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结合20多年《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工作经验,对学生在使用显微时易出现的几个误区,作了简明的叙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这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显微镜 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 检验技术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铅测定方法。方法:选择测定最佳条件,采用5%的4—甲基氢氧化铵做为一种新的稀释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11pg,相对标准偏差为2.5%~4,4%,回收率为94%~99%。标准曲线在。0~100μg/L范围内线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好大量的日常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全血铅 石墨炉子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目的:了解电阻抗法检测血血小板聚集(ADP为诱导荆)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Chrono-log560型血小板聚集仪的电阻抗通道检测10例健康体检者血血小板的聚集(ADP为诱导剂)。每人抽血11.4ml,分别用肝素、构橼酸钠抗凝,平均分为6管(各2m1),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室温、37℃、4℃)与不同的放置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下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电阻值表示)。结果:肝素与构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结果分别为10.35±5.98Ω,7.30±3.41Ω,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抗凝血在室温、37℃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及时间下,血小板聚集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构橼酸钠抗凝血适合于临床血血小板聚集的检测,但需考虑红细胞压积对其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温度 时间 抗凝剂 电阻抗
  • 简介: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特别是血液科医师常见问题。大多血细胞减少症可明确病因,但少数患者经住院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本文拟对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食管癌的新技术,我院自1999-05~2001-02开展在内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支架置入术
  • 简介:结合临床检验学的形态实验教学过程中所积累与总结的经验,对学生使用普通光学显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详细分析,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并提高使用显微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学 形态学实验教学 显微镜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内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典型病例.结果:WG和MPA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肺、肾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咯血、血尿.X线表现以肺部多发性结节或片状影常见.病理学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试验可协助诊断.结论:综合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尽早确定WG和MPA的诊断.

  • 标签: 韦格内肉芽肿 显微镜 多血管炎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