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被动抬腿实验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差值(ΔMAP、ΔCVP、ΔHR)、每博心输出量变异度(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等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7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以容量负荷实验结果分组,心指数增加≥10%为容量反应阳性,数据纳入有反应(R)组,<10%为容量反应阴性,数据纳入无反应(NR)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R组ΔMAP、ΔHR高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0、5.24,P均<0.05),R组容量负荷实验后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大于负荷实验前,SVV、HR小于负荷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75、8.23、3.76、16.26,P均<0.05),ΔMAP、ΔHR、SVV预测容量反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0、0.86,最佳切点分别为ΔMAP≥6.50%、ΔHR≥7.50%、SVV≥11.50%,特异性分别为83.81%、73.02%、70.31%,敏感性分别为70.72%、73.23%、87.81%,ΔCVP、GEDVI、CV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5、0.48、0.57。结论ΔMAP、ΔHR、SVV能预测心源性休克容量反应性,而ΔCVP、GEDVI、CVP不能很好地预测容量反应性。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被动抬腿实验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已证实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有直接的关系,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试验较为费时、费力,且基本集中为孕妇妊娠中后期,不仅可能造成孕妇糖负荷增加,也因为筛查时机过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因素,对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效率、减少疾病发生的意义重大。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指标为脂肪因子、炎症因子、肝酶代谢等。本文综述近年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预测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早期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血清降钙素在肝内胆管结石术后预测感染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59例在我院因肝内胆管结石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与非感染组(33例),研究这些患者术后第1-4天的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论感染组术后第1-4天的PCT值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患者ROC曲线表明PCT检测的敏感性84.00%及特异性82.6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性76.00%及特异性65.22%,PCT检测远优胜于WBC计数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感染
  • 简介:液体治疗是改善心脏术后患者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的液体补充会引起心功能恶化导致不良结局。预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指导容量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中,经皮氧分压变化(transcutaneouspartialpressureofoxygen,△PtcO2)与CO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标签: 经皮氧分压 术后患者 容量治疗 临床价值 反应性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怀孕35周以上、单胎、胎儿发育正常的13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分析产前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出生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以此来评估产前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对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在选取的受检者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28.13±2.21)岁;结果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巨大儿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具体来说,当产前超声测得的胎儿腹围>36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当腹围>38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98%;结论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与巨大儿的发生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可将腹围≥36cm作为诊断巨大儿的参考指标,将腹围≥38cm作为诊断巨大儿的首选指标。

  • 标签: 超声 胎儿腹围 预测 巨大儿
  • 简介:摘要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孕早期的病症之一,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不断的增加。目前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是特别明确,截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因此在临床当中如何有效地对先兆流产的结局进行预测,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和后续的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梳理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先兆流产结局预测当中的应用和具体的进展,以此来为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同时也为临床当中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提供帮助。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早期先兆流产 结局预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RI在预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后的临床价值,了解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掌握MRI定位急性脑梗死病死灶和检出面积的原理,对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探索MRI对急性脑梗死是否进展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从2017年6月到2017到12月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应用MRI确定病变部位,按病情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性脑梗死两组。比较进展性脑梗死与非进展性脑梗死两组各种亚型的分布情况,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例。两组患者中不同影像学亚型分布情况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的前循环皮质梗死率17.8%,基底节梗死率40.4%,放射冠状动脉梗塞发生率为18.7%,后循环梗死发生率为23.2%。进展性脑梗死组前循环皮质梗死发生率为0.50%,基底节梗死率17.2%,放射冠梗死率12.4%,后循环梗死发生率为20.5%,两组的比值非进展性脑梗死组高于进展性脑梗死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经常在前循环皮质区发生,梗死部位和脑梗死进展性和可塑性有密切的联系。

  • 标签: 进展性脑梗死 不同病灶部位 MRI 影像学特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早产儿分别于出生后24h、72h及7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7天内动脉导管未自然关闭者归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37),7天内自然关闭者为对照组(n=128)。对出生后24h首次超声检查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A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分流束最细处动脉导管宽度、肺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分流速度、降主动脉与肺动脉压差(ΔPs)、卵圆孔分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首次超声心动图参数中,仅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P=0.02)。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具有重要意义,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

