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地方高校护理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校企合作、引入新技术和新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推进国际化合作、强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等措施,以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地方高校护理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

  • 标签: 地方高校 护理专业 产教融合
  • 简介:摘要: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患者的年龄尚小,面对穿着白大衣的医生和护士服的护理工作者,往往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因为,据心理学研究发现,“白大衣”在儿科患者眼里,就是“打针”的代名词。由此可见,面对儿科这一特殊的科室,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是如此得大。输液作为儿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如果护理不当,也会为患儿带来很大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因此,积极进行儿科输液护理研究是我国护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研究,将对我国儿科输液护理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报道。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 研究 综述 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其医疗养老需求。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护理人员不足、费用问题和政策不完善等挑战。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美国的CCRC模式强调综合服务,日本注重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德国侧重康复和社会参与。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财政支持的启示。总之,我国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提升和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模式 现状分析 国际比较 研究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护理工作在我国有绝对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来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医院对于护理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导致某些医院的患者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在我国应该提倡医护人员同等地位,将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医生等值,这样才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存在价值,以及激发其工作热情。医护人员对于公共卫生的宣讲、防疫知识的传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医护人员对于医疗知识的传播,才能将健康知识普及到人们的认识当中去。

  • 标签: 公共卫生护理 工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在ICU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102例ICU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行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ICU患者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压力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之后的儿科护理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儿科护理的患者52人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2人分成两组,每组26人。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这组称为观察组;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非语言沟通,这组称为对照组。试验结果的分析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治疗依从,一个是家长的反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观察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13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9人;在常规护理中加入非语言沟通的对照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21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23人。结论:从以上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之后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非语言性沟通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发生率较高,且老年患者衰弱水平越高,护理依赖水平越高,而衰弱和高水平的护理依赖均会导致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及经济负担。临床护理人员在早期识别衰弱的同时采用依赖评估工具准确评估衰弱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和护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配备充足的人力,提供护理干预,避免跌倒、压力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为临床衰弱老年患者护理依赖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老年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中文版依赖评估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

  • 标签: 老年患者 衰弱 护理依赖。
  • 简介:【摘 要】 目的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VIP)中进行检索,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新生儿安宁疗护的文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35篇,分别发表于25种期刊上(核心期刊25.7%,非核心期刊74.3%),第一篇相关文献于2001年发表,2007年后发文量逐渐增加。文章类型主要为综述、个案分享、质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NICU实施安宁疗护的必要、国内外安宁疗护的开展和研究状况、新生儿安宁疗护实施的具体措施以及影响新生儿安宁疗护开展的因素等。结论 我国的新生儿安宁疗护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探索制定规范的流程指引和高质量研究。

  • 标签: 新生儿 安宁疗护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失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有差异,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压力损伤评分有差异,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降低患者压力损伤评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产科凶险前置胎盘手术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及价值。方法:将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开展实验,以该期间我院产科行凶险前置胎盘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入组对象,结合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最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对比数据结果。结果:行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一组,护理满意度数据优于另一组,差异表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凶险前置胎盘手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数据,且可提升患者康复进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引起重视。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损伤日益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器械相关压力损伤也越来越受关注。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管理模式为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损伤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给出实施的关键步骤,旨在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预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手术室正暗示语言在非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手术室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接受非全麻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室正暗示语言。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中焦虑水平的评价和比较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T)。   结果:实施手术室正暗示语言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及术中焦虑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 正性暗示语言 非全麻手术患者 焦虑
  • 简介:摘要:老年压力损伤是指由于体位改变不当、长时间持续压力或摩擦力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皮肤组织损伤的情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压力损伤已成为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基础的护理措施往往缺乏个体化和连续,对于老年压力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引入延续护理模式,无缝隙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治疗过程的连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模式 老年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SLE(系统红斑狼疮)治疗过程中连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纳取8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并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40,护理干预方式为传统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0,护理干预方式为连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实施不同地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5.00%<25.00%),治疗依从明显较高(95.00%>80.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可实现患者治疗依从的显著提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SLE 连续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简称MHD)患者是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低血压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危害、原因、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展望未来几年的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实施产后出血护理的有效。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产后出血护理措施。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依从更高,对于护理人员的认同度得到提升,护理质量有所保障,同时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 标签: 宫缩 乏力性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护理干预用于小儿疱疹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共纳入60例疱疹咽峡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设两组,对照组30例通过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30例实施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失时间、吞咽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失时间、吞咽疼痛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阶段护理干预可以加快小儿疱疹咽峡炎症状改善,促进患儿疾病康复,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阶段性护理 症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