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实质脏器外伤二维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探讨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016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间收治的 90 例腹腔实质脏器外伤患者的二维超声检查声像图,观察总结腹腔实质脏器破裂超声图像特征,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腹腔实质脏器破裂患者声像图特征表现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及混合回声,且大多数腹腔可见游离液体,临床诊断符合率约为 97.78% 。结论 通过二维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腹腔实质脏器外伤患者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诊断符合率较高,能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参考价值较高,且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二维超声 腹腔实质性脏器外伤 脏器破裂 声像图特征 诊断符合率
  • 简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由于其创伤比较小、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弥漫实质肺疾病(diffuseparenchymallungdiseases,DPLD)的诊断[1]。本次研究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在诊断肺部弥漫性病变方面的价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现报道如下。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 临床应用 弥漫性 肺疾病 DISEASES LUNG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肿瘤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能够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重症肿瘤患者比例越来越高。欧洲一项研究显示,1/7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罹患肿瘤,其中大多数为实质脏器肿瘤。基于一项肿瘤注册研究,2000-2009年,在确诊肿瘤之后的2年内,1/20的患者罹患需要入住ICU的危重急症。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恶性肿瘤 实质性脏器 APACHE 重症监护病房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实质肿块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诊断方式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择63例2022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的肝实质肿块患者,共计85个肿块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两种诊断方式,其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对照组,应用超声造影为研究组,并将疾病诊出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诊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肝实质肿块患者时,分别应用CDUS和CEUS等方式,均具备诊断的价值,但是CEUS的更优更加显著,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影像学诊断依据,确保患者诊断的准确,适合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实质性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结果 疾病种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肾实质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血尿酸、24h尿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70/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肾实质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贝那普利 肾实质性高血压 氯沙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实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4例肾实质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1%,与对照组(58.52%)比较,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另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肾实质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氯沙坦 贝那普利 肾实质性高血压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下实体脏器粒子植入治疗对实质脏器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及肿瘤体积大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实质脏器恶性肿瘤患者28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CT引导下实体脏器125I粒子植入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回顾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肿瘤体积大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病情进展2(7.14%)例,病情稳定2(7.14%)例,部分缓解20(71.43%)例,完全缓解4(14.29%)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患者治疗前肿瘤体积较大,经过粒子植入治疗后3月、6月其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肿瘤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治疗后均未见粒子迁移和肝脏、肾脏以及肺脏等实质脏器放射性疾病,但出现术后疼痛总疼痛发生率为32.14%;2(7.14%)例患者在术后CT扫查中可见病灶周围有微小出血灶,1(3.57%)例患者出现咯血症状。结论恩度联合使用对脑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颅内压水平,缩小肿瘤直径,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粒子植入治疗 实质性脏器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和CT对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腹部实质脏器闭合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设为CT组、超声组给予检查,患者均行CT和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病理诊断中检出病灶109个,CT组确诊率93.58%、漏诊率1.83%、可疑率4.59%,观察组分别为89.91%、2.75%、7.34%;两组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CT组敏感率97.29%、特异率83.33%、阳性准确率95.01%均较超声组81.08%、50.03%、80.01%高(P<0.05)。结论CT和超声病理诊断率均较高,两者一般诊断中可单独应用,对单一脏器受损可用超声检查,多种脏器损伤则应首选CT诊断。

  • 标签: 超声 CT 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在血管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整理分析 25例血管腹痛患者的手术及 CT资料。结果 动脉瘤破裂出血 8例,主动脉夹层 1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 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 1例。结论 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具有快速、安全、无创、准确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腹痛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PD尚无特效疗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在PD病人中,脑血管病以出血性和缺血性为多见。前期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人比未得帕金森病人更易出现缺血性脑卒中。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血管反应性 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与脑血管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 ,检测 122例汉族脑血管病组患者和 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汉族健康对照组人群的 ACE基因多态。结果 脑梗死组的 DD基因型频率和 D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未发现 DD基因型频率和 D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ACE基因 I/D多态可能是汉族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与脑出血发生缺乏关联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后采用血管闭合装置进行股动脉止血的安全和有效进行探究。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 2018 年 06 月 -2019 年 06 月收治的接受血管闭合装置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 200 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100 )和实验组( n=100 ),选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干预两组患者,对比其临床效果。 结果: 经对比研究,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指标显著提升,其干预方式的安全和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应用血管闭合装置干预心血管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止血,且效果绝佳,病可以使患者的运动能力快速恢复,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升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 标签: 血管闭合装置 心血管介入治疗 股动脉止血 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安全及有效观察。方法选择 2014年 12月 ~2019年 2月在本中心行早期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 198例 ,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 (年龄≥ 80岁 )35例和非高龄组 (年龄 <80岁 )163例 ,回顾分析收集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数据 ,用改良的 Rankin量表 (mRS)评分评价 90d预后 ,mRS评分≤ 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高龄组年龄、高血压 (88.6%vs67.5%)、心房颤动 (77.1%vs51.5%)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 ,基线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 CT评分 [8.0(8.0,8.0)分 vs9.0(8.0,10.0)分 ]明显低于非高龄组 ,2组 TOAST分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P<0.01)。有效指标中 ,高龄组与非高龄组血管成功再通和预后良好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7.1%vs81.0%,34.3%vs46.0%,P>0.05),高龄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 (42.9%vs24.5%,P=0.028)。安全指标中 ,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术后颅内出血转化及出血性脑梗死型和脑实质内血肿型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1.4%vs23.3%,14.3%vs14.1%,17.1%vs9.2%,P>0.05)。高龄不是影响 90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调整 OR=1.368,95%CI:0.528~3.550,P=0.519)。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和安全

  • 标签: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 安全性 有效性观察 
  • 简介:摘要根据患者病情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永久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足,感染率低的优点,因此在维持血液透析过程中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永久血管通路的使用与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指导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归纳建立永久血管通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要点,认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建立永久血管通路的操作要领,进行及时、恰当、细致的临床护理,以此提高永久血管通路的使用效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 标签: 永久性血管通路 建立方法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