  • 标签: 婴儿 早产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揭示血浆和肽素浓度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8例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和肽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和tau浓度,分析这些指标与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上述指标对急性脑梗死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和肽素、GFAP、MBP、NSE、S100B、UCH-L1、pNF-H和tau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24.01、23.70、22.03、28.88、17.71、25.82、47.82、27.71,P均<0.05),脑梗死组中不良预后组血浆和肽素、GFAP、MBP、NSE、S100B、UCH-L1、pNF-H和tau浓度均明显高于良好预后组(t分别=8.53、4.57、4.62、4.84、6.18、4.51、5.70、5.75,P均<0.05)。脑梗死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与血浆和肽素、GFAP、MBP、NSE、S100B、UCH-L1、pNF-H和tau浓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0.62、0.54、0.53、0.56、0.50、0.49、0.42、0.46,P均<0.05)。血浆和肽素、GFAP、MBP、NSE、S100B、UCH-L1、pNF-H和tau浓度预测脑梗死后3个月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0以上,其中以血浆和肽素最高,达到0.82。结论血浆和肽素浓度可有效地预测急性脑梗死3个月临床预后不良。

  • 标签: 脑梗死 和肽素 临床预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研究SinoSCOR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SinoSCORE评分,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三个小组,其中小组1患者48例(≤1分),小组2患者59例(2-5分),小组3患者55例(≥6分),然后分析SinoSCORE评分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术前均出现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患者之间的改善程度没有明显性差异;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SinoSCORE评分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结论SinoSCORE评分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对其预测上表现出较高的价值。

