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控制脐带牵拉和传统脐带牵拉对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产妇,共74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在成功分娩出胎儿并常规使用宫缩剂后,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脐带牵拉娩出胎盘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则采用控制脐带牵拉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子宫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脐带牵拉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控制脐带牵拉法 传统脐带牵拉法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伏案工作已成为现代人的工作模式,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日积月累将会导致颈椎的结构发生改变。针对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现状采取颈椎PNF牵拉,放松颈部肌肉,增强颈椎周围肌群的柔韧性、协调性,平衡前后肌群力量,会有效地缓解颈部不适状况。

  • 标签: 伏案工作者 解剖结构 PNF牵拉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脐带夹用于结扎新生儿脐带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将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分娩的(阴道分娩及剖宫产)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脐带夹结扎,对照组采用气门芯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同方法处理脐带后脐部渗血、出现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肉芽肿及脐带脱落时间的情况。结果使用脐带夹法对脐带处理发生脐部渗血和炎性分泌物的新生儿数比采用气门芯结扎的人数少,且脐带痂脱落时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脐带夹法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处理可减少产生炎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处理 脐带夹 气门芯
  • 简介:目的评价两种方法(IRMA和ELISA)检测新生儿脐带血TSH的差异.方法采集149例正常产新生儿脐血滤纸干血标本,分别用IRMA和ELISA检测滤纸干血斑TSH浓度.结果两种方法检测149例新生儿脐血TSH浓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性(u=0.722,P>0.05);经直线相关检验,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551,P<0.01).新生儿TSH值在0~、5~、10~、15~、20~、25~各值段频率分布上,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同一地区两种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合肥市P=0.885,金寨县P=0.298);同一方在两个地区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性(IRMAP=0.080,ELISAP=0.154),两种方法在两个地区检测结果中TSH>5mIU/L的均超过20%.结论IRMA和ELISA均可用于新生儿先天性甲减(CH)的筛查.

  • 标签: IRMA ELISA法 检测 新生儿 脐带血斑 TSH
  • 简介:患者女,27岁,孕3产0,孕38+4周.因"胎心监护异常"入院.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大小正常,羊水及胎盘正常,在羊水中见脐带有-6.0cm×4.0cm大小的实性团块状物,其内呈均匀中等稍强细点状回声(图1),实性团块状物内可见管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证实管状无回声区为脐带(图2).于该肿物一根部可见6.6cm×5.2cm的囊性肿物,其内可见分隔,彩色多普勒证实为脐带穿行其中(图3).超声提示:脐带实性肿物;脐带囊肿.

  • 标签: 脐带血肿 超声表现 血管黏液瘤 彩色多普勒 胎心监护异常 实性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流异常患者脐带异常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脐血流异常患者149例,149例患者分娩前行脐血流检查异常,(S/D≥3),分娩后仔细检查脐带情况,记录脐带绕颈、脐带过细、脐带扭转、脐带过短、脐带真结及正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小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发生脐带绕颈15例,脐带过细25例,脐带过短2例,脐带扭转13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10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12例,脐带扭转14例,脐带过短1例,脐带真结0例,正常8例,正常孕妇发生脐带绕颈10例,脐带过细2例,脐带扭转8例,脐带过短4例,脐带真结1例,正常14例。子痫组及糖尿病组发生脐带异常的比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脐血流异常的患者往往存在脐带因素的异常,尤其是高危妊娠,产期进行脐血流监测对评估胎儿宫内情况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脐血流 脐带因素 子痫前期 妊娠期糖尿病 正常孕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滞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将3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例、B组10例和C组10例。A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滞针治疗。3组分别在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15天左右,其间休息3-5天)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愈显率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治疗后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新生儿脐带异常所进行的产科处理和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55例脐带异常的新生儿作为该实验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为观察组,然后再把正常的50例新生儿作为该研究对象的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新生儿的剖宫产机率比观察组新生儿要低,观察组中的新生儿很容易出现窒息以及围产儿死亡等情况,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儿如果出现脐带异常,那么剖宫产的机率就会增加,相关人员要对这类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且要增加孕期的检查次数,这样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异常问题。

  • 标签: 脐带异常 产科处理 研究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 桡骨头半脱位是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多由牵拉外力所致,又称“牵拉肘”,临床依据牵拉外伤史,结合患儿肘部症状,诊断常不困难。倘或由其他因素所致者,则需详细体检,全面分析,方可明确诊断。此文中,笔者就整理了 3 例儿童 非牵拉伤桡骨头半脱位病例,通过对临床资料的记录、病例的分析,得出诊治体会。

  • 标签: 桡骨头半脱位 儿童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