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信群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64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观察护理,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病人在出院前进行常规性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性护理观察。结果实验组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手机信群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管理、病情护理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沟通性、督促性,值得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微信群 糖尿病 持续性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全年278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为一般。276例治愈,2例好转。发生院内感染者5例,占1.80%。结论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选择用药品种及用药方式,加强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用药的重视。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患儿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快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手术指标,降低疼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麦默通微创旋切 乳腺良性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使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术后瘢痕长度较对照组小,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少。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创旋切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显著,具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乳腺良性肿块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第二信使调节剂混合物(thrombosol:阿米洛利、硝普钠、腺苷)各组成成分及其浓度变化对血小板冻存后计数的影响。方法第一阶段将新鲜浓缩血小板分为6组,分别应用2%DMSO、6%DMSO、2%DMSO+thrombosol和2%DMS0+thrombosol中1种组分为低温保护剂;第二阶段将新鲜浓缩血小板分为10组,分别应用2%DMS0、6%DMSO、2%DMSO+thrombosol和2%DMSO+不同浓度组合阿米洛利和硝普钠为低温保护剂。各组分于-80℃保存1周和1月后,复温血小板并计数。结果第一阶段:2%DMSO+腺苷组血小板冻存后计数与2%DMSO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4组(P〈0.05或P〈0.01);第二阶段:2%DMSO+1/2thrombosol中浓度(阿米洛利+硝普钠)组血小板冻存后计数显著高于2%DMSO组(P〈0.01),与6%DMSO组和2%DMSO+thrombosol组相当(P〉0.05)。结论就保护血小板冻存后计数降低而言,2%DMSO+1/2thrombosol中浓度(阿米洛利+硝普钠)作为低温保护剂的效果与6%DMSO或2%DMSO+thrombosol的相当,优于其他各组。

  • 标签: 血小板 冰冻保存 第二信使调节剂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通过对微量泵工作原理、常用药物泵入方法的介绍使临床医护人员对微量泵的正确使用有一定认识。

  • 标签: 微量泵 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都用小写。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

  • 标签: 医学 统计学符号 希腊字母
  • 简介: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都用斜体。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例如均数的符号是字母互,卡方的符号是希腊字母Х^2,

  • 标签: 医学 希腊字母 统计学符号
  • 简介: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都用小写。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例如均数的符号是字母(x),卡方的符号是希腊字母X2,自由度的符号是希腊文“u”,不是拉丁文“V”。样本的相关系数是英文“r”,不能误认为希腊文“γ”。化学元素及核素在医学写作时一般多采用符号,都是拉丁字母正体大写。

  • 标签: 医学写作 希腊字母 统计学符号 相关系数 化学元素 自由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了解各类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防止不合理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地发生。 【关键词】 镇静催眠药 ; 注意事项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凡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使患者有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的药物称为镇静药;凡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镇静药和催眠药并无明显界限。同一种药物小剂量表现为镇静作用,随剂量加大可出现催眠作用。 1镇静催眠药的分类根据使用的年代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镇静催眠药通常分为三代。  1.1 第一代镇静催眠是指巴比妥类药物,这类药物有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等。在 20 世纪 30 至 50 年代,巴比妥类药物作为安眠药曾经风行一时,也确实发挥了相当不错的疗效。可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出现及广泛应用和巴比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较严重的副作用,如成瘾性大和可导致肝脏、肾脏、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作用,致使巴比妥类药物于 2000 年被淘汰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现在巴比妥类药物只用于控制癫痫、抗惊厥、静脉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1.2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于 20 世纪 60 年代应用于临床后,迅速得到了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认同,目前该类药物仍是安眠类药 物主导产品。苯二氮卓类药物品种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有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咪哒唑仑等。    1.3 第三代催眠药物现已陆续上市,现在国内上市的有三种,即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三种药物化学结构不同,和巴比妥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也不同,但它们都有明显的催眠作用,其特点是该类药物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于苯二氮卓类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成瘾性小的特点,并且半衰期短,因此不会产生次日的“宿醉”现象,适合应用于入睡困难者和有病理基础的失眠者及考试前应急性失眠者。  2 应用镇静安眠药的注意事项  2.1 不能用酒送服安眠药 酒精会让大脑皮层快速兴奋,这与安眠药镇定大脑的作用背道而驰,因此抵消了安眠药的镇定催眠效果。过量的酒精还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酒精对中枢神经初为兴奋,后为抑制作用。而安眠药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双重抑制,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2.2 半夜醒来最好不要追加安眠药,极可能带来抑制呼吸和抑制大脑神经等严重后果。   2.3 安眠药原先有效,后期“失效”,很可能是因为人体产生了耐药性,遇此情况应适当让医生指导增加药量,或者改用另一种安眠药物。   2.4 失眠症状不是很严重的人或间断失眠的人,吃安眠药最好采取间隔服用法,也就是吃一个星期后停药两天;如果还是睡不着再重新使用。还可以采取中草药配合治疗,尽量把安眠药用量和副作用减到最低。   2.5 长期使用安眠药,尤其使用安眠药剂量较大者不能突然停用。突然停药反应会非常痛苦的,有时会引起某些精神疾病复发。减药前最好取得主诊医生同意和指导,不要私自随便增减药量。    2.6 长期使用安眠药者最好每 3 个月检查肝肾血象情况。    2.7 短效安眠药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2 周,长效安眠药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3 个月。    2.8 对于顽固性失眠者,目前主张短期、间断和交替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综上所述,如何选择镇静催眠药,总原则是要因人而异,视病情类型而定。催眠药应该短程、间断性应用,无论是正确了解失眠的病因和病情,还是正确制定和准确执行药物治疗方案,都离不开病人的合作,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防止药物的依赖性和滥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