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双语教学在高职口腔护理方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校2014级口腔护理方向3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微双语教学,通过学生评教、课后微视频使用率及对教师的访谈评估应用效果。结果学生评教中,教师在微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得分均较高;60.5%(23/38)的学生课后观看微视频在3次以上,84.2%(32/38)的学生将视频用于指导操作实践操作;访谈结果显示,授课教师认为微双语教学效果较佳,同时,给教师前期的备课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结论微双语教学应用于高职口腔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师生认可,但也对授课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微课 口腔护理 双语教学
  • 简介: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论述如何把“皮革马利翁”效应运用到护理实训的教学中。认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皮革马利翁”效应 护理实训课 应用
  • 简介:对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的担架床进行改进,在担架体的左侧分别设有1个可翻转的背靠架和1个与该背靠架配合支撑设计的支撑架,该背靠架与支撑架通过一插销装置固定连接,使背靠架可以实现180°地翻转并且固定牢固,达到针对患者烧伤情况摆放体位的目的。并且可将担架床的背靠架翻转叠合,缩短该担架的长度和高度,减少了担架床的所占空间,在浸泡消毒时减少了消毒液的使用量。此担架床的翻转叠合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并且节约医疗耗费,适用于烧伤浸浴缸配套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烧伤浸浴缸 配套使用 改进型担架床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2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于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病人HAMD评分为11.06分±3.57分,HAMA评分为8.87分±5.41分,低于对照组(13.72分±5.77分,10.88分±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改善2糖尿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2型糖尿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出院2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规范使用、临床主要治疗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出院老年2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出院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笔规范使用掌握情况、临床主要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知道胰岛素笔与胰岛素笔芯匹配使用等胰岛素笔使用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助于规范2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延续性健康教育 胰岛素笔使用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寻常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寻常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皮肤类型、气候及温度、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及精神状况患者瘙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温、合并肝和肾或代谢功能疾病及过敏、洗澡温度过高、使用碱性洗涤剂、食用海鲜及辛辣饮食、精神压抑或紧张均是寻常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寻常鱼鳞病患者皮肤瘙痒疼痛与低温、疾病及过敏、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患者精神因素均存在一定关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寻常型鱼鳞病 皮肤 瘙痒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总结39例耳后筛区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做好患者的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低钾血症和高血糖症状,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护理,高压氧治疗前重视健康指导、治疗后警惕减压病症状,患者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39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23例听力好转。

  • 标签: 耳聋 糖尿病 耳后注射 甲强龙 护理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essection,AD)是指血液冲破内膜,血流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将主动脉壁撕裂成为内、外两层的一种疾病。主动脉夹层的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

  • 标签: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Debranch 双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2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自行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104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品管圈活动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情况以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自行注射胰岛素技术掌握率,以达到更好控制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 简介:唇癌是指原发于唇红表面及口角的癌,以分化好的鳞癌为主,其他病理类型为基底细胞瘤。90%唇癌发生于下唇,5%发生于上唇,其他发生于口角,上唇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1]。唇癌分:菜花状,向外生长,肿块突出表面,基底部可见浸润;溃疡,黏膜表面溃疡、感染,向深部浸润,周围及基底组织变硬,中心有脓液及坏死组织;疣状,为黏膜上界限清楚的疣状肿物,表面不规则,生长较慢,浸润较浅[2]。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1例溃疡上唇癌伴创面感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唇癌分为溃疡

  • 标签: 上唇癌 糖尿病 高血压 创面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新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导学模式 微课 护理安全 满意度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寻常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寻常银屑病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将两组干预后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PASI指数及DLQI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时间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式可明显减轻寻常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 延续护理 循证理论
  • 简介:目的观察“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在2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及常规随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护行为能力、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护行为能力、对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管理三人行”项目既可以帮助2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护行为能力,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良好地控制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 标签: 糖尿病 基础胰岛素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关系中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我管理活动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11例2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呈显著相关(P〈0.05);自我效能是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引入自我效能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由0.45,0.34,0.44下降到0.31,0.26,0.33(P〈0.05)。结论: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注意加强2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进而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结局。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中介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122例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并分析血糖指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及导致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康奈尔医生指数(CMI)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CM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上升、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2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零感OT-MI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颅脑损伤吸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湿化瓶进行氧疗,观察组使用零感OT-MI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进行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及吸氧管路内容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量表中各项目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零感OT-MI一次性吸氧管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氧疗,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 颅脑损伤 吸氧 效果
  • 简介:[目的]对2糖尿病病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生风险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柏林问卷(BQ)和Kessler10心理量表(K10)对211例2糖尿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78.7%的2糖尿病病人存在OSA高风险,K10量表均分为(17.45±6.73)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状况与OSA风险呈正相关关系(r=0.167,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糖尿病病人的OSA风险受到年龄(OR=1.033,P=0.032)、体重指数(OR=1.153,P=0.002)和心理健康状况(OR=1.066,P=0.011)的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对2糖尿病病人的睡眠情况和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并通过心理干预和减重指导等方式帮助病人降低OSA发生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理健康 风险因素 年龄 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