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总结了25例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术前心理辅导、皮肤准备、辅助检查及加强术后皮瓣血运观察、保持引流畅通、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创口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心理疏导及疼痛的护理等。认为规范细致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瓣的存活率,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皮瓣护理 胸大肌皮瓣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科医生、护士对临终病人优逝的认知。[方法]采用质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式开放访谈提纲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名医护人员优逝认知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优逝认知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强烈责任与义务感、维持病人希望和信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家属的重要作用、病人生命终末阶段医护人员优逝技术实施的两难境地。[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对优逝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优逝技术的应用仍然不成熟,优逝课程培训有待提高。

  • 标签: 优逝 肿瘤科 医生 护士 认知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降低肿瘤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微信群及PICC专项管理小组,培训管理小组人员,对置入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并于实施前后比较PICC护理质量和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微信群质量控制后,PICC护理质量评分提高,非计划拔管率下降(P〈0.01)。结论利用微信群作为PICC导管护理质量控制交流平台,能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琅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肿瘤 微信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低下的血液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后局部出血的风险。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6月我科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389例患者,将30×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的3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0^9/L〈血小板计数≤30×10^9/L的5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两组行PICC置管后72h内出血量的情况。结果两组置管后7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血液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上的情况下,行PICC置管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出血的风险。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探讨两者的相关。方法采用护患关怀互动简表(caringnurse-patientactionscale,CNPI-23)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MSQ)对2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88.42±13.54)分,工作满意度得分(44.87±11.34)分。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与其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433,P〈0.001),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人文关怀能力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显著(t=6.617,P〈0.001),共解释了23.4%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肿瘤科护士特点,制订和实施针对的人文关怀干预措施,加深其对患者情感的体验,在提高肿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同时,以增进其工作满意度。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工作满意度
  • 简介:肿瘤病人的自杀意念比一般人群高,通过及时评估病人的自杀意念可预防肿瘤病人的自杀行为。对目前国内常见的肿瘤病人自杀评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肿瘤病人自杀问题的研究,从而杜绝肿瘤病人自杀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肿瘤病人 自杀 自杀评估
  • 简介:[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创新力的现状,分析阻碍护理创新力的因素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采用尤金创造力测试量表、创新和改进护理器械情况调查表对某肿瘤医院护士252人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护士发表论文情况、开展课题研究情况和科研获奖、发明专利情况。[结果]252名护士创新力得分为(63.12±10.04)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护士的创造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护士人均每年发表论文0.13篇,近5年有3人申请专利,75.0%没有参加过课题研究,2015年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15项。护士创新力自评属于强的占76.2%,很强的占2.0%。[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创新潜力挖掘不足,发明成果较少,创新个体性格有待完善。

  • 标签: 肿瘤医院 护士 创新 创造力 尤金创造力测试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采取ERAS护理模式,责任护士与主治医生、麻醉师、康复理疗师和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优化传统围术期护理,加速患者康复。结果:100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皮瓣均成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多学科合作的ERAS护理模式应用于手外伤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 快速康复外科 手外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为进行日间治疗的肿瘤病人建立包括病情观察、病情突变后的处置、制订营养食谱、社会及心理支持以及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处理等服务的"康复旅馆",与日间病房进行无缝隙连接,解决肿瘤病人日间治疗时间外的安全问题,保障病人在出现意外状况时,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康复旅馆” 日间治疗 肿瘤病人 延伸服务 病情观察 安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消化道系统肿瘤/外科学 肠内营养
  • 简介:探讨肿瘤病人全人姑息照护理论及其需求,为实现有效且高质量的全人姑息照护提供保障,也为全人姑息照护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基础,以推动我国全人姑息照护事业的发展。

  • 标签: 肿瘤 姑息照护 理论 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引发因素及护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进行PICC的60份老年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原学检查及引发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共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5例,感染率为8.33%,其中局部感染3例,血行感染2例;PIC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置管位置、输注液体种类、化疗疗程、导管留置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置管,优选置管位置,严格进行PICC标准化操作,输注高营养液前后脉冲式冲管,合理选择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结束后及时拔除,提高患者自我处理意识,减少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分析 处理对策
  • 作者: 颜美颜春利刘学萍黄承锁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心理护理效果,分析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收治恶性脑肿瘤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2例,均按照路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包括落实心理状态评估与理性情绪疗法、指导躯体情绪调节、加强日常管理。结果:化疗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化疗前,观察组2个周期后低于化疗前、1个周期后,化疗后低于2个周期后,2个周期后、化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恶性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化疗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差异,在化疗前患者焦虑水平达到巅峰,开展强化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 简介:目的调查颅内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并探讨其风险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不良评定标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2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28例颅内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得分为(3.93±1.58)分,具有营养风险者占33.59%.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营养风险的主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评估颅内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营养风险的发生,给予颅内肿瘤患者及时、规范、合理的营养支持.

  • 标签: 颅内肿瘤 营养风险 体质指数 抑郁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肿瘤病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植入输液港的8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植入输液港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病人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输液港按时维护率(98.00%)、输液港知识知晓率(96.00%)、病人满意度(98.00%)均高于对照组(77.50%,70.00%,81.25%),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1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肿瘤病人输液港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延续护理 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PICC患者自我维护正确率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携带PICC患者随机分为前期调查组(50例)和后期查检组(50例),前期调查组按常规对PICC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期查检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携带PICC的居家肿瘤患者。结果出院后2个月内前期调查组发生拔管、管路滑脱、感染等情况共计6例(12%),后期查检组发生管路滑脱1例(2%),比较2组在出院后2个月内的拔管发生率、管路滑脱及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提高携带PICC居家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正确率。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居家护理 品管圈
  • 简介: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显示,我国按发病例数顺位,胃癌、结直肠癌分别为第2位和第4位;按死亡例数排序,胃癌位列第3位。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以外科手术为主,由此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极其常见,便秘是其术后的一大表现,由于便秘所引发的腹胀、腹痛、

  • 标签: 胃肠道 恶性肿瘤 便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2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留置导尿管第3、7、10、14d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尿管留置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预防感染,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恢复,可为临床制定有效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科手术 妇科肿瘤 尿路感染 导尿管留置
  • 简介: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含漱液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00例中晚期肿瘤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用银翘散加减含漱液、对照组用3%碳酸氢钠液每日行口腔护理及含漱。治疗后行咽拭子涂片,出院前比较两组咽拭子涂片白假丝酵母菌转阴情况和疗效。结果咽拭子涂片白假丝酵母菌转阴率,观察组78.43%,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8.04%,对照组为9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含漱液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效果不劣于3%碳酸氢钠液含漱。

  • 标签: 肿瘤 口腔念珠菌 银翘散加减含漱液 碳酸氢钠液 含漱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OVID、EMB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RCT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MD=-1.91,95%CI(-2.63,-1.19),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癌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