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查找造成无效结果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血液检测质量.方法采用浩源ChiTasBSS1200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ABI7500荧光扩增仪,对安阳市2016年6月-2017年5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无效结果和无效列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核酸样本88739份,其中无效结果占0.06%,无效列表占1.04%,通过对ChiTasBSS1200核酸检测系统的无效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试剂批号原因不是无效结果和无效列表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加样量不足,造成内标扩增无效,或人为操作失误,实验室污染所致.结论加强核酸工作人员的培训及完善操作规程,做好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日常清洁与消毒,预防实验室污染,加强试剂使用前的性能确认,每月做好无效结果和无效列表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将无效结果和无效列表数降到最低.

  • 标签: 核酸检测 无效结果 无效列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于2011年1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对其血清进行调查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抗体与类型。结果60例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患者共49例,占无效输注的81.67%(49/60),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患者有11例,占无效输注的18.33%(11/60);HLA抗体阳性者有31例,占无效输注的51.67%,HPA抗体阳性患者11例及HLA、HPA抗体阳性者9例的无效输注率均为100.00%。结论HLA与HPA类血小板抗体是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血液病患者中进行相关抗体的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高危患者,并采取配合性输注,对于有效降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抗体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鉴定1例疑似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引起的RhD阴性个体的分子背景。方法采用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以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法检测RhD阴性样本,对1例真实D阴性且存在RHD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个体,通过基因测序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该例样本血清学表型为RhCcdee,其RHD基因第615-616位存在CA两个碱基缺失(RHD615-616delCA),由于框移突变造成第316位氨基酸时形成终止密码子。该基因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GQ289585。结论使用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出1例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

  • 标签: RHD阴性 RHD基因 序列分析 无效等位基因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红细胞输注在疾病治疗和手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红细胞输注无效是指输注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未达到预期或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过快等情况。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并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重视红细胞输注无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 标签: 红细胞输注 输血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血小板输注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日益增加,伴随而来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PTR)相当棘手,其相关因素主要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免疫因素主要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umanplateletalloantigens,HPA)、ABO血型相容性、CD36等;非免疫因素包括脾肿大、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药物、临床因素和个体差异等。

  •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回顾2011-2017年咸阳市中心血站Cobass201核酸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无效的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提高核酸检测效能。方法统计咸阳市中心血站2011-2017年核酸检测结果无效测试数和类型并分析。结果2011-2017年核酸检测总测试数为60291次,其中检测结果无效测试共663次,总结果无效率为1.10%(663/60291);在所有的无效原因中,以硬件故障所致结果无效测试数所占比例最大,为36.05%,其后依次为阴阳对照扩增无效、操作失误以及IC扩增无效等,并且不同年份间核酸检测结果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3,P<0.05)。结论硬件故障所致检测结果无效是该站核酸检测无效的最主要原因,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加强核酸检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将能提高核酸检测的效能。

  • 标签: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无效结果
  • 简介:[摘 要]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首个上市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剂,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本文从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等三个角度,对索拉非尼相关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化合物、晶型、用途等四个方面对索拉非尼专利技术进行了介绍。

  • 标签: [] 索拉非尼 肾细胞癌 肝细胞癌 专利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作用。方法患者于输注机采血小板前1h和输注后24h检查静脉血小板数量,计算血小板计数Sq,-F增加指数(CCI),以输注后24hCCI〈4.5×10。/L为PTR;部分发生PTR的患者,于再次输注血小板前,采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白细胞过滤。结果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累积剂量与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自细胞过滤与未过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5)。结论PTR的发生与患者血小板输注剂量和次数有关,输注剂量越大,次数越多,发生PTR的机率越高;白细胞过滤可有效预防PTR。

  • 标签: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无效 白细胞过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实施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治疗无效28例纳入无效组,治疗有效40例纳入有效组。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间平行比较,确定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BMI、穿孔至手术时间、穿孔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相近(P>0.05),在胃穿孔直径、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营养支持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穿孔直径大、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是胃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提示医生重点关注、积极对症干预。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治疗无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调查及其输注无效解决策略探究。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单采血小板输血病历资料,统计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了解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探究单采血小板同型输注法或配合型输注法在输注无效问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共输注单采血小板4520袋,共100例发生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21%(100/4520);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达到68.00%(68/100);多数输血反应患者为血液疾病患者(44.00%),其次是免疫性疾病患者(12.00%);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中HLA抗体阳性率19.00%,HPA抗体阳性率0.00%,HLA+HPA抗体阳性率6.00%;共3例输血无效病例,行同型输注或配合型输注后,1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例24h血小板回收率达到20%以上,均为有效输注。结论:单采血小板输血反应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多在血液疾病患者中发生,可通过加强采血、输血护理进行预防,通过同型输注或配合型输注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问题,促进输血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升。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无效 输血反应 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