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9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进行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生物反馈、脑循环、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儿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中的D区(站立能区)和E区(走、跑和跳能区)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GMFM中的D区和E区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可促进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的提高。

  • 标签: 减重步行训练 脑性瘫痪 下肢粗大运动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水疗干预法对粗大运动功能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一共42例高危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在早期干预中,是否有效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将收治患儿评分为对照组(共21例:未展开水疗感觉统合训练),实验组(共21例,已经及时推行了水疗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对实验组推行早期干预12个月之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所对应的反射、姿势、以及移动这三项评分结果,以及AIMS评分都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高危儿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共计60例,将其进行对照分组,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做好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比较,其中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GMFM-D区、GMFM-E区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GMFM-D区、GMFM-E区中观察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训练后患儿稳定性明显较好,整体情况优良。

  • 标签: 痉挛性脑瘫患儿 粗大运动功能 悬吊运动系统为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改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FM-61和GMFM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MFM-61和GMFM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MFM-61和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作者: 陈月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系统在混合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Motomed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次20min,每完成21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对比患儿改良的Ashworth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估表(GMFM)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P<0.05),粗大运动较治疗前有改善,踝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ROM,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等肌群肌张力改善,动作协调性较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Motomed训练对混合型脑瘫患儿效果明显,其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运动会导致机体产生很多变化,其中对肝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运动对肝脏产生的影响,为运动训练和临床康复手段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了文献检索的方法,检索 学术期刊 并 筛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运动 能较好地改善肝脏的功能。但是在运动实践时,应当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严格控制运动强度,制定恰当的运动处方,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肝脏的损伤。

  • 标签: 运动 肝脏 作用
  • 简介:摘要运动会导致机体产生很多变化,其中对肝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运动对肝脏产生的影响,为运动训练和临床康复手段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了文献检索的方法,检索学术期刊并筛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运动能较好地改善肝脏的功能。但是在运动实践时,应当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严格控制运动强度,制定恰当的运动处方,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肝脏的损伤。

  • 标签: 运动 肝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50例)、甲组(5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甲组加运动再学习疗法,总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甲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乙组(t=10.817,P=0.000)。治疗后,甲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9.031,P=0.000)。治疗后,甲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8.861,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治疗 运动再学习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动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运动功能。结果 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运动功能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运动康复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康复治疗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功能训练治疗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45例。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所收治的共计45例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45例患儿随机乱序均分为22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以及23例采用手功能训练的观察组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接受手功能训练的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而言,采用了手功能训练的观察组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功能训练应用至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障碍者中,有利于提升患儿的运动功能以及发育水平,有效提升了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患儿正常生活,患儿亲属也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儿童 精细运动功能障碍 手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接受呼吸训练对于肺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62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呼吸训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的肺功能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呼吸训练 肺功能 运动功能 临床影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强制性运动训练(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 连续纳入 6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训练组与 CIMT组。普通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 2 h/d,每周 5 d,连续 3周 ;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 6 h/d, 5次 /周,连续 3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 index, BI)改善情况。 结果 CIMT组患者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MFT)评估分值和 BI评估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强制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 ] 强制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60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eneral training group and CIMT group. The general train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2 h / D, 5 day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CIM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ulsory exercise therapy, 6 h / D, 5 time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improvement of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wmft and Bi in CIM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eneral train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ulsory sports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 综合评价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用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的疗效。检索了近 10年来推拿结合运动疗法用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的临床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和腹部运动对早产儿进食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68例早产儿,按照干预时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喂养,观察组予口腔运动与腹部运动,比较两组进食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进程中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及其喂养吸吮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与腹部运动可促进早产儿进食功能的发育,并缩短其静脉营养的时间,同时操作简便并易于推广.关键词口腔运动;腹部运动;早产儿;进食功能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将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是来自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服用药物治疗。同时,甲组所有患者采用运动疗法,乙组所有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疗法训练3个月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疗法训练3个月后,乙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明显,且(P

  • 标签: 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老年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运动想象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方法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运动想象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措施。评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运功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运动想象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进而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普及。

  • 标签: 运动想象配合穴位按摩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