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1例.结果:经术后8个月~2年的随访,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4个月.结论:锁髓内钉治疗是一种操作安全、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的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 迭骨性愈合
  • 简介:目的探讨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5年7月采用锁髓内钉加钢丝或记忆合金卡环固定治疗32例肱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分叉钉固定20例,远端带锁钉固定12例;顺行固定22例,逆行固定10例。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31例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率为96.9%。骨折愈合时间为12~48周,平均24.5周。肩关节活动按Neer功能评定法评价:优21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4%,肘关节活动均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加钢丝固定是治疗肱骨多段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其固定牢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肩、肘关节功能。

  • 标签: 肱骨多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钢丝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行锁髓内钉对22例AO分型为A、C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21例获牢固骨性愈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1例发生主钉尾端处骨折,1例发生近端锁钉断裂.术后根据KSS评分体系,评价优1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0.9%.结论逆行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肱骨干骨折病人行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其中肱骨上1/3骨折2例,中1/3骨折11例,下1/3骨折1例。9例闭合复位,5例开放复位。结果14例患者随访4~1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合并桡神经损伤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适合肱骨干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桡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均采用顺行法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结果:1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骨折全部愈合,评定优良率100%.结论:顺行法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对多段、粉碎性肱骨骨折及骨不连和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顺行法 交锁髓内钉
  • 简介:股骨复杂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部(股骨颈基底、股骨粗隆间、粗隆下)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1].我院自2000年~2003年应用重建型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复杂骨折 股骨粗隆 交锁髓内钉 重建 股骨颈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采用逆行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内固定并观察疗效.结果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无断钉,按Kolment评定标准,优良率92.3%.结论对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处理中,应用逆行锁髓内钉闭合穿钉固定是一种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微创技术要求.

  • 标签: 闭合复位 逆行交锁髓内钉 治疗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丙酯-乙酯共聚物(PLGA)(80∶20)三维多孔支架生物相容性及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鼻软骨可行性,为临床鼻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兔关节软骨细胞,采用计算机形态分析和MTT法检测兔软骨细胞在PLGA膜和支架表面粘附、扩展和增殖情况.将培养扩增的兔软骨细胞,按6×106cels/ml浓度接种于预加工的人鼻软骨外形PLGA多孔支架内,抗坏血酸体外诱导培养4周,形成软骨样组织,倒置显微镜、组织切片、扫描电镜观察人工软骨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培养开始阶段,软骨细胞在PLGA膜表面粘附较差,以后逐渐增高,24小时接近于对照组;MTT法结果显示,软骨细胞在PLGA支架内培养7天时细胞绝对数量明显增加,而相对增殖率逐渐下降.肉眼观察,培养物为人鼻软骨外形的透明软骨样组织,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表面有大量软骨基质形成;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人工软骨周围有大量软骨细胞聚集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多孔支架材料的网孔不完整,孔内有大量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可见典型软骨陷窝样结构.结论可生物降解PLGA制备的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可用于组织工程鼻软骨体外构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降解高分子 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 三维支架 细胞相容性 软骨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应用髁锁逆行股骨髓内钉(condyleretrogradefemurintramedullanail,CRFIN)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应用CRFIN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5岁~48岁,平均35.2岁.AO分型B2型2例,C1型7例,C2型3例,其中3例合并髌骨骨折,3例合并股骨中段骨折.采取切开复位CRFIN内固定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2分钟.全部病例获得随访12月~24月,平均16月.患者愈合平均时间15.2周(11周~23周),完全负重时间16.5周.术后发生关节僵硬1例,无感染、固定松动、断钉及失败病例.术后一年HSS评分平均88.3分(58分~97分),其中优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1.2%.结论CRFIN为治疗股骨远端髁间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是股骨髁间骨折发病率不高,还需要一定的病例和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 标签: 股骨远端 髓内钉治疗 股骨髁间骨折 治疗方法 病例 手术适应证
  • 简介:随着交通创伤的增多,四肢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在治疗方面,锁髓内钉的应用极其广泛,有逐渐取代传统接骨板的趋势。由于锁髓内钉术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的报道较常见,但锁髓内钉取出术中并发症尚未发现报道。我科自2001年4月至2004年10月共取出各类锁髓内钉93例,其中术中发生各类开发症11例,占11.8%,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取出术 并发症 预防措施 四肢骨折
  • 简介:患者男性,39岁,因心情不畅餐后服氯丙嗪300片1小时,昏迷半小时于1999年8月30日入院.查体:体温35℃,呼吸20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90/60mmHg,肥胖体质,深昏迷状态,双瞳孔约2mm大小,光反应消失,颈软,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00次/分,节律规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彭隆,肝脾不大,四肢深浅反射消失.

