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D-二聚体是由交联纤维蛋白经过降解后得到的特殊物质,它可作为反应体内高凝状的指标,同时在诊断DIC及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非孕期有所增高,但目前尚缺少有关孕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参考区间及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的界定值,故其在诊断孕产妇DIC、血栓性疾病中受到很大限制。非孕期女性血浆中的D-二聚体值在健康人群参考区间范围内;妊娠期间,DD值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晚孕期其值到达最高。

  • 标签: 妊娠,D-二聚体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40例,根据胰腺CT分级,将其分为B、C、D、E四个等级,每组10例。比较各级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各级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症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上升,而且随着病情加剧,D-二聚体水平会相应上升。

  • 标签: 高脂血症 胰腺炎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血浆 D-二聚体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70例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1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7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为观察 2组,另选取 7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三组均接受血浆 D-二聚体测定,对三组的测定结果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 1组患者的 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观察 2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 2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随访 1年,血浆 D-二聚体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血浆 D-二聚体阴性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血浆 D-二聚体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同时可用于判定预后,血浆 D-二聚体阴性患者的生存期更长。

  • 标签: 血浆 D-二聚体水平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下肢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与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2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下肢不同部位骨折患者伤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DD的水平。D-D定性相关分析(D-D水平的界定≤0.5为正常、>0.5为异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D-D定量相关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完成。【结果】不同骨折部位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F=7.61,P=0.000)、血小板(F=4.69,P=0.001)以及D-D水平不同(F=60.49,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D-D水平的骨折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在不同D-D水平人群也不同(t’=5.07,P=0.000),骨折部位分布有明显差异(χ2=124.08,P=0.000)。多因素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1)和骨折部位(P=0.00)是影响D-D异常的主要因素。其中,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OR=0.97,95%CI0.95~0.99);骨折部位对比显示,与足部骨折相比,髋部、股骨部位骨折为D-D异常的危险因素(OR髋关节=27.59,95%CI8.65~88.00,OR股骨=20.85,95%CI5.36~81.14)。然而,通过对D-D定量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术前血红蛋白等均与D-D水平相关。【结论】髋部、股骨骨折部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危险度较高,临床上应注意预防下肢血栓的发生。下肢骨折患者伤后应重视抗休克及贫血治疗,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下肢骨折 D-二聚体 相关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胰腺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的关系。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的关系。(2)化疗效果评价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1)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的关系:肿瘤TNM分期Ⅰ-ⅡA期、ⅡB期、Ⅲ期、Ⅳ期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18.37%(9/49)、43.64%(24/55)、53.85%(28/52)、80.36%(45/56),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43.59%(17/39)、24.62%(16/6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4,4.051,P〈0.05)。(2)化疗效果评价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212例胰腺癌患者中,108例行超声内镜穿刺或肝穿刺明确病理学诊断后,均接受了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4-6个周期化疗。108例化疗患者中,59例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39例升高(治疗后28例下降),20例正常;49例患者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34例升高(治疗后8例下降),15例正常。两类疗效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05);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9,P〈0.05)。(3)随访情况:212例患者均获得治疗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5-12.0�

