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L-谷氨酸氧化的发现是近20年的事情。它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在临床生化检验上,可以用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和γ-谷氨酰基转移等的活性以及肌酐等的浓度。此外,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该的来源、特性和应用等有关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和综述。

  • 标签: L-谷氨酸氧化酶 生化检验 转氨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针对儿童牙病患儿分别以樟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牙科门诊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儿童牙病的8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对本组患儿开展随机分组,共两组参考组共40例,确诊后以樟脑用药治疗;治疗组共40例,确诊后以氢氧化钙糊剂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且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参考组患儿开展对照分析发现,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童牙病患儿以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较樟脑更为优秀,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 牙病 氢氧化钙糊剂 樟脑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樟脑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600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樟脑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氢氧化钙治疗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活动度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组间VAS评分、活动度评分对比,P<0.05。结论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改善患者的疼痛及患牙活动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樟脑酚 氢氧化钙 慢性牙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酯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酯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剂量丙泊静脉麻醉对非插管内镜手术病人CO2的影响,探求对CO2影响最小的最适丙泊维持浓度。方法选取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治疗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丙泊的不同给药维持浓度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5mg/kg﹒h-1)、B组(7.5mg/kg﹒h-1)、C组(10mg/kg﹒h-1)。记录患者手术开始(T0)、手术5min(T1)、手术10min(T2)、手术15min(T3)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经皮氧分压(tcpO2)。记录患者体动及追加丙泊次数。结果A组患者体动5例,B组体动1例、SpO2下降1例,C组重度二氧化碳升高6例、SpO2下降1例、低血压2例。在T2、T3时刻点,C组tcpCO2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pO2在T1、T2、T3时刻点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以7.5mg/kg﹒h-1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时对经皮二氧化碳的影响最小,更适合非插管内镜门诊手术病人的麻醉。

  • 标签: 丙泊酚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无痛胃肠镜手术。
  • 简介:目的鉴定血清乳酸脱氢(LDH;EC1.1.1.27)同工检测中出现的第6条带“LDH6”蛋白性质,探讨其活性升高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正常人肝组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与血清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提纯“LDH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再经免疫印迹验证其抗原性。并检测37例患者中LDH6活性占LDH总活性有百分比。结果肝级织匀浆,肝癌组织匀浆的“LDH6”与血清“LDH6”为同一物质,为醇脱氢同工Ⅱ(alcoholedhydro-genase,LDH:EC1.1.1.1),相对分子质量为80kD,34例ADH活性≥LDH总活性7.9%的病人一周内即死亡,死亡率达91.9%(34/37)。结论LDH6即为ADH,ADH活性在血清中上升可能是一种新的“濒亡标志物”。

  • 标签: ADH酶活性 死亡 血液 “濒亡标志物” 醇脱氢酶同工酶 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中淀粉和淀粉活性在胆道疾患中改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X7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囊肿,胆管癌患者血淀粉,同工和部分患者胆汁中淀粉活性。结果各组病例的血清,胆汁淀粉及同工活性水平以x±s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48%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血清淀粉及工活性增高,胆汁淀粉活性增高明显,尤其是胆管囊肿,急性胰腺炎组P-AMY/T-AMY比值明显高于胆道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MY/T-AMY比值是诊断急笥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胆管疾病 患者 淀粉酶 胰腺疾病 同工酶 活性改变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发锌。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以醋酸对硝基作为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发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锌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发锌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发锌。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丙泊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所接收的无痛人流患者40例,对该40例患者均给予实施丙泊进行麻醉,对该40例患者手术情况、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结果该4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59±0.57)min,清醒时间为(2.27±1.28)min,丙泊用量为(11.18±3.67)ml;患者麻醉诱导前心率(71.98±9.12)bpm,平均动脉压为(82.08±7.08)mmHg,血氧饱和度为(98.89±0.66)%;手术结束后心率为(72.67±7.87)bpm,平均动脉压为(78.89±8.18)mmHg,血氧饱和度为(98.87±0.69)%;40例患者共发生2例呕吐、1例恶心的患者,共发生3例,占总比7.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无痛人流当中应用丙泊,对患者手术情况以及生命各项指标不会造成影响,其临床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丙泊酚 临床效果 无痛人流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患儿的九种常见血清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肺炎组50例患儿及对照组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血清相关活性,所得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ST、GGT、LD、CK、CK—MB、HBDH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ALT、ALP、LD1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但主要以心肌损伤为主,故应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 标签: 肺炎患儿 血清酶 相关酶活性 统计学处理 正常对照组 保护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患者采用丙泊实施麻醉对其短期记忆能力所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过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以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实施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原因导致短期记忆障碍的例数、手术治疗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脑电双频指数水平的变化幅度、术后完全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麻醉原因导致的短期记忆障碍仅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治疗麻醉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3.3%,差异显著(P<0.05);麻醉前后脑电双频指数水平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患者采用丙泊实施麻醉,可以减轻对患者短期记忆能力所造成的影响,缩短苏醒时间,保护脑部功能,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手术 丙泊酚 短期 记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二科的人群,行一般查体、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筛查。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用药前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像(DWI)、血管成像(MR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天,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测定血清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并分析其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详细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实验组实验者尾加压素Ⅱ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丁苯酞对脑梗死血管内皮因子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及预后效果起正性改变。

  • 标签: 丁苯酞,急性脑梗死,UST2,eNO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一氧化氮合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55例脓毒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生化、一氧化氮合及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治疗后1d,患者的白细胞(11.4±1.3)×109/L、血清肌酐(584.7±3.6)μmol/L、血尿素氮(27.5±2.6)mmol/L、一氧化氮合(54.6±3.2)U/mL及降钙素原水平(4.2±0.9)μg/L均低于治疗前(17.5±2.2)×109/L、(1160.5±10.9)μmol/L、(43.2±4.6)mmol/L、(72.1±6.3)U/mL、(8.3±1.4)μg/L,患者血浆HCO3浓度(19.5±2.0)mmol/L高于治疗前(11.4±1.5)mmol/L,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机体内一氧化氮合及降钙素原水平,还能改善其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一氧化氮合酶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无痛胃肠镜中应用丙泊静脉麻醉的具体方法以及麻醉效果,为临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资料3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给予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方式检查,给予B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方式进行检查,给予C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方式检查,对比三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检查时间等,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检查各个时间段的MAP、HR以及SpO2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的胃镜检查时间以及肠镜检查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C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其开展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丙泊酚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比其血清淀粉、脂肪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浓度为(665.46±61.99)U/L,脂肪浓度为(1411.97±125.97)U/L,C反应蛋白浓度为(44.31±12.0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联合检验血清淀粉、脂肪与C反应蛋白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间苯三对第一产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应用间苯三是否可以改善第一产程。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四组(间苯三1组、2组、3组与分利多卡因组)。对潜伏期开2-3厘米产程停止时间≥4h,或者活跃期产程停滞时间≥2h者实施产科处理与人工干预。结果与分利多卡因组相比,间苯三三组在潜伏期时间和活跃期时间均有所缩短。结论在产程停滞的临床实验过程中,适当应用间苯三可以有效缩短第一产程,从而大大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停滞 第一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