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 研究分析 妇科手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临床价值及影响 。 方法 : 将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收治妇科病患者共 94 例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手术室护理研究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手术室护理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 47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手术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经手术室护理后其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 P<0.05。 结论 : 妇科手术治疗中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差错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失血损伤,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促使患者可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手术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实施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观察其对于肾切除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我院进行腔切除术的 8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肾切除术结束后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手术室专业护理干预,密切监测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术后恢复情况的角度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 (P< 0.05),从感染发生率的水平进行比较,乙组患者具有更低的感染发生率( P< 0.05)。结论 对肾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手术室专业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创伤恢复,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满意度,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了贡献。

  • 标签: 手术室专业护理分组 腔镜肾切除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在血液透析双导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 58例利用右颈静脉双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封管者为观察组。采用肝素钠溶液封管者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和静脉压情况,及管阻塞、置管部位出血例次。观察时间为 8周。 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 (P< 0.05),静脉压低于对照组 (P<0.05),导管发生堵塞次数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置管部位及其他部位出血无差异 (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肝素合剂用于双透析导管封管液中,能显著改善导管的功能,保障透析过程中的充足血流量,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双腔透析导管 尿激酶 肝素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注水式结肠检查中患者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更好的减轻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症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选取 300例接受注水式结肠受检患者,分别采取方法注水式护理方法和常规结肠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受检患者的紧张、焦虑感、床面污染、疼痛评分及进时间。结果 注水式护理组患者在焦虑紧张感、疼痛程度、创面污染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P< 0.05),而两组患者退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在注气式肠检查护理干预基础上辅以全程系统的注水式护理干预模式,在检查过程中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羞耻感等不适感并可降低床面污染率。

  • 标签: 注水式结肠镜 患者焦虑紧张度 创面污染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在胃肠检查中应用 PDCA模式后护理风险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实施 PDCA模式前后接收的进行胃肠检查患者中的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 PDCA模式进行分组,对比两组之间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CA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工作指标的各项评分,进一步发挥出护理工作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模式 胃肠镜检查 护理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以胸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 50例纵膈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所选对象经分组后,对照组 23例(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27例(胸腔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多于、长于观察组;手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照组患者FVC、 FEV1水平下降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 FVC、 FEV1水平变化相对平稳;观察组患者 Ang-II、 Cor、 ACTH上升不明显,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Ang-II、 Cor、 ACTH水平;两组患者均有发热、胸腔积液、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纵膈良性肿瘤行胸腔手术效果佳,值得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纵隔良性肿瘤 手术出血量 肺功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 8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采用开腹治疗方式,观察组( 40例)采用腹腔微创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及病灶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可较快恢复,可降低感染率,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微创 结直肠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AD/CAM瓷嵌体与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以为制定更佳的后牙Ⅱ类洞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于 2016年 11至 2017年 11月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因龋坏、磨耗、折裂的活髓后牙,需制备Ⅱ类洞的患者 80例 (80颗患牙 )。将 80颗患牙随机分为 A组 40例 40颗, B组 40例 40颗。 A组采用 CAD/CAM瓷嵌体修复, B组采用采用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比较 2组修复后 6个月、 12个月 的效果,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 (USPHS),评价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情况。采用 SPSS20.0软件包对 2种材料嵌体修复 6个月、 12个月的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等级资料进行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随访 6个月时 ,2组病例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等各项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 12个月时的术后牙敏感、修复体脱落发生例数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但修复体折裂发生例数 B组显著低于 A组 (P<0.05),边缘着色发生例数 B组显著高于 A组 (P<0.05)。结论: Ceramage聚合瓷材料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术后抗折裂力高于 CAD/CAM瓷嵌体 ,但缺点是边缘着色发生率较高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 标签: CAD/CAM全瓷嵌体 Ceramage聚合瓷嵌体 后牙Ⅱ类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下侧卧位与平卧患侧垫高体位在切除前纵隔肿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 11日到 2019年 8月 30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纵隔患者 60例,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胸腔下健侧卧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下平卧患侧垫高体位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效果、复发及死亡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摆体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胸腔下平卧患侧垫高体位与侧卧位下前纵隔肿物切除疗效相近,前者摆体位时间更短,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体位 前纵隔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行内治疗胸椎间盘突出患者 8例,男性 5例,女性 3例;年龄 44~71岁,平均( 52.5±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3、 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 80-120分钟,平均( 95±8) min,术中出血量 5-45ml,平均( 15±5) ml。术后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6-12个月,平均( 9.0±1.4)个月,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运。

