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2月份在本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36例患儿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七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L组,20例),米库氯铵组(M组,16例)。L组保留自主呼吸,M组静脉复合麻醉后控制呼吸,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T0)、置镜时(T1)、异物取出即刻(T2)、出手术室(T3)各时间点的MAP、HR、SpO2、PETCO2的变化,以及T2点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屏气、呛咳及术后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M组相比,L组在T1-T2时刻MAP、HR增加幅度较小(P<0.05);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5.7±2.5vs10.7±7.8,P<0.05);术中屏气、呛咳的发生率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T2时刻PaO2和PaCO2及外科医生一次置镜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诱导时间相对较长。结论在七烷吸入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有效,且麻醉苏醒迅速,气道并发症低,尤其适用于主

  • 标签: 七氟烷 利多卡因 米库氯铵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麻醉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月,诊断:头皮血管瘤。30分钟前在门诊治疗室行头皮血管瘤硬化治疗,在进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时,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心跳骤停。即停药,并实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肌注肾上腺素0.5mg,安定1.5mg后心跳恢复被送入急诊科。既往健康。查体:面色青紫,叹息样呼吸,5~6次/分,意识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0.5cm,左侧0.3cm,光反射迟钝,脉搏扪不清。立即给予吸氧、人工呼吸,降颅压,纠正酸中毒。50分钟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R30次/分,心率140次/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面色红润,哭闹,能吮奶。观察2小时后无异常,家长要求自动出院。

  • 标签: 利多卡因 心跳骤停 局部麻醉 血管瘤 人工呼吸 门诊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比洛芬酯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常规镇痛组(R组)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脂肪乳5mL,术毕患者拔管清醒即刻静脉缓慢注射比洛芬酯5mL。分别记录拔管清醒即刻、1、2、4、6、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记录24小时追加镇痛药情况;并统计24h内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组1、2、4、6、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而P组1、2、4、6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结论:比洛芬酯可安全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而使用超前镇痛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 妇科
  • 简介:目的:比较间苯三酚、山莨宕碱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间苯三酚组、山莨宕碱组和替啶组,每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间苯三酚40mg、山莨宕碱10mg、替啶100mg,观察3组疼痛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山莨菪碱组,与替啶组相当,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为30~60min。结论:间苯三酚是一种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宕碱 哌替啶 肾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唑合并电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102例(阿立唑治疗组52例,针药治疗组50例),阿组剂量30mg/d,1次/d,每晚口服,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针药组除应用阿立唑治疗外,每日针灸1次,并使用电针仪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周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与白介素(IL-2、IL-6)。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IL-6水平低于药物组(P<0.01)IL-2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药物合并电针治疗组CD4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阿立唑治疗可以影响这类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电针合并药物组更明显。

  • 标签: