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计划招收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23”临床检验专业学生,这就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因此,亟需在教学实践中整体设计教学环节。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此模式的探索为其它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2+3”培养模式 医学检验 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7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比较3组间的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差异。以25-羟维生素D[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比例者达73.6%,而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47.9%。25(OH)D缺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25(OH)D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AER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OR=1.238,P=0.004)。结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421例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性。421例类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例(73.87%)、增高者86例(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例(74.35%);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例(20.43%)。3种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后提示,H1N1与H3N2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1N1及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爆发无规律.但可在一定阶段流行.因此对类流感患者的监测要坚持全年并严密防范。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主要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为主,但H1N1、H3N2流感患者比乙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要高.而其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相对乙型流感患者要低。故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流感病毒感染的通常血象变化不符.但临床高度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作咽、鼻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类流感 流感 流感病毒甲型H1N1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1~3N0~2M0近端胃癌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裸区清扫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段内来我院实施前列腺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2D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3D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研究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复发率与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腹腔镜手术对前列腺癌根治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化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朗迈2(LabUmat2+Urised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是LabUmat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Urised2尿液有型成分分析仪通过同一标本运输轨道联机检测尿常规的全自动仪器。检测项目多、速度快、精密度高,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合人工显微镜检查准确度高。方法LabUmat2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反射光度计法,折射仪法。Urised2全自动尿液有型成分分析仪自动离心镜检,影像式神经网络智能识别系统检测。结果LabUmat2分析仪,配用专用的尿液分析试纸条,检测尿液化学成分;Urised2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结论朗迈2(LabUmat2+UriSed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应用全过程严格按照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全程质量控制,可及时、准确获得尿常规报告,为临床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是临床实验室尿常规检测技术的提高。

  • 标签: 尿液 尿液干化学 尿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性盆腔3DT2WI(VISTA)序列对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诊断和分型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00例女性苗勒管发育异常患者进行3DT2WI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1)100例患者20例原发性闭经、15例子宫发育不良、10例弓形子宫、20例宫角残留、10例T形子宫、25例纵隔子宫。(2)患者的3DT2WI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卵巢显示评分,与2DT2W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DT2WI诊断的运动伪影分值是(1.16±0.38)分低于2DT2WI的(1.76±0.85)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2WI扫描的时间短,且可获得高质量的图,能够对各类型的苗勒管发育异常展开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生殖系统 发育异常 VISTA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遗传性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12srRNA基因直接测序异常结果。方法分析48例GJB2、SLC26A4,GJB3、12srRNA直接测序法的异常结果。结果GJB2基因发现4个突变位点,包括79G>A、341A>G、109G>A和235delC,12sRNA发现三个突变位点,即1382A>C、1438A>G、1555A>G,SLC26A4和GJB3基因均未见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突变位点是GJB279G>A和12sRNA1438A>G,其次是GJB2341A>G。结论GJB2和12sRNA基因可能是黑龙江省最常见的致聋基因,两个基因的热点突变与国内其它地方报道的有差异。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测序 GJB2 SLC26A4 GJB3 12srRNA
  • 简介:摘要肝肾综合征(HRS)是重型肝炎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HRS病死率极高,威胁患者生命,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文献与临床经验总结分析I型IP3R-IP3与重型肝炎并发HRS发病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新生儿发生状况,积累相关资料,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017年全年681例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比较男女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检测值,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测定值水平,作了39例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相关性检验。结果681例新生儿有257例减低(占37.7%),男女婴儿维生素D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秋、冬、夏、春,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柳州市新生婴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为37.7%,低于国内其它地区水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鉴于母婴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故妊娠妇女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尤其预产期在春季,处于阴雨多,光照少的时节。

  • 标签:
  • 作者: 文跃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四川福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苍溪福昌中医疼痛医院,四川省广元市628400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杆菌采用痰涂片荧光金胺O法检查的具体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杆菌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涂片荧光金胺O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查,收集相关数据,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经统计,痰涂片荧光金胺O法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检查阳性率,且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抗酸染色法,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杆菌检查过程中采用痰涂片荧光金胺O法的检验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为医生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确保治疗有效性,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结核杆菌;痰涂片荧光金胺O法;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肺脓肿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多不困难,但如合并其他疾患存在时,容易忽略并发症,导致误诊、漏诊,影响治疗。现将自己临床遇见的3例特殊肺脓肿做以回顾、分析,总结经验。

