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老年抑郁患者护理期间抑郁、焦虑评分变化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比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调查结果对比,观察组老年抑郁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利于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对产妇的危害较大,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个体因素、产科因素和家庭社会因素等。

  • 标签: 产后抑郁 原因探究
  • 简介:摘要抑郁是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精神疾患,对人的消化、免疫及神经系统等机能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损伤。因此,本文对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抑郁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和途径。

  • 标签: 抑郁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的保健及心理护理。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老年抑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自我调控,心理状态均趋于稳定。随访半年,患者状态良好,睡眠质量提高,体力增强,情绪趋于乐观。结论有效的保健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抑郁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自我感受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患抑郁除了付出严重的感情和社会代价之外,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抑郁已成为世界第 4大疾患 ,预计到 2020年 ,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根据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抑郁可分为轻性抑郁或者重症抑郁;根据有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又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 标签: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疾病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究。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30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给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使其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精神分裂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5例精神分裂、35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组。选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精神分裂抑郁患者总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言语智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错误应答数量、完成分类数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持续性错误数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精神分裂患者相比,抑郁患者的言语认知功能较好,可作为精神分裂抑郁的鉴别依据之一。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躁狂抑郁又称为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或低落,二者可单独发病,也可并存,祖国医学的“癫狂”病归属于本病的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大多遵从“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的古训,总以“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为主要治疗原则。清代医家傅青主认为“癫狂多生于脾胃虚寒,饮食入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所致,治法上提出了“苟徒治痰而不补气,未有不死者也”的诫训,创立了化狂汤和“补气化痰法”治疗癫狂证的先例。笔者自 2005年以来,多于此方加减治疗躁狂抑郁,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化狂汤 躁狂抑郁症 辨治体会
  • 简介:摘要临床慢性精神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老年抑郁,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予老年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状,提升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目前有关老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报告均较多,现综述老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音乐治疗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是一种借音乐陶冶性情、舒解情绪或借音乐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试图通过音乐治疗对一例有抑郁状的中职生进行研究,进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 标签: 音乐治疗 中职生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抑郁患者主要是一类以意志行为减退、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情绪烦躁、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悲观等。迄今为止,关于抑郁依然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对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有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效果。本文笔者取本科室接收的患抑郁的40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可见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效果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研究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的临床治疗方案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试验组41例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HAMD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冠心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对比,试验组HAMD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抑郁患者而言,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优势更为突出,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老年患者 冠心病并发抑郁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科开放病区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00例纳入试验研究序列,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小组心理护理干预,试验前及试验6周后分别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化评价两组受试个体的焦虑、抑郁情况,同时借助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表对患者的健康知晓率进行评分。结果试验前,HAMA与HAMD评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6周后,在HAMA、HAMD评分方面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分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组心理护理在缓解精神焦虑抑郁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组心理护理 精神科开放病区 抑郁症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针灸在治疗抑郁的过程中能够影响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神经肽(NPY)、信号转导通、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等因素,调节该因素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抗抑郁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综述,以加深对针灸治疗抑郁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为针灸治疗抑郁的临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抑郁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针灸 抑郁症 针灸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评估抑郁心理护理实施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D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前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3.3%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显著缓解其抑郁情绪,并能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利于疾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实施价值 评估研究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怀孕妇女在生产时常见的病状,这症状是感情性精神障碍,一般出现在产后1个月~1年,再次复发率多有20%~30%。产妇患上产后抑郁后会影响到产妇健康及婴儿成长发育的健康,也影响到自身婚姻、家庭和睦和社会。多以治疗为辅的方式对治疗产后抑郁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重视产后抑郁的护理是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产后抑郁发病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提出了护理的干预措施,旨在促进母婴的健康。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护理干预 工作要点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正愈加受到重视。产褥期抑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根据产妇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低产褥期抑郁的发生率。在各科的临床护理实践中,特别的显出对待产妇做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 标签: 产褥期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论述生活质量(QOL)的定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抑郁的疾病特点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出对抑郁患者中医生活质量的研究的必要性。

  • 标签: 生活质量 抑郁症 中医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在女性产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类精神疾病就是产后抑郁,导致该病的原因是由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复杂的致病原因给该病带来了较大的治疗难度。近年来通过中医治疗手段进行抑郁的治疗治疗效果已经出现成效,并且还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优点。提高了女性在生产之后的心理健康以及为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产后抑郁的发病原因以及中医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治理教方法现状,期望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且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产后抑郁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后抑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分别为38例患者。西医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统计并收集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中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36例(94.74%)显著高于西医组29例(76.32%),中西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例(7.89%)显著低于西医组10例(26.32%),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以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十分明确。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产后抑郁症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