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治疗大泡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采用胸腔治疗大泡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48例以前通过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大泡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通过手术治愈,其胸液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早期复张不全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手术的实施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组织损伤小等的优点,再结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腔解剖性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解剖性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0(42-81)岁。切口选择3孔法。段血管使用Hemoloc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解剖性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95(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解剖性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肺癌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危害最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50年里持续升高,目前已居欧美国家和我国大城市的男性各种肿瘤的首位。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主要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医务人员对采用切除治疗小肺癌的兴趣在不断增加,但其效果是否与标准的肺癌根治一样,本研究就胸腔切除术治疗肺癌做一综述。

  • 标签: 肺癌 肺段切除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大泡切除术治疗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胸腔大泡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基本资料,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2±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9±10.3)ml;平均住院时间(7.8±1.1)d。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本次手术无中转为开胸手术案例。且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未见患者复发。结论胸腔大泡切除术治疗大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创伤较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辅助小切口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2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胸腔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胸腔组通过胸腔辅助小切口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胸腔辅助小切口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小切口肺大庖切除术 气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孔全胸腔及三孔胸腔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单孔胸腔及三孔胸腔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胸腔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费用、淋巴结清扫、切口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孔组中2例中转小切口辅助下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有延长,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对切口的满意度优于三孔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肺癌根治术的肿瘤临床恢复和手术安全性等同于三孔法手术,但在微创性、患者的疼痛、康复优于三孔法手术,患者对单孔胸腔手术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 肺癌 三孔胸腔镜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应用针刺辅助全麻对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的影响观察。方法观察对象筛选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腔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使用针刺辅助全麻,比较两组经不同方法麻醉后,单通气期间内分流与氧合变化。结果观察组QS/Qt指标低于对照组,而Pa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切除术患者使用针刺辅助全麻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单通气期间氧合、降低内分流,对肺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肺氧合 肺内分流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针刺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解剖性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8年6月,分别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模式肺叶切除术、胸腔解剖性切除术,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解剖性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指标水平。方法以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分别接受胸腔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性手术,术前和术后3d分别检测并对比功能指标,统计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3d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降低(P<0.05),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3d微创组上述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0.00%)远低于传统组(10.87%)(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下手术相较于开放性手术对功能的影响较轻,且能够控制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开放性手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肺叶切除术后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对,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了20%,p<0.05。对照组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0.66±1.55)远远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98.64±2.98),p<0.05。结论对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大大的提升了护理的质量,实施的效果可观。

  • 标签: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实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下手术治疗隔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隔离症患者5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观察组采用采用全胸腔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隔离症采用全胸腔下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胸腔镜下手术 肺隔离症 开胸手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纵隔肿瘤患者(126例),选取时间2015年9月8日至2016年10月20日,将纵隔肿瘤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电视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35%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纵隔肿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52.01±100.45)ml、术后引流量(376.01±125.11)ml以及手术时间(70.25±15.11)min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结论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电视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隔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胸腔纵膈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纵膈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全胸腔实行肿瘤切除术,并辅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手术平均时间(108.3±9.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3.2±25.3)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为(44.5±22.5)d,平均住院时间为(6.3±2.3)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产生;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2例,胸腺囊肿6例,胸腺脂肪瘤、前纵隔畸胎瘤以及食管囊肿各1例,心包囊肿3例,后纵隔神经鞘瘤5例,后纵隔神经纤维瘤2例。结论纵膈肿瘤患者于全胸腔实行切除手术,辅以手术配合措施,对预防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胸腔镜 纵膈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胸腔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6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行全胸腔肺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指征。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胸腔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全胸腔镜 肺癌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开展纵隔肿瘤切除术对肿瘤肿瘤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及评估。方法择2015/4-2016/8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48例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其中,24例开展开胸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在胸腔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生不良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开展纵膈肿瘤切除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具有显著有效性,可大力推广。

  • 标签: 胸腔镜下 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膈肿瘤 有效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辅助对胸部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胸部外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胸腔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电视胸腔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胸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且前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辅助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部外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单孔全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拟定此研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大坪医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开胸手术治疗为对照,以单孔全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分胸腔治疗的价值,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为5.0%,对照组为17.5%,对照组并发症较观察组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观察组长,两组比较,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且安全性较高,治疗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全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下侧卧位与平卧患侧垫高体位在切除前纵隔肿物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 11日到 2019年 8月 30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纵隔患者 60例,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胸腔健侧卧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平卧患侧垫高体位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效果、复发及死亡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中摆体位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胸腔平卧患侧垫高体位与侧卧位前纵隔肿物切除疗效相近,前者摆体位时间更短,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体位 前纵隔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辅助小切口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其电视胸腔辅助小切口治疗和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一般手术指标值更优(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7.50%vs20.00%,P<0.05)。结论在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优先适用电视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其较于电视胸腔手术,能够进一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预后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 自发性气胸 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行胸腔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作为胸腔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优选护理方案之一。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