  • 标签: 肺脓肿/并发症 病例报告 人类
  • 简介:1病例报告例1男,46岁.因中上腹痛12h,呕吐3次于2001-03-09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饱餐后逆风用力蹬脚踏车数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部及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全腹及左背后放射,吸气时疼痛加剧,伴大汗,面色发白.查体:T36℃,P92次/min,R24/min,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向左移位,右肋间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剑下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胸透示右侧液气胸.WBC18.2×109/L,血淀粉酶130U/L.ECG:TⅡ、Ⅲ、avF、Vs倒置,ST段压低0.05mV.入院诊断:自发性液气胸.行胸穿抽出褐色带食物残渣液体.立即修正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转胸外科手术,全麻下开胸探查,证实为中下段约10cm长度食管不规则破裂伴坏死,已无法修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中血压不稳定,术后体温高,一直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天,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死后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急性化脓性脓胸,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 标签: 食管穿孔 诊断 误诊
  • 简介: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P450enzymesystem,CYPs)是参与外源化合物解毒和内源化合物代谢的重要酶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CYP3A5是CYP3A亚家族最主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其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对CYP3A5与耐药关系的研究,将为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可能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对目前的CYP3A5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CYP3A5基因 药物代谢酶 耐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对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方法参与本实验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共305例,对其左室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有56例患者出现了左房血栓情况,将其设定为A组;另外的249例未出现左房血栓情况的患者,将其设定为B组,对其评分与病症相关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相比于CHADS2评分系统,应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得分评分更高,同时A组患者评分系统中的低危、中危及高危比率均更高,评分系统危险性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的左房血栓发生率越高,两者存在直接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可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进行左房血栓诊断、风险评估诊断过程中,依据CHA2DS2-VASc评分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从而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非瓣膜病房颤 CHA2DS2-VASc评分 CHADS2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是因母婴红细胞血型不合,母体的免疫系统被胎儿红细胞致敏而产生IgG类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发同种免疫性溶血,其发病概率与孕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相关[1-3]。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A/B抗体效价 O型血孕妇
  • 简介:本院2005年收治原发不孕合并腹茧症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32岁,婚后8a同居未孕,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既往史1997年患阑尾炎行手术,术中情况不详。4a前于当地医院通液提示双侧通畅,查体无异常。腔内超声提示双侧输卵管扩张积液。HSG:双输卵管扩张积液伞端粘连包裹。入院诊断:原发不孕,双输卵管扩张积液。入院后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术,气腹针穿刺显示压力10~11mmHg,伴充气压力不断升高达22mmHg,腹部隆起不均,反复穿刺4次均失败,遂改开腹手术。取下腹正中切口,见皮肤、皮下脂肪、肌鞘、肌肉组织结构正常,腹膜结构缺如,仅见疏松膜状组织,多层分离后仍为膜状结构,无法暴露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取部分膜状组织送病理,放弃手术,关腹。术后经过顺利,术后病理回报送检组织为纤维组织。例2:31岁,婚后5a同居未孕,男方精液正常。曾于当地医院通液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既往史:体健。查体:体胖,子宫双附件触不清。腔内超声提示盆腔包裹积液6.0cm×7.0cm×7.5cm无包膜,内可见分隔。HSG提示右输卵管伞端梗阻,左输卵管通畅伴上举。入院诊断:原发不孕,盆腔包裹积液,右输卵管伞端梗阻。入院后连硬外麻...

  • 标签: 腹膜疾病/并发症 不育 女(雌)/病因学 人类
  • 简介:主动脉夹层(AI))是由于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进入中层或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压力过高导致内膜撕裂所致。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因此及早诊断,采取相应措施甚为重要。我们近3a曾有误诊3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主动脉破裂/诊断 动脉瘤 夹层/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