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标识,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个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期间以“;”隔开。基金项目脚注格式,如“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 标签: 基金项目 标注 名称填写
  • 简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治疗单不可缺少。如核对医嘱,转抄医嘱,特别是每天提前摆第2天药时。不管是电脑打印、还是手抄的治疗单,由于应用频繁,很容易使治疗单染上药渍、起皱折,看起来不整洁。因此,本科用大小合适的影集保存治疗单,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效果满意。

  • 标签: 治疗单 管理 转抄医嘱 护理工作 电脑打印
  • 简介:总结了经鼻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具体介绍了所需材料和应用方法。认为改进后的鼻胃管固定方法固定牢靠、不宜松脱、对皮肤刺激小、方便清洁,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鼻胃管 固定方法 改进
  • 简介:颈静脉插管因其具备保留时间长、品种多、导管弹性好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1]。但颈静脉导管存在插管位置贴近面颊、不方便固定、易滑脱、病人洗脸睡觉均会不小心会碰到等弊端。颈静脉插管作为维持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通路,导管维护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颈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是将固定插管的带子绑在病人的额头上,病人常被困扰的彻夜难眠。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静脉插管 固定
  • 简介: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认识的逐渐深入,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支持为主[1]。多项临床研究[1-2]认为,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的应用中最为普遍。鼻饲术(nasogastricgavage)是通过鼻胃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

  • 标签: 鼻胃管 位置判断 喂养
  • 简介:21世纪临床输血已经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得到了临床医学的广泛认同。但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如何安全有效节省献血后按压止血的时间,避免因更换手指按压带给献血员麻烦及按压失败导致出血,造成献血员心理负面影响等。我科于2013年1月应用采血护士手指按压献血员手指的同时按压创可贴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按压方法 献血后 单采血小板 穿刺点 机采血小板 手指按压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 本科 创新能力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方法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为A组,2013年1~12月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为B组,2014年1~6月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为C组。A组送入手术室前20min用庆大霉素稀释液洗眼,入手术室后再次洗眼并应用0.5%碘伏消毒眼周皮肤;B组送入手术室前20min用和A组相同的药液洗眼,并于结膜囊内滴入0.1%聚维酮碘消毒液,入手术室后再次洗眼,应用0.5%聚维酮碘消毒眼周皮肤;C组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前5min在结膜囊内滴入0.1%聚维酮碘消毒液。比较3组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结果C组患者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白内障手术应用0.1%聚维酮碘消毒液进行2次结膜囊消毒并用0.5%聚维酮碘消毒眼周皮肤,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 标签: 白内障 聚维酮碘 眼内感染 消毒
  • 简介:膀胱冲洗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输液器的头皮针连接导尿管末端接尿袋处,直接进行膀胱冲洗,这种方法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虽然保证了膀胱冲洗的无菌性,减少了感染机会,但是对头皮针扎入尿管的位置及对穿刺方法和穿刺部位的要求较高,一旦失误针头刺入Y型气囊末端,致使气囊内液体渗出,从而出现导尿管滑脱的现象[1,2]。

  • 标签: 膀胱冲洗 头皮针 气囊 精密剂量尿袋
  • 简介:[目的]比较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与传统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两种方法中儿童的依从性,以探讨更加有效﹑依从性更好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对照组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患儿对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方法依从性更好;两组检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方法的标本远远多于皮肤点刺方法。[结论]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更易被儿童接受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 标签: 过敏原 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 依从性
  • 简介:按照护理部规范化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在进行操作考核时,根据中医操作考核标准,改变以往考核统一操作部位的传统方法,随机改变不同的部位考核新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应急能力。规范化操作培训方法的改进,使新护士的全面评估、操作技能及医嘱查对制度的落实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新护士培养提供了经验。

  • 标签: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考核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6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6例足月无胎膜早破情况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难产率、妊娠结局、产程时间及分娩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之间有紧密联系,两因素相互影响,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胎膜早破所导致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胎膜早破 足月孕妇 头位难产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冻盐袋与盐袋压迫方法对腹外疝术后切口局部镇痛、消肿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外疝手术的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切口部位采用冻盐袋间歇冷敷法,2h更换1次;对照组则采用盐袋持续压迫切口部位,两组压迫时间均为6h。比较两组镇痛、消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肿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外疝术后切口局部采用冻盐袋间歇冷敷法可以减轻切口的疼痛、水肿,对术后病人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腹外疝 冻盐袋 疼痛 肿胀
  • 简介:[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足月儿、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3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随机分为间断照射组与持续照射组,比较两组足月儿、早产儿不同干预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间断照射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效果高于持续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足月儿 早产儿 蓝光治疗 间断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