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三年在本院治疗的80例泌尿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将8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而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排石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40例,在使用排石汤进行治疗后,治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数31例,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患者40例,在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治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数38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治疗效果好,治疗成功率较高,极大缩短了有效治疗时间。比较传统碎石法,更加安全,操作简便。

  • 标签: 泌尿结石 体外冲击波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泌尿结石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结石治疗,按期服用排石汤,其余条件保持相同,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40)、77.5%(31/40),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泌尿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临床
  • 简介:仿真内镜(virtualendoscopy,VE)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其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磁共振扫描(magneticresonance,MR)等医学影像学技术采集病变组织及周边组织的横断面图像.应用软件和相关三维算法重建空腔脏器内黏膜情况,达到模拟传统腔内内镜的作用。VE还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病变组织与腔外邻近组织的关系,更适合观察传统内镜无法探及的体内区域。目前.VE技术主要利用螺旋CT、MR、超声等方法采集原始影像数据.特别是空腔脏器腔内容积数据。螺旋CT是最常用的影像采集技术.与常规CT相比其具扫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后期图像处理过程主要包含透视投射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前者是相同体积情况下使距离近的物体看上去比距离远的物体体积大的一种成像模拟技术;后者能将螺旋CT或MR获得的容积资料通过软件合成三维图像,此图像可360°旋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病灶,并可利用减影功能选择去除某一些遮掩病灶的血管和骨骼。常用的重建方法有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目前VE成像技术主要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同时在三维重建的基础立体图像上.通过调节人工伪彩获得类似纤维内镜的仿真色彩。

  • 标签: 仿真内镜 泌尿道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疾病高发疾病临床病例。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8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0例泌尿系统患者中结石患者最多,结核患者次之,肿瘤患者最少。结论泌尿系统中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泌尿系统结核多为继发性,原发灶多在肺内。肾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2%,占小儿全身肿瘤的20%,约有90%是恶性的,其中以肾腺癌最多,其次是肾盂癌。

  • 标签: 泌尿系统疾病 高发疾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2例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诊的52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尿外科患者临床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并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生活水平,有效缩短患者留置导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U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疾病或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IVP,CTU,MRU在这些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各期图像上,均可以显示出所有患者泌尿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形态,取得的造影效果较为理想。结论IVP检查方法较简便,能够大致了解肾脏功能,费用低廉;MRU处理功能强大,重组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IVP不能发现的细小病变;CTU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临床 高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80例患者,患者术后均置尿路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6.67%和91.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和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术后引流管采用综合护理是泌尿外科患者预防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术后尿路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未开展泌尿系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开展泌尿系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情给予针对性泌尿系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泌尿系感染治愈率为65.5%,对照组泌尿系感染治愈率为36.4%,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泌尿系感染患者除了加强药物治疗外,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泌尿系感染 护理体会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以及药敏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610例,所有患者均采集样本接受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观察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药敏结果。结果1610例样本经检验,有582例呈现为阳性,检出率为36.15%,其中有418例为解腺支原体,检出率为25.96%,22例为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36%,142例为解腺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8.82%。相对比其他年龄段而言,21岁-40岁群体具有更高的感染率,而且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交沙霉素敏感率为97.85%,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98%,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3.78%,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0.19%,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率为89.01%,阿奇霉素敏感率为29.78%,司帕沙星敏感率为29.67%,氧氟沙星敏感率为15.55%,诺氟沙星敏感率为8.78%,大观霉素敏感率为7.23%,林可霉素敏感率为2.78%,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91%。结论作为诱发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键性病原体,支原体在多种抗生素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此,应该将支原体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纳入泌尿生殖道疾病临床检测的常规项目。

  • 标签: 泌尿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导致的泌尿器官损伤情况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近期内行手术治疗且伴有泌尿气管损伤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泌尿器官损伤患者中输尿管损伤21例、膀胱损伤8例,两者对比,输尿管损伤率明显较高(P<0.05);21例输尿管损伤患者中17例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2周内痊愈,4例术后3天内发现已存在严重感染、经损伤修补及抗感染治疗后3周内痊愈;8例膀胱损伤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术中积极处理后1-2周痊愈。结论泌尿器官损伤是妇产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效的预防及合理的诊疗,对于降低妇产科手术泌尿器官损伤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损伤 泌尿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常用的超声检测技术对患者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分析,探讨超声医学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测的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180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追踪他们最终确诊情况,对检查结果符合率和检出结石的大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的18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例数174例,符合例数156例,符合率为86.7%。其中假阴性21例,多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位置较深。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上能够及时发现泌尿道结石,但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是位置较深的结石患者,超声诊断不占优势,临床上可以联合其他检查手段来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和准确判断结石位置。

  • 标签: 超声医学 泌尿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与各类手术当中,其特点以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为主,是临床患者手术治疗中选择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而在泌尿外科中的微创手术应用已被普及,输尿管镜、电切镜、激光碎石等手术都是通过微创手术来实现的。微创手术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本次研究是针对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的讨论,通过微创手术前、中、后的不同护理措施来进一步研究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发展程度,为临床护理学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外科 微创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泌尿系统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外科术后引流管的应用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42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泌尿外科管道护理操作规程,结合泌尿科疾病和管道性能特点,归纳护理观察要点,从而决定尿路引流拔管时间、要点及制定拔管后护理措施。观察42例患者的术后尿路引流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经手术治疗与有效引流,同时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为(4.2±0.9)d,且并未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4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掌握泌尿外科留管的目的、指征,尿管冲洗的要点;熟悉术后拔管时间、注意事项;留心观察尿路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泌尿外科 术后尿路引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泌尿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护理新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计132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减轻;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护理满意度高?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泌尿外科术后疼痛,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志护理联合针灸施护泌尿结石的疗效。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56例进行观察(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28例泌尿结石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及护理,针对治疗组28例泌尿结石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联合针灸施护,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泌尿结石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症状缓解时间、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泌尿结石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联合针灸施护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情志护理 针灸施护 泌尿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输尿管狭窄患者汇总使用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80例需要接受泌尿外科技术的确诊为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全体患者完成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技术之后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在随访调查中发现,有2例患者发生再次的轻度狭窄症状,而在经过3个月之后的复查结果中没有发生显著的改善。研究中共计2例患者的手术不成功,其余7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整体治愈率为97.50%。结论临床上运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对输尿管狭窄症状患者开展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几率低,其技术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以西药治疗;对照组44例予单纯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愈率77.6%,好转率17.9%,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治愈率64.6%;好转率15.4%,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可靠且时间短,见效快,可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西药治疗 泌尿系统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留置尿管护理对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给予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组则在护理人员对其及其家属指导自行使用喷雾杀菌剂与清洁清洗的护理方式之后,让其自行进行泌尿系护理。对比2组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3天后,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0%(P<0.05);治疗组各项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例)(P<0.05)。结论2组患者留置尿管3天后,通过自行喷用喷雾杀菌剂和自行进行清洁护理,可显著降低泌尿系感染率;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留置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22例患者,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展开深入细致的回顾性分析和探究。结果患者在妇产科手术所产生的泌尿系统损伤,其最为常见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剖宫产术,而在妇产科手术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输尿管、膀胱损伤等。结论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十分少见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泌尿系统的损伤,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明确诊断,包括疾病的病变性质、疾病范围、以及和周围脏器的组织关系、对于患者的盆腔解剖结构进一步熟悉和全面认识,进一步规范和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流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预防损伤,其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尿管插管或吻合及膀胱修补。

  • 标签: 妇科手术 泌尿系统 手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