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透析频率及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以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服务。 方法 选取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0例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以透析的频率及模式作为研究因素。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每周2次的普通血液透析模式;针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每周4次的血液滤过模式,为期1年。透析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状态(血红蛋白值及体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出现感染、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几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状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 采取每周4次的血液滤过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不同透析频率及模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母血游离胎儿DNA检测在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早筛的可靠性及其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B超异常孕妇外周血样本120例,利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进行出生缺陷的筛查。结果:通过NIPT 检查120例发现,,109例正常,,11例异常,占比9.1%,21三体6例,18三体3例,13三体2例。结论NIPT在21-三体综合征的检测中灵敏度高于 18和13-三体综合征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可以作为21三体综合征的协助诊断方法。

  • 标签: 胎儿基因组病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后健康教育频率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6-2017年240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1次/3个月、1次/6个月、1次/1年,观察3年后两组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结果: A组有7人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8.7%,B组有9人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11.2%,C组中有19人出现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23.7%,A组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分别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每6个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为最合理的健康教育频率,在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减少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 标签: 随访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氧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8例作为讨论目标。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体位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体位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氧和呼吸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SpO2、HR、RR指标水平差距不明显(P>0.05);护理后,体位组Sp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血氧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的NPMI(核仁磷酸蛋白)和FLT3(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白血病(AML)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初次治疗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并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将其各自扩增为FLT3和NPMI基因,并用毛细管电池方法扩增NPM1基因第12外显子,FLT3基因突变:在5 ul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于20 g/L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观察患者基因突变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其中初诊白血病患者中FLT3+共检测出56例(70.0%),中正常核型白血病患者有41例(82.0%)高于异常核型白血病患者15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对其存在的风险做了客观的评估,并在法律防控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动物 植物 健康 防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不同侧卧护理在重症肺炎(SP)伴糖尿病(DM)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78例SP伴DM患者(时间:2020.06~2021.06),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其中甲组39例(左30°半坐卧位+右30°卧位),乙组39例(左45-60°半坐卧位+右45-60°卧位),比较不同侧位护理对患者影响。结果 上机前,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组间比较(P>0.05);上机后,乙组呼吸频率(27.11±3.12)次/分、氧合指数(288.79±15.17)明显优于甲组(P<0.05);血糖水平护理前组间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遗传性的毒素会破坏DNA,使其具有致癌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它的结构性较强,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会有吸收此类杂质的危险。在一些国家,对有毒物质的限制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药品进入市场。本文介绍了遗传毒性杂质的基本概念、相关标准、部分杂质的检测限度,为检测基因毒性杂质提供了理论基础,保证了患者的使用安全。

  • 标签: 药物 基因毒性 杂质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及基因型分析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至2019年所收集的深部培养光滑念珠菌146例,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种药物的敏感性;送测序公司测序,测序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测序结果使用MEGA6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 146例样本中,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100%敏感;对于氟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1株中介菌株(0.6%);对于伏立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对于伊曲康唑,有9株耐药菌株(6.2%),46株中介菌株(31.5%)。其中,发现对3种唑类药物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菌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结论 我院光滑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且发现交叉耐药菌株。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菌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

  • 标签: 光滑念珠菌;药敏;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基因,为日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儿童作为本次研究范例,从多方面对其展开分析。结果:①19例儿童临床表现以肢体无力、步态不稳为主,11例儿童则是以肌酶、肝酶异常升高、智力发育迟缓为主;②肌肉活检为该病有效诊断方式之一,且这30例儿童基因缺失部位以45-54号、2-20号为主。结论:尽早明确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基因,采取相应的防控、诊治手段,对降低该病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临床特征 基因缺失部位 诊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月-2019年6月前往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中抽选出血清学产前筛查提示为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193例,行产前羊水穿刺核型诊断,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再从2019年7月-2021年1月前往我院进行产检孕妇中抽选出血清学产前筛查提示为高风险、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及高龄孕妇177例,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于阳性者抽取其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177例孕妇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比较,与羊水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相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是100%,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也是100%。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44%,假阳性率为0.06%,假阴性率为0;参照组染色体患儿检出率为78.24%,产前诊断参加率为83.89%,实验组染色体患儿检出率为90.40%,产前诊断参加率为98.31%(p

  • 标签: 产前筛查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TFE3基因在肾细胞癌分类中的意义。方法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就诊的120例肾癌患者,检测TFE3基因。结果 得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中存在的基因毒性杂质或潜在基因毒性杂质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问题加强严格管控,采取有效的分析方法,提高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水平和分析效率。本文对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来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的分析方法。

  • 标签: 药物 基因毒性 杂质 分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数据库和平台,筛选、挖掘、比对、分析卵巢癌耐药问题的相关基因和通路。结果 从GSE41499、GSE33482、GSE15372和GSE28739这四套基因表达数据集中分别筛选出差异基因和通路。结论 卵巢癌耐药现象是一个的多基因和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应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分析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和通路,可以研究卵巢癌耐药的问题,改善卵巢癌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耐药 基因 筛选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动脉血气、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选取8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展开分析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P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突出(P<0.05);心率和呼吸频率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性观念的转变,妇科许多疾病的发生几率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也尚且如此。根据临床的相关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导致HPV感染以及宫颈癌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宫颈病变发展速度较慢,从早期宫颈异常改变发展至宫颈癌需数十年,因此早期进行宫颈病变的检查及治疗对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相当关键。

  • 标签: HPV基因分型 宫颈病变 关联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在青少年人群中好发,并且恶性程度非常高。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并且预后较差。虽然对于骨肉瘤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之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从30%上升到50%-70%,但骨肉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骨肉瘤的发生不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遗传因素密存在直接关系。其中,基因多态性是遗传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当前关于关于易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大多是关于骨肉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而本文针对骨肉瘤易感性和基因多态性的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骨肉瘤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