  • 标签: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化疗 D-二聚体 TNM分期 肿瘤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前高凝检测中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5例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孕产妇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未妊娠)55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凝血四项以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观察各组患者的指标变化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短,纤维蛋白原以及D-D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凝血酶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主要以凝血四项以及D-D指标为主,可以反映产妇凝血功能情况,为分娩弥漫性凝血功能障碍最好预防准备,减低分娩意外情况,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产前高凝检查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和稽留流产的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妊娠早期孕妇共121例,分为早期妊娠组(n=31),先兆流产组(n=43),稽留流产组(n=47)。分析三组妊娠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结果经检验表明三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稽留流产组的8周、10周和12周的D-二聚体的水平较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的水平升高明显(P<0.05)。三组8周和10周时的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时,稽留流产组的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较早期妊娠组和先兆流产组出现降低(P<0.05)。结论检测患者的D-二聚体和妊娠相关蛋白A能有效的提高早期稽留流产的发生情况,提高了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稽留流产 妊娠相关蛋白A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6例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至本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50例同时间至本院体检的健康组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就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D-D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研究组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抗凝血酶III(AT-III)以及D-D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病情转归良好患者,病残患者的各凝血指标则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患者凝血功能并给予其D-二聚体检测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以及判断预后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为主治医师选择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单体(FM)水平监测在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骨科手术的54例患者,在术后的第1天、第3天检测血浆DD、FM,探讨DD、FM与术后DVT发生风险评估价值。结果术后DVT发生率为14.81%(8/54),DVT组术后第1天、第3天的DD、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VT组术后第3天的DD、FM较术后第1天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术后同时监测DD、TM对骨科术后患者评估DVT发生风险有预测意义,在DD、TM变化后进行早期干预能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单体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测定PCT、IL-6、NT-proBNP、CTnI、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急诊脓毒症患者、普通感染患者、正常对照组PCT、IL-6、NT-proBNP、CTnI和D-D水平。结果急诊脓毒症患者血清PCT、IL-6、NT-proBNP、CTnI和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普通感染患者血清PCT、NT-proBNP、CTnI和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均>0.05,仅血清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增高(P<0.05)。结论生物标志物(PCT、IL-6、NT-proBNP、CTnI和D-D)是急诊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有价值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诊断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眼科术后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明确诊断为眼科术后干眼症患者90例90眼,其中男60例60眼,女30例30眼,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干眼症临床症状调查得分、CFS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及SIt明显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4项血小板参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和贵医附院救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病24内进行静脉抽血抗凝,测定血小板参数,其中包括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全血血小板计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的含量,并且选择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大血小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增大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升高是急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观察血小板参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的含量的变化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血浆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对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特异性、敏感性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所有患者的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指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D-D以及FIB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期患者,TT、APTT以及PT均明显较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APTT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低于妊娠高血压期患者,D-D以及FIB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高于妊娠高血压期患者;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高于凝血四项检测和D-二聚体检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对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大价值。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能够提升对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特异性、敏感性。

  • 标签: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妊娠期高血压 特异性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术后干眼症治疗中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眼科术后干眼症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SIT、BUT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FS、眼部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较低,优势突出,P<0.05。结论眼科术后干眼症患者予以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眼部症状,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借鉴。

  • 标签: 眼科术后 干眼症 双氯芬酸钠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为癫痫用药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实验1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实验2组采取苯妥英钠治疗,对比两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癫痫治疗,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在药物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差异不明显,均可作为癫痫治疗优选药物。

  • 标签: 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癫痫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hs-CRP(超敏C反应蛋白)、FIB(血浆纤维蛋白原)、D-DD-二聚体)水平和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选择收治行冠脉造影检查者196例,其中126例冠心病患者成立实验组,其中70例非冠心病患者成立常规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hs-CRP、血浆FIB、血浆D-D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FIB、血清hs-CRP、血浆D-D水平不断提升(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hs-CRP、D-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稳定心绞痛组(P<0.05)。心肌梗死组FIB、hs-CRP、D-D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FIB、hs-CRP、D-D水平不断提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3D腹腔镜手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分别接受3D腹腔镜(3D组)和2D腹腔镜(2D组)D2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各34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中及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2D组比较,术后3D组出血量明显较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近切缘及远切缘距离、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1年、2年生存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2D腹腔镜手术,3D腹腔镜辅助下实施D2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方便医生操作使用,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或降低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病同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法则,主要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而采取同一治疗方法,这种治法并不是着眼于疾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病因与病症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方可采取相同的治法。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病同治”法治疗妇科疾病,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归纳总结于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斧正。

  • 标签: 异病同治 妇科疾病 中医治疗 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枸橼酸钠抗凝在血液净化中应用效果。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WBACT时长(109.21±8.47)分,APTT时长(34.19±2.04)分;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外循环离子钙(3.51±0.04)mol/L,血清枸橼酸根(0.36±0.04)mol/L,PH值(7.22±0.21)mol/L,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生活质量评分(97.25±1.00)分,SDS评分(95.27±2.96)分,SAS评分(99.58±2.24)分,。结论对于高危出血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能有效降低出血的风险以及体外循环血液发生凝血的可能性,延长了治疗时间,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开展使用,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作用。

  • 标签: 枸橼酸钠抗凝剂 血液净化 应用与护理
  • 简介:摘要丙阿托品是一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尤适用于因用β受体激动剂产生肌肉震颤、心动过速而不能耐受此类药物的病人。本品与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相互增强疗效。丙阿托品定量吸入,能有效地拮抗胆碱能神经的作用,起到良好的平喘效果,肝素雾化吸入则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粘度,二者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动脉血气,而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得到纠正,动脉血氧分压提高,从而使血液粘滞度、红细胞压积进一步下降,血容量减少,使肺动脉压下降。

  • 标签: 异丙阿托品 肝素 雾化吸入 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