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门诊患者预约就诊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门诊患者的预约诊疗服务效率。方法收集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门诊患者资料,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找出门诊患者预约就诊率低的原因,进行PDCA循环管理,制定措施持续改进并标准化有效措施。分析PDCA干预后门诊患者的预约就诊率和自助预约(微信小程序医院和自助机)使用率,结果经过PDCA循环常理,结论通过枸建多渠道、广覆盖和操作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体系,PDCA循环常理有效提高了医院门诊患者的预约诊疗服务效率。

  • 标签: PDCA循环门诊患者预约诊疗预约就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近一年内(2021.01-2022.01)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门诊预检分诊并观察记录结果;另一组为B组,为患者采取优化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进行实验结果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门诊问诊时间、预检分诊准确率、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质量调查评分)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门诊预检分诊患者采用优化服务管理,能有效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并使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感染手术用物的处置准确率。方法:于2019年1-3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运用供应室追溯系统及手麻系统,选取2018年4月-11月PDCA循环实施前的感染手术的用物处理情况为对照组,同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4月-11月PDCA循环实施后的感染手术的用物处理情况为实验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感染手术用物处置准确率由39%提高到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 感染手术 用物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干预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抽选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分诊就诊患儿共64例,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A组(n=32,常规干预对策)和实验B组(n=32,针对性干预对策)。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以确保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儿门诊分诊准确率更高,家长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儿童医院门诊分诊的患儿,采用针对性对策对其加以干预,具备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有效分诊的准确率,获得了大多数患儿家长的认可,可推广。

  • 标签: 儿童医院 门诊分诊 准确率 干预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采用常规急诊干预措施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21年1月~12月采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89例急诊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分诊准确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临床实施效果满意度高于对常规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急诊胸痛患者诊治流程,可减少分诊耗时时间,有效缩短患者心肌缺血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接受治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2—6月实施传统急诊护理路径的31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前组,将2021年7—11月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干预的37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候诊时间、分诊分级正确率、有效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的比例、应急处理率以及首次医疗接触(FMC)至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总缺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组分诊正确率、正确识别高危胸痛患者率、应急处理率分别为97.30%,95.00%,64.86%,高于实施前组的80.65%,62.50%,38.71%(P

  • 标签: 快速准确分诊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进行门诊预检时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入我院问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对于对照组的门诊病人使用传统的预检分诊方式,观察组的门诊病人采用CQI预检分诊,研究结束后,观察两组病人的分诊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问诊的时间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两组患者分诊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2.0%、4.0%、4.0%,对照组分诊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48.0%、20.0%、12.0%,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和误诊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问诊的时间为(3.65±2.31)min,相比较于对照组的问诊的时间(15.96±4.52)min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分诊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减少患者的问诊时间,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 分诊准确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5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比较分诊准确率、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分诊准确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具有显著意义,提升准确率以及满意度,减少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确定疾病最佳的诊断方式。方法:于我院经手术明确诊断为妇科急腹症的患者中遴选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所有患者资料完整,均实施TAS、TVS与联合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TAS、TVS、联合超声的检查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并对疾病诊断类型进行分析,比较TAS、TVS、联合超声对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联合超声检查准确率98.57%(69/70)显著高于TAS的90.00%(63/70)与TVS的87.14%(61/70)单一诊断,联合超声检查无漏诊情况,显著优于单一诊断(TAS漏诊率8.57%,TVS漏诊率4.29%),数据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超声检查误诊率为1.43%(1/70),低于TAS的4.29%(3/70)与TVS的5.71%(4/7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均有理想效果,通过联合诊断后可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彩超 产科 急腹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预检分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分诊准确率的作用。方法 纳入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门诊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患者;经统一编号后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常规门诊预检分诊的基础组(n=48),1组为接受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门诊预检分诊的研究组(n=48);对两组患者分诊前后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分诊准确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分诊后焦虑、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降低;在门诊环境、服务态度、问询准确度、检查协助性、尊重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分诊准确率方面,研究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提升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门诊护理满意度及改善患者就诊负性情绪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建议推广。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准确率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门诊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80例门诊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门诊分诊流程,观察组采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比较两组门诊分诊准确率、门诊分诊服务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门诊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流程优化护理分诊 门诊分诊准确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预检分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的时间始于2020.11,止于2021.11,研究内容:从该时间段在本院门诊进行就诊的患者中选80例进行分析。利用平均分组方式予以以上患者分组,4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40例研究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对所研究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持续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对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准确率影响[12]。方法 随机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54例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健康体检者分为实验组(27例,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27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检出准确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检出准确率(74.07%,20/27)高于对照组(40.74%,11/27),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6.30%,26/27)比对照组(74.07%,20/27)高,P<0.05。结论 合理运用细节护理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准确率,且利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 细节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门诊护理期间采用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94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结果:研究组就诊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门诊工作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分诊准确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护理敏感指标(NSIs)为基础的护理方式对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准确性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康复训练的患者70例,按照入院时间及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2022年1月~3月的3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对照组;2022年4月~6月的3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以NSIs为基础的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后的康复训练准确率。结果:应用 NSIs 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体位护理、疼痛评定、患处血液循环评估、康复训练的准确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准确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时段内我院门诊接收的患者中挑选8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利用抽签法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一组研究组,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比较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均P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改善法在提高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准确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年到2021年伤口联络员6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法,分析实施前,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分期问卷得分以及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具体情况。结果:护理专案改善法实施后压力性损伤分期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

  • 标签: 护理专案改善法 伤口联络员 压力性损伤 判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常态化防疫背景下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策略方法。方法:此次从院内选择急诊患者62例实施双盲法分组,分成探究组及参比组,探究组均实施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策略,参比组应用常规管理,对比不同时期急诊耗时、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结果:探究组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与参比组比较明显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探究组疫情前期、疫情中期、疫情后期急诊耗时相比参比组更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策略可促进常态化防疫背景下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提高,缩短急诊耗时。

  • 标签: 常态化防疫 管理策略 急诊预检分诊 预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