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淋巴的高危因素分析,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PMTC患者共24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央区淋巴和颈对侧淋巴的影响因素,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的诊断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共72例出现中央淋巴,占3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侵犯为PTMC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超诊断为侧颈淋巴的独立预测因素。B超诊断对侧颈淋巴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56%和83.33%。结论针对中央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应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高分辨B超对预测PTMC的颈淋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侧颈淋巴高危患者需进行侧颈淋巴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B超 诊断 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我国临床上一项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鼻咽腔顶部及侧壁位置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听力下降、涕中带血、鼻塞及头痛等。引发鼻咽癌疾病产生因的素较多,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直接关系,该种疾病的淋巴转移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鼻咽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为了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了解鼻咽癌淋巴的特点及诊断方法具有必要性。本文对鼻咽癌淋巴转移的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转移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颈淋巴病症环境和特性的有效诊断,既能够确保后续临床医疗措施在功能落实过程中具备针对性处理的条件,避免患者遭受多余的痛处,同时更能够凭借彩超影像定位条件确定体内病情状况,以便实际手术在开展前具备数据分析的条件,并能够确保整体手术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本文基于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在明确实验方法和结果同时,期望以讨论分析条件为后续医疗环境的有效构建提供参照。

  • 标签: 彩超诊断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转移 作用分析
  • 作者: 黄荣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 545900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对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共115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所有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作为金标准,分析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中有100例阳性(占86.96%,100/115),15例阴性(占13.04%,15/115)。B超检查显示:115例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中有98例阳性(占85.22%,98/115),17例阴性(占14.78%,17/115)。B超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6.67%、94.78%、13.33%、4.00%、97.96%、76.47%,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的血流丰富所占比、回声不均匀所占比、直径大于8mm所占比明显高于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P<0.05),B超检查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的回声均匀所占比低于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癌腋窝淋巴患者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显著。

  • 标签: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B超诊断;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癌颈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超声+CT诊断,术后手术标本行病理组织检查、HE染色,观察超声、CT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超声与CT单独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联合CT诊断阳性检出率、准确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超声或CT单独检测结果(P<0.05)区。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有重大价值,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的诊断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6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将手术之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实行对比分析,以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的诊断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误诊1例,漏诊2例,符合率92.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的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判断宫颈癌盆腔淋巴情况,对于疾病发展现状以及预后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的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以及颈部淋巴肿大进行超声检测,对比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测后有29例患者属于单个淋巴,有51例属于多个淋巴。经超声诊断后,多个淋巴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个淋巴的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卡方=10.5564,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临床效果显著,其在术前的诊断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且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性高、确诊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也能进行重复操作,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愈有着重要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的临床诊断效果及效果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选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对照组患者35例,选用常规CT作临床诊断,比较两种CT技术的扫描时间、图像分辨率以及诊断准确度。结果经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采取多排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扫描速度,且图像分辨率高,诊断准确度大幅提升。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癌纵隔淋巴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TMC)颈部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细针穿刺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128人,纳入检查的颈部淋巴数目为214枚,分别用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判断以上颈部淋巴是否转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两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高频超声判断淋巴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90.0%,准确度85.5%;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93.8%,准确度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淋巴方面评价效果好,且弹性超声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高频超声。

  • 标签: 弹性成像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的关系。方法:用灰阶超声造影评估49例PTC患者的50个结节,并根据颈部淋巴情况将其分为颈部淋巴转移组和颈部淋巴组,主要观察癌结节的灌注情况,并分析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探讨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与颈部淋巴间的关系。结果:灰阶超声造影显示,与颈部淋巴有关的超声特征主要是灌注动力学和造影TIC的始增时间(T0)、峰值时间(TP)及始增时间差。结论:特定的灰阶超声造影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的可能性,对外科手术的术式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B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状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共68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行前哨淋巴活检,依据淋巴B超影像学检查及B超医生的诊断,将患者分为淋巴组和未转移组。并将患者依进行腋窝淋巴的前哨淋巴活检,对比活检结果和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并采用Kappa检验检测B超与病理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一致性。结果经B超诊断出现腋窝淋巴的为57例、未转移为11例,经病理学检查腋窝淋巴为61例、未转移为7例。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的灵敏度为86.89%,特异度为71.42%,阳性预测值为96.36%,阴性预测值为38.46%,诊断符合率为85.29%。经Kappa检验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与病理学检查结果,Kappa=0.623,P=0.000。结论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准确性较高,可能是替代前哨腋窝淋巴活检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B超 前哨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超声特点。方法对126个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和颈部淋巴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病理活检示患者的126个淋巴肿大颈部淋巴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为106个,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为20个。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的超声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分布特征的CT、MR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患者合计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CT、MR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壁厚症状者共13例、结节型患者共10例、肿块患者共7例。CT影像学诊断主要特征为低密度;MR影像学诊断特征为Tl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对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患者而言,行CT及MR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结 转移 CT MR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的特征性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淋巴217个,非转移淋巴266个;淋巴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淋巴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纵横比(A/T)≤2,62个淋巴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性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淋巴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淋巴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淋巴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性淋巴结 灰阶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颈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科室一例颈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皮病性淋巴炎患者大多存在皮肤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肿大为主,少数可同时合并颈部淋巴核。结论对于颈部淋巴肿大的患者来讲,一旦合并皮肤病病史,应该警惕皮病性淋巴炎可能。

  • 标签: 皮病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病变L/S、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ax、Vmin比较(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肿大淋巴结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肿大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计算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83.0%和88.0%。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疾病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4月间在我院32例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病例,在乳腺肿瘤表面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注射99mTc标记的硫胶体,采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检测识别前哨淋巴(SLN),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32例患者中SLN检出率为96.9%;敏感度为87.5%;准确性为96.8%;假阴性为12.5%;假阳性为0。患者年龄<50岁、原发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0.05);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SLN检出无关(P>0.05)。结论SLNB具有安全可靠、敏感度和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可以正确反映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ALN)有无转移

  • 标签: 乳腺癌前哨 淋巴结活检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进行药物的1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患者而言,采用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肠安颗粒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可行性,设计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活检替代侧颈区淋巴清扫手术方案。方法根据甲状腺癌的病灶位置,纳米碳注射部位的选取是关键技术,注射点选取在甲状腺标本上,或注射点选取在中央区软组织,或选取在颈动脉鞘位置附近,较好的淋巴管染色,找到染色的前哨淋巴进行活检。结果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前哨淋巴阴性患者21例,颈侧区淋巴转移者19例,有2例同侧IV区淋巴有一枚转移,符合率90.4%;前哨淋巴阳性患者29例,同侧颈侧区淋巴者29例,符合率100%。结论根据前哨淋巴能够准确的判断颈侧区淋巴情况,避免了颈侧区无淋巴而实施了颈侧区淋巴清扫,扩大了手术而造成不必要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哨淋巴结 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