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骨肉瘤(OS)的治疗方法以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化疗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化疗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葡萄籽花青(PC)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葡萄籽PC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法检测葡萄籽PC激酶CDK1和CDK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表达水平的调控。结果:MTT结果显示葡萄籽PC在30~90μg/ml浓度范围内抑制MG63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该细胞被阻滞在G_2/M期和S期(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籽PC浓度升高,p21和p27水平升高,cyclinA、cyclinB1、CDK1和CDK2水平降低。结论:葡萄籽PC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MG6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将细胞阻滞于G_2/M期和S期有关。

  • 标签: 葡萄籽原花青素 骨肉瘤 细胞周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鼠乳腺癌 MCF-7细胞株分为对照组(普通培养液)、紫杉醇组(培养液 +紫杉醇)、观察组 1(培养液 +葡萄籽花青),观察组 2(培养液 +葡萄籽花青 +紫杉醇),采用 MTT法检测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依据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值,参照 IC50值进行后续实验 ;采用划痕实验检测 4组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4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lutahione transferase,GST )和 P-糖蛋白( P-glucoprotein,Pg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 IC50值为( 106±17)μmol/L;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在紫杉醇组 [(45.50±4.30)%]和观察组 2[(37.50±3.43)%1均低于对照组 [(84.60±6.88)%,且观察组 2低于紫杉醇组( P<0.05), GST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247.69±59.67)和观察组 2( 253.70±60.03)均低于对照组( 12.31±76.53),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gp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139.09±18.82)和观察组 2( 141.53±19.25)均低于对照组( 224.63±33.89)(P<0.05),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 0.05)。结论 盐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具有抑制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GST、 Pgp表达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MCF-7细胞 葡萄籽原花青素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鼠乳腺癌 MCF-7细胞株分为对照组(普通培养液)、紫杉醇组(培养液 +紫杉醇)、观察组 1(培养液 +葡萄籽花青),观察组 2(培养液 +葡萄籽花青 +紫杉醇),采用 MTT法检测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依据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值,参照 IC50值进行后续实验 ;采用划痕实验检测 4组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 4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lutahione transferase,GST )和 P-糖蛋白( P-glucoprotein,Pg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对鼠乳腺癌 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 IC50值为( 106±17)μmol/L;鼠乳腺癌 MCF-7细胞迁移率在紫杉醇组 [(45.50±4.30)%]和观察组 2[(37.50±3.43)%1均低于对照组 [(84.60±6.88)%,且观察组 2低于紫杉醇组( P<0.05), GST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247.69±59.67)和观察组 2( 253.70±60.03)均低于对照组( 12.31±76.53),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gp mRNA表达量在紫杉醇组( 139.09±18.82)和观察组 2( 141.53±19.25)均低于对照组( 224.63±33.89)(P<0.05),且观察组 2低于观察组 1( P< 0.05)( P< 0.05)。结论 盐葡萄籽花青与紫杉醇联合用药具有抑制鼠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GST、 Pgp表达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MCF-7细胞 葡萄籽原花青素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预防、并发症、饮食结构、运动的临床效果及科学规范化管理 ; 方法:按照高血压病分级及并发症及其合并症,将社区随机抽选的高血压病历分成接受家庭医生管理与自我管理两组,并对其进行追尊管理与动态评估,讨论两组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管理效果; 结果 :未经家庭医师指导、管理患者高血压控制水平不理想且伴随并发症较多,使心、脑血管病风险几率明显增加。严格按照家庭家医及社区公卫人员的指导合理用药按时定期随诊和复诊患者血压控制理想,且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风险明显自我随机用药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氨丁三醇和缩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分娩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缩宫和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单用缩宫,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获得人载脂蛋白 A-I (apoA-I)重组蛋白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研究由诱导温度、 IPTG终浓度、 IPTG诱导时间等对 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 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 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 32℃、 IPTG诱导浓度为 1.0mmol/L以及 IPTG诱导时间为 3h。结论 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 apoA-I,并筛选出 apoA-I核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载脂蛋白 A-I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人载脂蛋白A-I(apoA-I)重组蛋白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研究由诱导温度、IPTG终浓度、IPTG诱导时间等对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32℃、IPTG诱导浓度为1.0mmol/L以及IPTG诱导时间为3h。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apoA-I,并筛选出apoA-I核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抑、垂体后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 各 42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进行治疗, 联合组采用生长抑联合垂体后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垂体后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生长抑联合垂体后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1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例。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小腿麻木感、皮下血肿、溃疡面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促进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在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优质组小腿麻木感、皮下血肿、溃疡面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促进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曲张 围手术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血清β-防御2(hBD2)、β-防御3(hBD3)与维生D(VD)的关系及其预测CAP的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AP患者,记录基线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BD2和hBD3,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VD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hBD2、hBD3与血清VD[25(OH)D3]之间的相关性。入院后30d随访,按临床结局将CAP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和无不良预后组,分析不同变量对CAP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本研究共入组395例CAP患者,386例进入最终统计学分析。血清hBD2、hBD3和25(OH)D3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22.18(55.79,365.23)pg/ml、66.89(46.05,110.46)pg/ml、14.81(10.0,19.81)ng/ml,VD缺乏在CAP患者中占75.4%。②血清hBD2(rho=-0.222,P﹤0.001)和hBD3(rho=-0.103,P=0.043)水平与血清25(OH)D3水平呈弱负相关,血清hBD3与hBD2呈中度正相关(rho=0.411,P﹤0.001)。③40例患者预后不良,不良预后组和无不良预后组相比,两组患者在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就诊前应用抗生、肺炎严重指数(PSI)﹥90、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8mg/L、血沉(ESR)﹥20mm/h、D-二聚体(D-dimer)、白蛋白(Alb)、动脉血氧分压(PaO2)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D2、hBD3和25(OH)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5、0.21、0.72。④就诊前应用抗生,以及D-dimer、Alb和PaO2水平对是否发生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结论在CAP患者中,血清25(OH)D3水平与hBD2和hBD3水平呈负相关。hBD2、hBD3和VD水平均不能预测CAP的预后。未早期使用抗生、D-dimer升高、低白蛋白血症、PaO2下降仍是CAP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人β-防御素 维生素D25(OH)D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麦角新碱联合缩宫与卡贝缩宫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产科行足月分娩的产妇84例,以盲选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其中使用单纯卡贝缩宫的产妇设为观察组,使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宫缩次数、血压变化、血红蛋白变化状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状况、宫缩次数等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较为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血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相较于麦角新碱联合缩宫更好,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血红蛋白状况与宫缩次数,从而控制产后出血量,在干预中产妇血压不会存在较大的波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麦角新碱 缩宫素 卡贝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胰岛泵与皮下注射胰岛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方法: 随机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 40 例糖尿病 患者 分为 实验 组( 20 例, 应用 胰岛泵注射胰岛治疗 )、对照组( 20 例, 应用 皮下注射胰岛治疗 )。对比 两组 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发生低血糖几率 。 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为( 4.89 ±0.33 ) 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为( 6.12 ±0.75 ) mmol/L ,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胰岛素 糖尿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