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共同参与式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新生儿 86 例进行护理研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共同参与式母婴同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母亲角色适应 率 和产妇满意率。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率高,对护理满意率高,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意义, P<0.05 。 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共同参与 式 母婴同室护理方法可显著提升新生儿预后,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取得了更好的护理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的内科护理人员68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与我院的内科护理人员68例为研究组,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结果 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比研究组低(P<0.05);对照组对护理管理方式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均比研究组低(P<0.05)。结论 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护理人员接受度、满意度高。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 提高内科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预防高危患者跌倒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 老年高危跌倒患者 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跌倒率为 2.50% ,跌倒损伤发生率为 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50% 、 2.50% ( P﹤0.05 )。 结论: 在 老年 高危患者跌倒中实施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跌倒后损伤率及跌倒率,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高危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出90例本院产妇进行实验观察,分娩时段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抽签法均分为常规组、观察组,45例一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共同参与式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品质评分均比常规组更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已降低至4.44%,比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母婴共同参与式护理更适合作用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其护理成效良好,是较受产妇欢迎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母婴共同参与式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通过护患共同参与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60例脑卒中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n=30)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n=30)通过护患共同参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30/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10.52±1.46)分,(32.46±2.41)分,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14.87±1.54)分,(43.97±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护患共同参与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护患共同参与康复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上半年度产妇14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3)和对比组(n=73),在对比组产妇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产妇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比对分析两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照看能力评分、适应能力评分及护理知识掌握评分相比于对比组患者均更高,组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4.52%,明显高于对比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经对比分析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确切且理想,值得临床给予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高危患者跌倒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高危跌倒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跌倒率为2.50%,跌倒损伤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2.50%(P﹤0.05)。结论在老年高危患者跌倒中实施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跌倒后损伤率及跌倒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高危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定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沐浴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母婴同室 护理模式 新生儿沐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晚期肿瘤癌痛患者100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接受疼痛和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 标签: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癌痛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共同照护门诊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0例和试验组2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共同照护门诊模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HbA1c得到良好控制,更能按时复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共同照护门诊 糖尿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及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共同参与式 护理管理模式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干预在介入术护理中对自我效能评分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2年6月到本院进行介入术治疗的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0名。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SE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医护患共同决策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等的自我效能,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的影响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的机体功能。结果 采用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后,两组患者机体功能,试验组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家属联合医院团队参与共同照护模式后,可以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共同照护模式 家属参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共同参与式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方法:在本院选择适合的50例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2月-1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对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传统组,研究组25例,传统组25例,前者行使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的护理对策,后者使用母婴同室常规化护理对策,观察分析研究组和传统组的孕妇的自身适应程度和临床医疗效果以及研究组和传统组孕妇的满意程度。结果:分析两组孕妇不同的护理对策,传统组孕妇自身的的适应程度显然比研究组低,焦虑感也显然高于研究组的孕妇,产后新生儿护理能力低于研究组孕妇,两组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两组临床分析研究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论:为了加强待产孕妇的自身适应能力,减轻待产孕妇的紧张情绪,提升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建议对孕妇行母婴同室对新生儿行共同参与式护理的方式,此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孕妇和新生儿护理满意度,建议全国范围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眼位控制及立体视觉功能重建的影响,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共同性斜视术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分为两组,传统双眼视觉训练组和视感知觉训练组各50例,除训练方式以外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随访结果。结果:视感知觉训练组与传统双眼视觉训练组患者的知觉眼位水平偏移和垂直眼位偏移在术前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知觉眼位水平偏移和垂直眼位偏移数据均降低,且视感知觉训练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视感知觉训练组与传统双眼视觉训练组患者的立体视功能变化在术前差别不大(P>0.05);术后视感知觉训练组的远立体视功能与近立体视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传统双眼视觉训练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训练方式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眼位控制及立体视觉功能重建的影响较大,视感知觉训练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双眼视觉训练,能够更好的控制眼位,有利于重建立体视觉功能。

  • 标签: 眼位 共同性斜视 视感知觉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共同参与式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盆底脱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盆底脱垂患者68例及出院后主要照顾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于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于患者出院后1周、出院后1月、3月、6月分别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 术后半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出院时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盆底脱垂 延续护理 家属 微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共同性斜视患儿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1.1-2022.3.31期间收治的62例共同性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家庭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遵医行为、视力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视力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协作护理模式 共同性斜视 遵医行为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妇新生儿护理中的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18例产妇,时间段2019年2月~2020年8月。根据入院时单双号分组,将产妇分别纳入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母乳喂养率、角色适应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知识掌握评分(94.67±5.24),QOL评分(95.14±3.56),高于对照组产妇知识掌握评分(75.56±4.72),QOL评分(85.27±4.87),比较(t=16.211,10.293,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母乳喂养率70.00%,角色适应性91.66%;对照组母乳喂养率37.93%,角色适应性65.52%;比较(χ2=15.892,11.245,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8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5)。结论:产妇新生儿护理中的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开展,有效提高产妇相关知识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角色适应性,提高产后产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价高。

  • 标签: 产妇 新生儿 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医疗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医疗设备和器械,它们对手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智慧化手术室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医疗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智慧化手术室 可视化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整体护理水平稳步提升,临床医疗技术也获得一定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护理观念,本文研究建设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意义,并进一部分思考手术室护理团队建设策略,从文化建设、管理理念、男护士优势、护士的团队意识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护理团队 科学排班 人为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