  • 标签: 内镜手术 胸椎间盘突出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 PVNS)关节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 2008年 06月~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23例膝关节 PV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10例)采用传统切开治疗方法,研究组( 13例)采用关节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术前、术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 SAS评分、 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PVNS实施关节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关节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硬式内机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精细化管理用于硬式内机械清洗消毒清洗质量管理中。分析实施前( 2018年 6月 -12月)硬式内器械 15120件的与实施后( 2019年 1月 -6月)硬式内器械 17080件的清洗质量。比较两组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清洗合格率。结果 硬式内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由 87.4%提高到 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能大大提高硬式内清洗合格率,规范硬式内机械清洗消毒流程,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硬式内镜机械清洗消毒 清洗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宫颈癌根治术中,术中保温配合优化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 62例,该 62例患者均采用腹腔宫颈癌根治手术,将随机抽取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中保温治疗加传统护理,实验组宫颈癌患者采用术中保温配合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恢复情况对比,术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的差异,以便得出术中保温配合优化护理应用于腹腔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效果比术中保温与传统护理治疗的优越性。结果:相较于术中保温与传统护理治疗,术中保温配合优化护理治疗应用于腹腔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患者治疗后心理情况更好以及患者满意度更高。经统计学计算后两组患者中心理情况以及满意度差异显著,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术中保温配合优化护理的患者心理情况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宫颈癌 优化护理 保温治疗 根治术
  • 简介:[摘要 ] 目的:评价基于经筋理论微创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0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住院患者,每组患者 40例。本实验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针刀方法治疗,对照 1组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 2组采用关节下关节清理方法治疗。实验组及对照组 2均联合综合康复方法。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膝骨关节炎 WOMAC评分法对各组的疗效(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1月及治疗后 3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 1组的患者在各观察时期的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 1组。实验组与对照 2组的患者治疗结束时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 2组;在疼痛及僵硬方面的疗效差异无意义( p> 0.05),在治疗后 1月及 3月的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方面的疗效差异无意义( p> 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微创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疗效,且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经济负担少。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经筋理论 微创针刀镜 临床疗效 WOMA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接收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吸痰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显著高于对照组 82.22%,且 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1)、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6)、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等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常规抗感染治疗 重症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内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8年 6月份至 2019年 8月份在医院中进行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的患者共 88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内清理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内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情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应用内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清理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腹腔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9月 1日 -2019年 9月 1日收治的腹腔下阑尾切除术患者 78例,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9例以及参照组 39例。参照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持续输注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前的平均动脉无差异, P> 0.05;研究组插管前、人工气腹后以及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动脉压波动水平较小, P< 0.05;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同时还可稳定动脉压,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与肾下盏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6月~ 2017年 6月间我院收治的 63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输尿管软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按照Ⅰ期碎石是否成功为标准分为 50例碎石成功组(成功组)与 13例碎石失败组(失败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按照Ⅰ期碎石是否成功分为 50例成功组和 13例失败组,本研究Ⅰ期结石清除成功率达到 79.37%( 50/63)。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结石面积以及肾下盏盏颈的长度和宽度等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在结石最长径、既往输尿管手术史、肾盂肾下盏夹角、输尿管狭窄等资料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径以及肾盂肾下盏夹角是影响输尿管软下钬激光碎石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上利用输尿管软下钬激光对肾下盏结石进行碎石,效果显著,但是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术 肾下盏结石 疗效 解剖结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腹腔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2015年 1月 -2017年 12月入住我院的病患进行统计,筛选出 64例行腹腔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均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综合组给予手术室的综合护理方案,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记录护理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综合组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常规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腹腔下的结肠癌根治术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综合护理 腹腔镜 结肠癌根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