  • 标签: SinoSCORE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生活质量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孕早期空腹血糖预测实际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出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实验组,100例同期检查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并且两组孕妇接受相同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比两组孕妇的不同孕期空腹血糖的变化水平和孕24-28周OGTT检查的空腹血糖实际测量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妊娠期的空腹血糖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孕妇随后开始出现空腹血糖上升,到24-28周OGTT检查的空腹血糖值,实验组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孕早期如果对孕妇进行空腹血糖的测量,可以及时诊断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从而及早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 标签: 孕早期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EUS)与常规超声(us)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EC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PTC患者96例,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分为ECE组(44例)和非ECE组(52例),对术前CEUS和US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EUS灌注指标间的差异,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2种检查方式对于ECE的诊断价值以及诊断效能(包括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结果:ECE组患者的RT、TTP、TPH和AUC均显著低于非ECE组(P=0.017、O.027、0.000、0.001),WIS明显高于非ECE组(P=O.004),两组患者的P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ROC曲线显示,应用CEUS诊断预测PTC患者发生ECE的曲线下面积(AUC=0.914)高于US(AUC=0.756)。CEUS诊断PTC患者发生ECE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1%,93.18%,92.31%,91.11%和94.12%,均显著高于US的73.96%,70.45%,76.92%,72.09%和75.47%(P=0.000、0.006、0.030、0.013),US和CEU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09%和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60)。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技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被膜外侵犯
  • 简介: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预测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肝切除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79例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和激光飞行质谱仪检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KRAS基因突变情况。观察指标:(1)KRAS基因突变情况。(2)KRAS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无复发生存情况和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30日。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KRAS基因突变情况:79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野生型54例,KRAS基因突变型25例。25例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中,21例第2号外显子12号密码子突变,突变类型为GGT〉GAT(G12D)13例、GGT〉GTT(G12V)4例、GGT〉TGT(G12C)2例、GGT〉GCT(G12A)1例、GGT〉CGT(G12R)1例;3例第2号外显子13号密码子突变,突变类型均为GGC〉GAC(G13D);1例第3号外显子61号密码子突变,突变类型为CAA〉CAT(Q61H)。(2)KRAS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患者原发肿瘤部位分别为右半结肠11例、左半结直肠14例,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原发肿瘤部位为右半结肠7例、左半结直肠4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7,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7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7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9.0个月。25例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中位�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转移 转化医学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评估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01—2017-12期间行rt-PA治疗的254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头颅CT检查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无出血转化组(215例)和出血转化组(39例),对比两组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及STARTING-SICH评分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上述不同模型预测出血转化的效能。结果:出血转化组各模型评分显著高于无出血转化组(t=4.840,-3.290,-3.282,-10.062;P=0.000,0.001,0.001,0.000);ROC曲线显示,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MSS评分及HAT评分预测H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0.903、0.683、0.647、0.602,其中STARTING-SICH评分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评分(Z=4.902,4.568,5.481;P=0.000,0.000,0.000),GRASPS、HAT与MSS评分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4,0.532,0.872;P=0.245,0.595,0.383),上述模型所得到最佳截点分别为34、78、1、2;MSS评分特异性显著优于STARTING-SICH、GRASPS及HAT评分(P<0.05);STARTING-SICH评分与GRASPS评分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HAT及MSS评分(P<0.05)。结论: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MSS评分及HAT评分均具有较好预测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效能,其中STARTING-SICH评分预测效能最高,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 标签: 出血转化 脑梗死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 MSS评分 HAT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对肺结核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NCBI数据库的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数据。借助GEO2R工具,从而获得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应用维恩图获得其中的共表达DEGs,再进一步的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所对应的PPI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获得上述PPI网络中的hub基因。结果根据维恩图结果,共获得90个差异基因。其中,同TB关系较为密切的基因为LRG1,RPAS2,MAPK14,DUSP3,OSM,SOCS3,GATA3,PTPDC1,IRAK3,TLR5,NAIP。根据cytoscape的结果可知,MAPK14、TLR5及IRAK3三个基因可作为TB研究的相关biomarker做进一步研究。结论MAPK14、TLR5及IRAK3在所分析数据集内都呈现高表达的趋势。可推测,其同TB的发病及痊愈关系密切。而应用生物信息学可以快速锁定靶点,为未来的生物标志物选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肺结核 数据挖掘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胰腺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的关系。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的关系。(2)化疗效果评价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的关系:肿瘤TNM分期Ⅰ-ⅡA期、ⅡB期、Ⅲ期、Ⅳ期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18.37%(9/49)、43.64%(24/55)、53.85%(28/52)、80.36%(45/56),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43.59%(17/39)、24.62%(16/6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4,4.051,P〈0.05)。(2)化疗效果评价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212例胰腺癌患者中,108例行超声内镜穿刺或肝穿刺明确病理学诊断后,均接受了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4-6个周期化疗。108例化疗患者中,59例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39例升高(治疗后28例下降),20例正常;49例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34例升高(治疗后8例下降),15例正常。两类疗效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9,P〈0.05)。(3)随访情况:212例患者均获得治疗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5-12.0�

  • 标签: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化疗 D-二聚体 TNM分期 肿瘤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现象,从而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效果。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效果良好,发现前哨淋巴结57例,检出率95%,前哨淋巴结检出灵敏度95%,准确性95%,假阴性率5%,假阳性0,检出率理想。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预测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患者后期治疗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活检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早期妊娠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儿结局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护理以及治疗工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1月1日,截止至2018年1月1日期间,我院所收治的2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健康的2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TC、UA以及mAlb值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其中研究组患者的TC、UA以及mAl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TBil值则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妊娠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异常进行检测,并进一步进行预防和治疗,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极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早期妊娠 糖脂代谢指标 新生儿结局 预测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P-选择素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017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多普勒血管彩超诊断结果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血小板及D-二聚体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P-选择素、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于第1天即出现峰值,且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相较其他指标,P-选择素于术后第5天P值仍小于0.001,维持时间最长。术后第1天,四项指标中P-选择素的门静脉血栓形成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率均高于D-二聚体、血小板、血栓前体蛋白,且误诊率及漏诊率最低。结论:P-选择素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监测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选择素 门静脉血栓形成 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