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肺癌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把肺癌患者分为心功能Ⅰ级组 11 人、Ⅱ级组 9 人、Ⅲ级组 8 人与Ⅳ级组 2 人。于患者 入院后与 CIK 治疗后 24-48h 分别测定 IL-2 、 IL-6 、 IL-8 、 IL-10 、 TNF-α 、 BNP ,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心功能Ⅰ级组 CIK 治疗后心功能无变化,心功能Ⅱ级组 CIK 治疗后有 2 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Ⅲ级组 CIK 治疗后有 5 人心功能加重,心功能Ⅳ级组有 2 例死亡。结论 心功能 Ⅰ 、 Ⅱ 级耐受 CIK 治疗,心功能 Ⅲ 级部分患者可加重,部分转为心功能 Ⅳ级,是相对禁忌症。心功能Ⅳ级 CIK 治疗后可导致死亡, 是绝对禁忌症。

  • 标签: [ ] 肺癌 心力衰竭 IL-2 BNP IL-8 IL-10
  • 简介: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模式,以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资料,寻找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位点验证。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变异分类指南判断致病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MECP2基因、PTPN1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变异,分别为第4号外显子c.398G〉A,p.Arg133His及第3号外显子c.188A〉G,p.Tyr63Cys。Sanger测序结果显示,MECP2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导致Rett综合;PTPN11基因变异遗传自父亲,导致努南综合(Noonansyndrome,NS)。这2个错义变异均为致病性变异,与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例发育迟缓患儿存在2个不同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导致同患2种不同的遗传性综合,提示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表型,需加以重视。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遗传性综合征
  • 简介: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有资料证实,瘦素不仅与肥胖密切相关,而且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系列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研究瘦素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瘦素 肥胖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肘管综合的诊断与治疗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肘管综合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肌下前置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超声诊断检查诊断腕管综合的准确率为96.43%,精准度高;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4.29%,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采用超神诊断检查的精准度高,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肘管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AM)与格林-巴利综合(GBS)重叠综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机制。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4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和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并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效果。结果该重叠综合以中青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以25岁左右为主),且可能与前驱感染或接种疫苗(90.00%)等引发因素的高暴露率息息相关。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多以肢体无力(90.00%)、感觉障碍(80.00%)、感觉障碍平面(70.00%)、尿潴留(60.00%)等较为常见。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急性多发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有15例(75.00%),急性多发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有5例(25.00%),还有10例(50.00%)患者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此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治疗预后良好10例(50.00%);预后较差8例(40.00%);2例患者死亡(10.00%)。结论GBS/AM重叠综合的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性,GBS与AM共有的临床特征与症状以及脊髓影像学检查均有利于临床对GBS/AM重叠综合的诊断。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征 对称性肢体无力
  • 简介:目的分析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静脉血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沉的变化。方法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沉仪上进行静脉血白细胞和分类及血沉的检测。结果87例SARS患者静脉血检查中,淋巴细胞绝对值(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和血沉(E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75%的患者白细胞总数正常,25%的患者减低。SARS患者静脉血血象变化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减低;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相对升高;血沉升高。结论这些特点可以作为SARS疑似病例筛查的有用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减低应为主要的特征,动态观察淋巴细胞绝对值改变可以作为病情恢复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静脉血 白细胞计数 血沉 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ll例SARS恢复期病人及32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绝对数及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CD4^+CD45RA^+、CD4^+CD29^+细胞亚群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CD8^+CD28^+(特异性杀伤T细胞)百分比为2l.3%,明显高于对照组12.4%,而CD8^+CD28^-(T抑制细胞,Ts)细胞为8.74%,低于正常对照组1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RS病人恢复期T细胞亚群是异常的。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恢复期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炎症种植体组PLI、SBI、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SBI、PLI、PD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探诊深度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应用于肿瘤临床检验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68例肿瘤患者,将其纳入试验组,同时选择本院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IL2、IL27、IL29、以及IFN-?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细胞因子检测能够为肿瘤检测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

  • 标签: 联合细胞因子 肿瘤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2年间78例IBS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结果78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随诊3~6个月,除12例偶有症状反复外,余66例均病情稳定。结论IBS患者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及身体状况,结合临床经验,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血清三联[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和18三体综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of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及18三体综合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dateof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三联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三体综合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9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130名唐氏综合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三联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三体综合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三体综合,18三体综合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三体综合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三联(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和18三体综合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000,而如血清三联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胎儿数提高到9例。

  • 标签: 三联筛查 母体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67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起病后约1个月,患者出现间断性谵妄,每次持续1-2min。患者遂至外院行脊髓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检查,结果示潘台试验阳性(微量),白细胞计数137×10^6/L↑,蛋白0.889g/L,糖2.28mmol/L,遂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存在间断谵妄。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ICU综合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住院时间不足1周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ICU患者。对照组ICU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ICU综合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患者的ICU综合发生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ICU综合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综合征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7例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IL-2、TNF-α的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①治疗后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能使AECOPD患者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2 TNF-&alpha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的临床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肾病综合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DQOL-SF量表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肥胖、代谢综合(MS)的关系。方法整群抽取127人,MS组78人,对照组49人;进行血清Ghrelin及MS相关指标测定。结果MS肥胖组Ghrelin水平低于MS非肥胖组及对照组,且MS非肥胖组Ghrelin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Ghrelin与BMI、WSR、LDLC呈负相关。结论MS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肥胖相关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生长激素释放肽 代谢综合征 肥胖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功能障碍现象,受多种病理生理因素所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人体肠道内有多种细菌,在正常状态下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减少肠道感染,调节免疫,降低过敏、肿瘤发生,促进吸收,减少肥胖相关疾病。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本身受到个体差异、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准确判断采用的益生菌种类、剂量、服用长短,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及时的益生菌治疗方案调整。

  • 标签: 益生菌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