  • 标签: 洗胃 肺实变 临床教训 急性氯丙嗪中毒
  • 简介:在低压螺旋CT,X线机中的电感电线电路、升降压电路广泛采用中、高频逆技术,是当前电路改革的技术特征之一.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逆技术就应用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机变频调速、快速电子频率开关等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领域中.这是因为采用逆技术可使电子器件和设备具有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效率提高,敏捷快速,惰性减少等优点.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逆技术方开始应用在小型移动式X线机的高压发生器中,20世纪80年代,低压螺旋CT的出现,为了减小扫描机架的重量和改善图像质量,以及加大大功率,X线机为实现高负载瞬时曝光,以减少运动器官的动态模糊,逆技术才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尤其当前数字技术在影像设备中的发展,更进一步促使逆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电感电路、升降压变压器电路由于采用了逆技术,提高了整机的性能质量,满足了影像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 标签: X线机 逆变技术 低压螺旋CT 逆变器 工作原理
  • 简介:目的探讨顺行加压锁髓内钉结合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股骨远端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采用顺行加压锁髓内钉与SMC相结合内固定,确保不连端的牢稳固定,并利用SMC的植骨优势作用.植骨采用自体髂骨,骨移植形式为加垫法、夹板法、播种法相结合,充分发挥移植骨的骨诱导与骨传导作用,术后短期行CPM训练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18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84°(30°~135°)增加到101°(75°~135°).按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8.9%.结论利用顺行加压锁髓内钉与SMC,并结合良好的自体髂骨移植技术,是治疗股骨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股骨下段骨不连 顺行加压交锁髓内钉 天鹅记忆接骨器 骨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收集开髓、扩髓操作时产生的胫骨干骺部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3月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41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41例胫骨骨折骨不连均获得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5.5个月。伤口无感染,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根据Johner—Wruhs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筹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骨碎屑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避免了取自体髂骨的并发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同样适用于新鲜胫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不连 骨碎屑 植骨
  • 简介: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亦称过敏性鼻炎,为全球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0%~40%[1].Bousquet指出,必须将AR看作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2],在我国发病率为37.74%[3],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病[4].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 简介:目的总结使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8年6月~2001年1月所做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和胫骨骨折的病人76例,其中股骨30例,胫骨4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中股骨均采用开放复位,胫骨闭合复位26例,开放复位20例,未使用C型臂X光机透视.术后病人即刻行邻近关节功能活动锻炼.结果30例股骨干骨折3个月内临床骨愈合;46例胫骨骨折6个月临床愈合.胫骨、股骨病人中有30例远端锁钉未能锁上,无断钉断针及感染发生.全部病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达正常的90%~100%.结论操作简单,不需电视X光机透视,易于推广.内固定稳定可靠,抗疲劳度好,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瞄准装置 交锁髓内针 下肢骨折 开放复位 功能锻炼 内固定
  • 简介:目的:通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内舒拿,MFNS)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FP)的对比观察,了解内舒拿对应性鼻炎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别用内舒拿和FP治疗常年性和季节性应性鼻炎各30例。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按海口会议标准。用药方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每鼻2揿,共200μg。病人每日把症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记在日记卡上,每周复查1次,共2w。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以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内舒拿组和FP组用药次日症状和体征评分都下降,用药1w和2w继续下降。根据医生对症状和体征的评分计算,治疗结束时两组的疗效,有效率:内舒拿组96.7%,FP组,93.3%。不良反应内舒拿组发生5例次,FP组发生6例次,包括鼻、咽干燥,鼻出血,头痛、头晕,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内舒拿与FP比较,对应性鼻炎同样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用药方便,每日1次,起效较快,特别适用于4岁以上的儿童,是值得推荐的治疗应性鼻炎的药物。缺点是价格较高。

  • 标签: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治疗 变应性鼻炎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瘦素对人L-02脂肪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小凹蛋白(cavdin-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SCAI)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20%的医用脂肪乳配制成10%的浓度,与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共同培养细胞,造模时间24h,造模后分别用瘦素处理,浓度分别为10^-5、10^-6、10^-7mol/L,处理24h。每纽均行油红“O”染色。用RT—PCR测定cavelin—1、ABCA1mRNA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10%的脂肪乳处理24h能成功制造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RT—PCR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后cavelin-1及ABCA1mRNA表达增加。模型组加入瘦素处理后cavelin-1、ABCA1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与瘦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10%的脂肪乳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时,10^-7-10^-5mol/L浓度的瘦素能上调cavdin—1、ABCA1mRNA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逆转运。提示瘦素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细胞脂肪变性 瘦素 ABCA1 cavel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