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探讨微创治疗的优势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由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96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观察组选择小骨窗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势。结果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偏瘫,而观察组只有3例;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2.92%,而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有9例发生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观察组只有1例;出血量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多,可见观察组治疗优势更大(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小骨窗微创手术更具治疗优势,值得参考。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特点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优势。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2月7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针灸组应用单纯的穴位针刺方法治疗,温针灸组则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膝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关节功能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平均周径。结果温针灸组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高于针灸组,P<0.05;温针灸组膝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关节功能正常时间短于针灸组,P<0.05;干预前两组膝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平均周径相近,P>0.05;干预后温针灸组膝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平均周径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临床优势在于可快速促进关节疼痛、肿胀消退,缩小患肢周径,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 温针灸治疗 效果 临床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路径在小儿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建立以及优势。方法将2014年5月到2017年9月我院接收的输液患儿80例纳为参研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家属满意度的优劣。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液体残留量与参照组对比明显较少,P<0.05,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小儿输液患儿中的效果确切,可减少液体残留量,提高患儿的舒适感与家属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输液 患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所有116例患者分成各5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在有效控制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患者逐渐时间,降低住院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成A组(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手术)和B组(传统手术),31例/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和结节大小。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十二小时C-反应蛋白(CRP)CRP水平(0.65±0.28mg/L)、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42.10±4.10ng/L)、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62±1.13ng/L)以及治疗后三个月结节大小(3.11±1.24mm)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可减轻手术创伤,同时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结节 超声 经皮微波消融 临床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将5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8例/组。实施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结肠癌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中淋巴结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结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20.68±15.7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1.74±5.62h)、拔管时间(8.06±1.17d)、进食时间(4.27±1.08d)、住院时间(9.01±1.27d)五项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平均淋巴结(26.21±2.15枚)、阳性转移淋巴结(18.46±1.52枚)、左半结肠淋巴结(8.23±1.69枚)、右半结肠淋巴结(8.74±1.35枚)四项淋巴结切除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优越。

  • 标签: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手术方法 临床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改善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QOL-100。结果联合组血压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在用药之后有4例患者存在水肿,有2例出现干咳,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联合组有3例患者存在水肿,有2例出现干咳,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有1例出现头痛。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QOL-100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QOL-1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的作用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且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 标签: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方案 老年高血压 神经功能 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在我国频发的各种灾害中,都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参加,护理人员是灾害援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援救人员必须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急救护理全科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灾害救援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达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但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现急救专科护士。急诊护士因在工作中具有头脑清楚,临危不乱、丰富的分诊经验、过硬的专业急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迅速,相对于其他普通科室护士更能胜任灾害援救工作。

  • 标签: 灾害援救 急诊护士
  • 简介:摘要全科医疗是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一体化的综合医疗服务,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方向,它对降低医疗费用、缓解就医紧张、切实开展三级预防工作、使初级卫生保健落实到每个人,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全科医疗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社区预防保健服务;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慢性病管理;其他服务内容(如院前急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周期性健康检查和开展家庭护理等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康档案等。本文主要探讨开展社区全科医疗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全科医疗 优势分析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对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个体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P<0.05),而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0%,高于常规组的83.3%(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干预模式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督灸”又称长蛇灸、铺灸,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罗诗荣先生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1,是在督脉上施以隔药灸疗法,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督灸是在背部正中点火燃艾,形似长蛇。督灸法施术独特,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治病快捷,功效卓著,是一般灸法所不能比及的[2]。督脉铺灸用细软如棉的艾绒,燃烧时速度慢,火力均匀、温和、持久,渗透力强,能够窜透肌肤,直达组织深部,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疾。督灸疗法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其理论和临床应用也得到更深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近年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综述如下。

  • 标签: 督灸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患方面的治疗器械也在不断更新环段。我国每年都有很多脑瘫儿出生或者因病困扰,脑部是控制全身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全身的总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控制着全身的动作,包括四肢,患有脑瘫的孩子一般四肢都不能灵活运动,而四肢运动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医疗水平有限,脑瘫患儿只能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改善并康复,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智能康复系统,而且现在也处在临床应有阶段。这个系统的名字叫做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此系统应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虚拟视觉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采用物物相连、集中管理的理念,让婴儿如同置于一个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一般,身临其境地接受治疗,让婴儿在视觉享受中肢体运动来强化训练。本文通过探讨KLW—SKF2系列物联网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临床应用情况,为国家的医疗行业做贡献。

  • 标签: 智能康复系统 临床 肢体 虚拟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种疾病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最高效率地分配资源,其目的是使临床护理教学程序化、标准化,降低医疗费用,深化整体护理观念,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宗旨。临床路径护理带教和教学双方明确教学目标和流程,减少了授课与学习的盲目性,提升了科室带教工作的规范化,使整个带教工作有章可循。

  • 标签: 临床路径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胃部疾病胃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胃超声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其中18例胃溃疡,16例胃腺瘤,10例胃粘膜脱垂,6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下垂,4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癌,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胃超声检查有助于胃部疾病及早明确诊断,为胃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小肠CT灌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肠疾病患者5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有25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常规CT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小肠CT灌肠方法,对于两个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诊断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诊断效果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切实有效的运用小肠CT灌肠方法,可以有针对性的规避和克服常规CT以及小肠灌肠两者各自的缺陷,进一步有效融合两者的技术优点,趋利避害,对于内窥镜检查的侵入性比较小,对于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比较低,针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检查方法,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小肠CT灌肠 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目前.白光照明已不再是内镜的唯一照明方式。内镜下对病灶精细结构的判断、黏膜凹窝的分型及肿瘤新生血管等的研究,给常规白光内镜检查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色素内镜因操作费时费力应用亦受限制。近年各种新技术相继建立.包括窄带显像技术(narrowbandimaging.NBI)、固有荧光光谱技术(IFS)、共聚焦显微技术、细胞学内镜技术等,其中成本最低、临床最易推广者当属内镜NBI

  • 标签: 内镜 窄带显像 分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门诊各科室就诊的4000例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粪常规检验,将其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粪便红细胞、白细胞、隐血、寄生虫卵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粪便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白细胞阳性检出率、隐血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寄生虫卵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粪便常规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粪便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益肾壮腰胶囊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04月至2016年12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壮腰胶囊,日2次,早晚分服150ml。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复方玄驹胶囊,一次3粒,日三次口服。结果益肾壮腰胶囊对60例阳痿、早泄肾阴阳两虚型患者的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6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壮腰胶囊能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临床试验过程显示,无肝损伤及不良反应、过敏现象的发生,证实该方安全、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且疗效确切。

  • 标签: 益肾壮腰胶囊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采取临床药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管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