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为保证手术疗效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接受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32例患者中根据Simpson脑膜瘤手术切除分级达到Ⅰ级切除患者有16例(50.00%)Ⅱ级切除患者有10例(31.25%),Ⅲ级切除患者有6例(18.75%);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纤维型最多,占比为37.50%;本次研究无死亡病例,对32例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术后患者症状均已缓解消失,有3例癫痫患者在停药后无复发,另外1例癫痫患者经口服药物后症状得到控制;术后患者均没有出现新发并发症。结论 对失窦旁脑膜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时,要求应结合科学、有效的手术策略,具备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有助于提升肿瘤切除效果,且能够保护患者回流静脉和脑组织,预后效果较好。

  • 标签: []矢状窦旁 脑膜瘤 显微手术 手术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侧脑室—窦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近 3年我院采取侧脑室—窦分流术的患者 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 15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治愈率,生存质量评估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侧脑室—窦分流术在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满意,较传统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在术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脑积水 分流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复位程度对脊柱面形态的影响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对照组部分复位观察组完全复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ODI与VAS评分相比较,差距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ODI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实施对比,差距明显P<0.05)。结论腰椎滑脱症术后完全复位患者的面形态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优于部分复位。

  • 标签: 术后复位程度 腰椎滑脱患者 脊柱矢状面形态 影响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部下份不对称畸形的临床矫治方法,提高临床治疗下颌骨偏颌畸形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7-2016.1期间7例成人下颌骨偏颌畸形病例,通过口内进路下颌骨升支劈开改良手术矫治,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36个月,6例患者偏颌畸形得到明显矫形,咬合恢复,张闭口功能正常,下颌骨截骨区愈合良好,口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并发症。1例因术前正畸未做术后咬合不佳,经术后正畸治疗咬合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口内切口下颌骨升支劈开改良手术矫治下颌骨偏颌畸形疗效明显,手术创伤小,恢复正常咬合,

  • 标签: 下颌骨 偏颌畸形 矢状劈开 术后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位压脂t2Wi在诊断颈椎间盘变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100例,观察其核磁共振(MRI)图像,报告变性600例,部分变性没有报告。对比位压脂t2Wi与t2Wi的检出情况。结果位压脂t2Wi90.50%检出率显著优于位t2Wi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颈椎间盘变性患者实施位压脂t2Wi进行检查,临床诊断率较高,较为敏感准确,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矢状位压脂t2Wi 诊断 颈椎间盘变性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新生儿中低位肛门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中低位肛门闭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患儿接受结肠造瘘术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ASAR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中低位肛门闭锁 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 手术疗效 并发症
  • 简介:背景:国内外研究对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造成的位失衡重视不够。目的: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脊柱位失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体检科同龄老年健康查体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拍摄两组脊柱全长正侧位X射线片记录脊柱椎体骨折数目和位置,测量位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T1脊柱骨盆倾斜角、C_7位比值,进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中椎体骨折数目按单个椎体、双个椎体、3个及以上椎体分为3个亚组,比较3个亚组间C_7位比值的差别,分析椎体骨折数目和C_7位比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胸椎后凸角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前凸角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T1脊柱骨盆倾斜角为(-1.81±1.48)°,对照组为(-3.35±1.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C_7位比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观察组中单椎骨折亚组患者4例,双椎骨折25例,3个及以上椎骨折31例,3个亚组间C_7位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骨折数目与C_7位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47;3结果提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引起脊柱位序列改变,随骨折椎体数目增多出现整体位序列失衡,脊柱重心前移,骨折数目与重心前移呈正相关。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盆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面失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0例患者,根据每组患者的后脊柱面平衡状态分为,A组(生态平衡组),B组(代偿平衡组)以及C组(失平衡组),在术后12个月时间中对患者随访,对比三组患者疗效。结果三组的对比中,A组患者均优于B组C组,在A组与B组的对比中P<0.05,在A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在B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活动功能ADL评分中A组均优于B组C组,在A组与B组的对比中,P<0.05,在A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在B组与C组的对比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使用经皮椎体形成术(PVP)微创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患者脊柱面平衡情况与疗效紧密相关,面失衡的患者中更容易出现新发腰背痛、活动功能低下、机体平衡维持能力下降以及新发骨折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形成术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老年人 压缩性 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手术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功能区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方式的不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全切除率以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手术治疗而言,功能区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提高肿瘤全切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

  • 标签: 脑膜瘤 常规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背景:峡部裂性滑脱与退变性滑脱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两者在脊柱-骨盆面形态各参数及生活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面形态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共169例,其中退变性滑脱(退变组)83例,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86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片上测量两组患者脊柱-骨盆面形态学指标,包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面平衡、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运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①退变组患者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及滑脱角明显低于峡部裂组(P〈0.05-0.01);退变组患者面平衡明显高于峡部裂组(P〈0.01);②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退变组身体功能维度得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低于峡部裂组(P〈0.01);③两组患者在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滑脱率及滑脱距离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退变性滑脱症与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而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此外,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受到明显的损害。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骨盆 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