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需要有效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依此给出针对性的指导。简单的经验性配伍禁忌的总结已渐显不足。为了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全面、操作简单、查询快捷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安全数据及配伍知识,本文基于挖掘和SQLServer数据系统,辅助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中医儿科常用的中西药物、方剂信息有机的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结果表明,该数据适用于中医儿科专业,并可推广到多个领域,对中医儿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中西药配伍查询 数据库 中医儿科
  • 简介:摘要PACS系统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由于医学影像教学数据的特殊性,很多学者认为,想要构建完善的PACS教学数据,必须要利用PACS的强大功能不断的收集和更新资料,将各种医学影像通过各种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保存,在需要使用数据的时候通过一定授权可以很快的调回使用。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对临床、影像教学和科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ACS 数据库 医学影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与完璧乳突根治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完璧乳突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开放乳突根治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骨导差值与气导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追踪随访1年,胆脂瘤复发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完璧乳突根治术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完璧式乳突根治术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结合痔切除与开放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比照。方法90例2017年2月-2018年3月就诊痔疮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开放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进行PPH结合痔切除。比较两组痔疮疗效;手术实施时间、住院中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排便疼痛程度;肛门失禁概率。结果观察组痔疮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肛门功能评分、排便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排便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失禁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疮患者行PPH结合痔切除疗效非常理想,可降低肛门失禁概率,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减轻排便疼痛,改善肛门功能。

  • 标签: PPH结合痔切除 开放式外剥内扎术 痔疮 临床疗效 比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放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无张力疝修术治疗,比较两组创伤应激指标及不适感。结果术后48h,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不适感明显多于对照组,重度不适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无张力疝修术比较,腹腔镜无张力疝修术可减轻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术后舒适度。

  • 标签: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脂瘤中耳炎治疗中应用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模拟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鼓室成形术,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3%,远高于对照组的68%;术后外耳道形状正常者,观察组占比68.87%,而对照组仅为12%。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经过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鼓室成形术治疗,能够去除病灶、改善听力、修复外耳道形状,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标签: 改良乳突根治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中耳炎
  • 简介:摘要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时间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提升高职高专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重点议题。本文以《外科学》为例,探讨了开放教学的应用效果,希望为医学临床专业课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医学临床专业课 开放式教学 实践研究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运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运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后患者手术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长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0%,显著少于对照组3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腹股沟疝运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更小,疼痛度更轻,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感觉更好。

  • 标签: 成人腹股沟疝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中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手术室接受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流程知晓率为94.5%,而对照组患者对于手术流程知晓率为85.0%,同时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5%,对照组为90.0%。并且,观察组医患纠纷事件下降为0.5%,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事件1.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护理服务,有效改善患者心中的医护形象,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与紧张等不良心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手术流程知晓率以及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患沟通性语言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收集高质量的人类肿瘤组织及以血液为主的体液样本是发现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及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生物样本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均已建立完备的肿瘤样本

  • 标签: 肿瘤 病理学 组织样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8月~2017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开放植骨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及对治疗优良率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到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出符合本次实验研究要求的患者150名,均为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开放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治疗时间、去除外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治疗时间、去除外固定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快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97.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84%),(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疾病患者,让其接受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开放植骨治疗,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促进疾病的好转,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植骨治疗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临床疗效 治疗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开放术后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收治的100例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分析,主要分析术后发生出血的临床病例。结果死亡3例,痊愈出院50例,动脉出血9例,静脉出血9例,渗血14例,不明原因出血15例。结论术前避免出血,避免术中出血,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音乐、认知和心算三个实验的脑电图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左右脑皮层在每个实验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方法由于在不同状态或不同条件下人脑的状态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获得不同状态下人脑的不同特征。结果本文因子分析是针对不同因子产生的信号进行分离的,所以比其它方法更能反映这种复杂的高级脑活动的过程。通过三个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左脑皮层在心算状态、听中文和听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而右脑皮层在实验前后闭眼放松、听日文和听不喜欢的音乐时起主要作用。结论左脑皮层和人们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右脑皮层和人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有关。左脑皮层和闭眼心算状态有关,右脑皮层和闭眼放松状态有关。

  • 标签: 脑电图 因子分析 皮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放手术在输尿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三种,一是单纯的输尿管切开取石,二是输尿管切开取石同时处理输尿管本身疾病,三是有一侧肾脏需要切除,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包括结石的去除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结果开放手术在输尿管结石成功率达到99.4%,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结石病人,它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 标签: 开放手术 输尿管结石 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