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1阿拉伯数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不能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2003-04-15,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

  • 标签: 科技论 半字线 九十年代 数字的 全数字式 文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椎病的数字化x线平片征象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颈椎病患者的数字化X线片基础上,结合临床诊治资料和复习。结果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病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韧带钙化等。结论随着数字化X机的临床应用,颈椎病的X线诊断克服了普通X线对于复杂结构、摄影条件苛刻患者的颈椎照片的判读困难,提高了颈椎病诊断正确率,使X线检查颈椎病的范围和作用更加突出。

  • 标签: 颈椎病 退行性变 X线检查 数字化
  • 简介:目的:在正常人CT薄层影像数据基础上建立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的数字化仿真模型。方法对1名既往无先天性足部病史及外伤史,常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足部异常病变,并同意参加研究项目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足跟部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断层影像(Dicom文件数据)分割处理,重建完整跟骨3D模型;基于Sanders分型原则,采用Mimics10.01软件的“Simulation”模块对跟骨模型进行骨折造模并输出STL文件保存,将输出的模型通过Cult3DDesigner软件的Web插件植入网页进行虚拟现实显示。结果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型数字化仿真模型具有直观、立体和逼真的展示效果,而植入网页后的模型可进行任意方位和不同角度的观察。结论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外科医生对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的准确理解,而基于Web的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术前方案演练和远程会诊、教学。

  • 标签: 跟骨 骨折 分型 数字模型 虚拟现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例颅骨缺损病人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甲组病人采用传统钛网进行颅骨修补,乙组病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对比手术疗效。结果乙组病人钛钉用量明显低于甲组,手术时间短于明显甲组(P<0.05)。乙组病人美观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效果好,跟传统钛网对比,有利于减少钛钉用量,缩短手术时间,且能减少术后不良现象,提高病人对美观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数字化塑形钛网 颅骨修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资料与方法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DSA证实并与同期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几何形态并对破裂动脉瘤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DSA检出动脉瘤15个,手术发现16个;动脉瘤大小15个动脉瘤,直径在2~20mm,平均为11.4mm.动脉瘤形态囊性动脉瘤12个,梭形动脉瘤3个,与手术所见一致;10例破裂动脉瘤中囊状突起7例,多囊状突起2例,棘状突起5例,囊状并棘状突起5例;瘤颈显示DSA显示宽基底9个,窄基底6个,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DSA能够准确反映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瘤颈及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关系,并根据颅内动脉瘤的几何形态对其破裂风险进行评估.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瘤夹闭术;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风险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数字拍片遮线器在临床影像学观察中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接受X线数字拍片的15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外,选取150位接受传统方法拍片的患者作为对比,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拍摄部位一直,采用剂量测定软件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身体上剂量的照射面积乘积值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拍片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归纳和统计,我们不难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的辐射剂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少。吻合式遮蔽器摘除后辐射DAP百分比降低程度明显比传统方法较大,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式遮线器显著降低了原发射线的散量,提高了影像的辨识度。结论x线数字拍片遮线器在临床影像学观察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较传统技术的遮挡更加科学,显著提高了影响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数字拍片 遮线器 临床影像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1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职业体检筛查尘肺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85例接尘受检者,同时对其拍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对其胸片的质量、肺部解剖标准显示的清楚率、尘肺分级诊断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种胸片质量对比,差异较大,数字化X线摄影(DR)中一级片81(9529%)、二级片4(471%),高千伏胸片一级片30(3529%)、二级片31(36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千伏胸片有5片为废片,所占比例为705%,数字化X线摄影(DR)没有废片。结论在职业体检筛查尘肺中,数字化X线摄影(DR)查胸片影像质量、肺内解剖标志均优于高千伏摄影,有利于对尘肺病的筛查和诊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DR) 职业 体检 筛查 尘肺 价值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73-02
  • 简介:德国法兰克福东部的Hanau诊所是一家为周边近40万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三级转诊中心。自2013年引进新一代数字化平板中C系统Veradius以来,该诊所的医务人员成功应用CO2为对比剂进行血管造影(图1),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不同类型的手术提供影像支持。诊所血管及血管内手术中心主任SimonClassen博士表示:借助于新一代Veradius系统,可有效改善CO2对比剂相对常规碘对比剂锐利度不足的缺点,这种新型成像方式可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更多选择。

  • 标签: 医疗健康服务 对比剂 临床优势 德国法兰克福 Veradius 腔内隔绝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胃肠透视下点片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数字胃肠透视下点片检查结果。结果数字胃肠透视下点片检查5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其中,45例具有间接征象,检出率为90.0%。结论数字胃肠透视下点片能够动态观察小儿支气管异物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小儿 数字胃肠透视 点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数字化三维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数字化三维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治疗61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全部一期愈合,1例术区硬膜下小血肿,未出现脑内和硬膜外血肿,1例发作癫痫一次,药物控制后无再发,无皮下积液和感染病例,无皮瓣坏死和钛网外露病例.术后随访6月-4年,61例患者外观均基本对称、美观,无钛网局部翘起和活动现象,无术区疼痛和咀嚼功能受限.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能恢复正常解剖,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额颞顶部颅骨成形术的首选方法.关键词颅骨缺损;数字化三维钛网;颞肌下;颅骨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4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汉族与蒙古族股骨后髁角及股骨面率在民族之间是否存在解剖形态学差异,为今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假体的个体化设计提供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条件患者60例,其中汉族、蒙古族各30例(各组均男15例,女15例),年龄23~45岁,平均(36.0±7.2)岁。16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对其进行螺旋扫描,层厚0.625mm。扫描图像以DICOM格式导出,再利用Mimics15.0三维重建软件对后髁角及股骨面率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测量,以观察其在性别、侧别和民族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髁角及股骨面率在左、右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后髁角在蒙古族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148,P〈0.05),在男性组中,蒙、汉族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2.405,P〈0.05);股骨面率在蒙古族男、女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143,P〈0.05),在男性组中,蒙、汉族组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t=2.191,P〈0.05),且男性各均值大于女性(除汉族女性外)。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和个体化设计可以针对不同人群选择适当的假体,从而为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人种群 计算机 成像 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