化三醇能有效改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效果佳,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骨化三醇 佝偻病 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1号到2017年11月1号接收的10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黄体酮和绒促性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G和E2。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达到84.62%,研究组达到96.2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CG和E2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G和E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两组治疗之后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增加子宫动脉流血,改善子宫动脉高凝状况,值得大力度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低分子肝素钙 子宫动脉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磷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规律血液透析、血磷>1.5mmol/L的MHD患者40例,在原有的治疗MHD患者磷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进行低磷饮食干预。3个月后观察低磷饮食干预前后的磷代谢指标如血、血磷、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低磷饮食干预后,MHD患者血磷、磷乘积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血、iPTH、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HD患者长期低磷饮食,对改善磷代谢紊乱,防止其因磷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钙磷代谢 营养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CIS)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CI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对症处理,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NIHSS、BI评分及各项血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IS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并能明显降低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缺血性脑卒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每组均为相同的14例,分析三组患者的磷代谢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透析后的磷水平与血液透析灌流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灌流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的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磷代谢紊乱方面,要比血液透析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性透析 血液净化 钙磷代谢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变异链球菌对小鼠患RAU(复发性口腔溃疡)危险因素的具体浓度。方法40只小鼠匹配分为4组,分别给予4组小鼠不同浓度梯度的变异链球菌,喂食前含漱,实验后测的小鼠口疮产生的个数、小鼠血清中TNF(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比较不同组别小鼠口腔产生口疮个数,4组之间小鼠口腔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口疮个数差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F=22.24,P=0.00)。实验后检测小鼠血清中TNF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F=12.65P=0.00)。结论变异链球菌是小鼠患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其不同浓度对小鼠患RAU危险程度不同。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RAU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瑞舒伐他汀鈣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1组采用1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采用20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观察1组(90.0%)和对照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血脂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2组改善幅度最大(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有助于促进患者血脂水平的降低,控制病情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 老年冠心病 高脂血症 不良反应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对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减小,血清TG、TC、LDL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内膜中层厚度改变不太明显,且血脂水平无显著改善;观察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67%,低于对照组的19.00%(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而且可减少或消除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阿托伐他汀钙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